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网自动化系统详解

配网自动化系统详解

2011-2-11
2) 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
故障隔离原理: 故障隔离原理: 记忆前级开关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达到预定记忆次数时, 记忆前级开关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达到预定记忆次数时, 在前级开关跳闸的无电流间隙内,分段器分闸, 在前级开关跳闸的无电流间隙内,分段器分闸,隔离故障区 前级开关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未达到预定记忆次数时, 段。前级开关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未达到预定记忆次数时, 分段器经一定延时后计数清零,复位至初始状态。 分段器经一定延时后计数清零,复位至初始状态。 FDR整定参数: 整定参数: 整定参数 前级开关过流开断次数。 前级开关过流开断次数。 FDR功能: 功能: 功能 前级开关开断过电流电流动作计数与记忆。当记忆次数 设 前级开关开断过电流电流动作计数与记忆。当记忆次数=设 定次数时,分段器闭锁。 定次数时,分段器闭锁。
a A a A a
A 15s
b B b B b B C b
B 7s
c C c C c D c C D c D D D
d E
e F (a)
A 5s B 7s
联络开关
C b c C b c
C
D
E
联络开关
F
(f)
d E E d
e F F (b) (c)
A
a
A 5s B 7s
联络开关
e
d 45s e E F D (g) 联络开关 d D E e F (h)
a
A 15s
d
E e (d)
c (g)
A重合器:一慢一快,第一次重合=15S,第二次重合 重合器:一慢一快,第一次重合 重合器 ,第二次重合=5S; ; B、D分段器:X=7S,Y=5S;C、E分段器2011-2-11 分段器: 分段器: 、 分段器 , ; 、 分段器:X=14S,Y=5S ,
各开关动作时序图
2011-2-11
存在缺陷
1)切断故障时间较长,动作频繁,减少开关寿命。 )切断故障时间较长,动作频繁,减少开关寿命。 2)故障由重合器或变电所断路器分断,系统可靠性降低; )故障由重合器或变电所断路器分断,系统可靠性降低; 多次短路电流冲击、多次停送电,对用户造成严重影响。 多次短路电流冲击、多次停送电,对用户造成严重影响。 3)重合器或断路器拒动时,事故进一步扩大。 )重合器或断路器拒动时,事故进一步扩大。 4)环网时使非故障部分全停电一次,扩大事故影响。 )环网时使非故障部分全停电一次,扩大事故影响。 5)不能寻找接地故障。 )不能寻找接地故障。 6)无断线故障判断功能,一相、多相断线,重合器不动作。 )无断线故障判断功能,一相、多相断线,重合器不动作。 7)变电站出线开关需改造,目前出线开关具有一次重合闸 )变电站出线开关需改造, 功能,装重合器后,需改造为多次重合型。 功能,装重合器后,需改造为多次重合型。 8)重合器保护与出线开关保护配合难度大,要靠时限配合。 )重合器保护与出线开关保护配合难度大,要靠时限配合。 9)不具备“四遥”功能,无法进行配电网络优化等工作。 )不具备“四遥”功能,无法进行配电网络优化等工作。
第4章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对馈出线路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 目的:对馈出线路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 功能),故障时,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区段, ),故障时 功能),故障时,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区段,迅速 隔离故障区段并恢复健全区段供电。 隔离故障区段并恢复健全区段供电。 主要功能:配网馈线运行状态监测、控制、 主要功能:配网馈线运行状态监测、控制、故障诊 故障隔离、网络重构。 断、故障隔离、网络重构。 实现:一种是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实现:一种是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另一 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种是基于馈线终端设备 馈线终端设备(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种是基于馈线终端设备 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2011-2-11
重合器( 1. 重合器(Recloser)分类和功能 分类和功能
定义:集断路器、继电保护、操动机构为一体, 定义:集断路器、继电保护、操动机构为一体,具 有控制和保护功能的开关,能按预定开断、 有控制和保护功能的开关,能按预定开断、重合顺 序自动操作,并可自动复位、闭锁。 序自动操作,并可自动复位、闭锁。
2011-2-11
分段器( 2. 分段器(Sectionalizer)分类和功能 分类和功能
定义:与电源侧前级开关配合, 定义:与电源侧前级开关配合,失压或无电流时自动分闸 的开关设备。 的开关设备。 功能:永久故障时,分合预定次数后闭锁在分闸状, 功能:永久故障时,分合预定次数后闭锁在分闸状,隔离 故障区段;若未完成预定分合次数, 故障区段;若未完成预定分合次数,故障已被其他设备切 则保持在合闸状(经一段延时后恢复到预定状态, 除,则保持在合闸状(经一段延时后恢复到预定状态,为 下次故障作准备)。 下次故障作准备)。 要求:一般不能开断短路故障电流。 要求:一般不能开断短路故障电流。 关键部件:故障检测继电器( 关键部件:故障检测继电器(FDR: Fault Detecting Relay)。 )。 根据判断故障方式的不同分类:电压-时间型, 根据判断故障方式的不同分类:电压-时间型,过流脉冲 记数型。 记数型。
A 15s
b B b B b B C b
B 7s
D C D C D c D C c c c
d
E e (a)
A 15s
a
B 7s
b
D 7s d
E e (e)
C b D
闭锁 C 14s
c
d
E e a (b) E e (c)
A 15s B 7s
d c
E e (f)
E 14s e
d
a
A 5s B 7s
b
D 7s d 闭锁 C
2011-2-11
4.1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
原理:无需通信,根据短路时出现的短路电流, 原理:无需通信,根据短路时出现的短路电流, 靠多次重合闸找出故障区段并进行隔离, 靠多次重合闸找出故障区段并进行隔离,主要 用在辐射线路。 用在辐射线路。 实现模式: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模式、重合器 实现模式: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模式、 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与电压 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模式、重合器与过流 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5.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不足
我国馈线自动化近几年才开始, 我国馈线自动化近几年才开始,主要采用电压型 及电流型两种控制模式。 及电流型两种控制模式。 我国配电网是小接地电流系统,欧美、日本等国, 我国配电网是小接地电流系统,欧美、日本等国, 大部分是大接地电流系统。 大部分是大接地电流系统。 我国配网设备状况、管理要求不同于国外, 我国配网设备状况、管理要求不同于国外,照搬 国外电流型或电压型模式, 国外电流型或电压型模式,推广用于城网必然带 来问题。 来问题。 基于重合器能够准确地判断故障区段, 基于重合器能够准确地判断故障区段,并能自动 隔离故障区段。 隔离故障区段。
2011-2-11
重合器( 分类和功能- 1. 重合器(Recloser)分类和功能-续 分类和功能
功能:故障后重合器跳闸, 功能:故障后重合器跳闸,按预定动作顺序 循环分、合若干次, 循环分、合若干次,重合成功则自动终止后 续动作;重合失败则闭锁在分闸状, 续动作;重合失败则闭锁在分闸状,手动复 位。 动作特性:根据动作时间-电流特性分快速动 动作特性:根据动作时间-电流特性分快速动 动作时间 作特性(瞬动特性)、慢速动作特性( )、慢速动作特性 作特性(瞬动特性)、慢速动作特性(延时 动作特性)两种。 动作特性)两种。 动作特性整定: 一快二慢” 动作特性整定:“一快二慢”、“二快二 慢”、“一快三慢”。 一快三慢”
发生过流或低电压时重合器动作。 发生过流或低电压时重合器动作。 出线重合器:一快二慢,失压3 后分断;中间重合器: 出线重合器:一快二慢,失压3S后分断;中间重合器:二 失压10 后关闭重合功能,并改为一次分闸后闭锁; 10S 慢,失压10S后关闭重合功能,并改为一次分闸后闭锁;联络 重合器:一慢,两侧失压后15 合闸。 15S 重合器:一慢,两侧失压后15S合闸。 2011-2-11
A重合器: 重合器: 重合器 第一次重合时 间=15S,第二 , 次重合时间 =5S B、D分段器: 分段器: 、 分段器 X时限 时限=7S,Y 时限 , 时限=5S 时限 C、E分段器: 分段器: 、 分段器 X时限 时限=14S, 时限 , Y时限 时限=5S 时限
2011-2-11
2)环状网开环运行时的故障区段隔离 )
RTU
RTU
FTU
联络开 关
断路器
2011-2-11
分 段开关
系统特点
配网实时信息通过就地FTU采集,传送到区域集控 采集, 配网实时信息通过就地 采集 或变电站集中,上报配电调度中心。 或变电站集中,上报配电调度中心。 配电调度中心控制命令通过区域集控或变电站转发 执行。 给FTU执行。 执行 FTU采集柱上开关运行情况,将信息上传到配网控 采集柱上开关运行情况, 采集柱上开关运行情况 制中心,或接受控制中心命令进行远方操作。 制中心,或接受控制中心命令进行远方操作。 故障时, 将记录的故障电流、 故障时,FTU将记录的故障电流、时间等上报,供 将记录的故障电流 时间等上报, 分析使用。 分析使用。 区域工作站:通道集中器和转发装置, 区域工作站:通道集中器和转发装置,并将各单元 通信规约转换为标准远动规约。 通信规约转换为标准远动规约。
2011-2-11Fra bibliotek动重合器2011-2-11
4.2 基于 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1. 基于 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的组成 的馈线自动化系统D的组成 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