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导学案及活页作业答案教学园地11-06 0009:《项羽本纪》导学案及活页作业答案三,文言知识预习(一)、jiǎn yuèyuàn gāng kuài jīdàn zēng zhuìgāi yú zhu īhuīyìmǐchēn dài chìwěn róu yǐ(二),1,繇同“徭”,服役; 2,视同“示”,给……看; 3,寤同“悟”; 4,埶同“势”;陇同“垄”; 5,直同“值”,当;6,伏同“服”,降服。
(三)1,故事:故,缘故;事,事情; 2,长者:年高有德的人;3,快战:痛快快打一仗;4,于是:在这种情况;下5,地方:土地方圆;6,经营:治理。
(四),1,名词活用作动词,杀死全族(2)完成(3)阴,暗中;部勒,部署,约束(4)停息(5)沉船,使动用法,译为使船沉没;破釜甑,使动用法,打破釜甑(使釜甑破)(6)超过,盖过(7)膝,名词用作状语,用膝行走;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8)九,多次:绝,截断,断绝(9)壁,名词用作动词,安置营垒(10)绐,欺骗(11)西,向西挺进,西进;(12)王,使动用法,使……做王(13)被,遭受(14)乃,竟然(15)暴,迅速(16)面,名词作动词,背向(17)蜂,名词作状语,像蜜蜂一样;(18)意动用法,(五)竟:完成;竟然逮:有罪相连及;逮捕;及,达到族:杀死全族;灭族;姓属:归属;连接,这里指跟上;亲属遇:相遇;际遇;对待;看到以:用来;因为;用;因;来;用;以,用来,和“无”组成固定词组;用(六)1,定语后置 2,被动句 3,省略句 4,宾语前置 5,状语后置(七)1,项羽在垓下驻扎军队修筑营垒,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
2,剑术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抵挡一万人的本事。
3,然而现在最终被围困在这儿,这是老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战争的过错。
(八)1,表示下定必死决心。
有进无退干到底。
2,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3,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4,羞见故乡人 5,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在局外旁观,不表示意见或态度。
6,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7,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
四,整体感知1,分六部分: 1:项羽家世2:少年学习和言志3、巨鹿之战4-6、垓下之战(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拘渡和自刎)7-8:尾声,乌江自刎9:太史公赞词2,项羽成长小档案:四个阶段:吴中起兵---------起点巨鹿之战---------顶点鸿门之宴---------折点垓下之战---------终点五,解读文本:事件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少时学习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性情粗疏个性化语言豪迈不群才气过人“彼可取而代也”豪情壮志大丈夫气概个性化语言有叛逆精神前半部分勇猛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帅形象正面描写巨鹿之战三个“无不”神勇过人,英勇非凡侧面烘托两个“莫敢”叱咤风云,顶天立地“泣数行下”侠骨柔情儿女情长细节描写(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霸王别姬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侧面烘托令人敬畏“-------快战”匹夫之勇急躁无谋略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垓下之战瞠目而视之勇猛不可挡个人英雄主义细节描写夸张乌江拒渡和自刎坦荡磊落顶天立地语言描写小结: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司马迁在文中采用了多种的方法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矛盾而丰满的项羽形象。
(六)表达运用:例:破釜沉舟威震诸侯,真英雄大展西楚神威;溃围破敌自刎垓下,好男儿不失霸王本色。
活页作业答案一,当堂检测:1、A(B,抵挡 C, 完毕 D, 给…看)2、B(A居于…之首C抵挡D归属)3、C(A骑兵B率领C希望;愿意D看) 4、C几,几个(A屡次B技艺D计算) 5、A足够用来(B缘故事情C流寓在外的客民D崤山的东面) 6、D为什么(A被;替B用;来C虽然;即使) 7、D于是,就(A才B只,仅仅C竟然) 8、B名词作状语(A意动C名词作动词D使动) 9、C状语后置(ABD定语后置)10、B(于:在;以:因为;把)11,D率领(A年轻;稍微B兵马;武器C 等到;赶上)二,阅读检测:1、A (奔驰)2、D (连词,于是,就)3、(1)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
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2)侧面烘托。
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3)《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儿女情长,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得意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忧惧与悲哀。
4、(1)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决拼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生还的想法。
(2)前来解救巨鹿之围的诸侯军有十多座营垒,没有谁敢派兵出击。
(3)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或: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三,课外衔接:分析;杜牧持肯定态度,又对项羽未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表示惋惜。
王安石持否定态度,认为项羽自杀是历史的必然。
王安石的诗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他反驳了杜牧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
李清照持赞扬态度,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明确: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兵家用兵)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
(民心向背)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
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气节)美文阅读话题:诚信1、题乌江亭(散文)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情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
壮士掩面,乌骓悲鸣。
鲁迅说喜剧是把好的东西包装给人看,而悲剧则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兵败乌江,于是,项羽,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
“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
釜破舟沉,是你无畏的誓言。
“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
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
那杆长予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然而,你胜不了刘邦。
因为你,还有诚信。
“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
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
然而你没有。
“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
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
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
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
“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槃。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当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地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给后人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
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投江而死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
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葬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话题:挫折与痛苦2、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我想起了他们。
——题记一曾几何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
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一腔热血。
“御用文人”的金幌,怎能罩住你那放荡不羁的心?终于,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与痛苦后,你释然了。
重返鲁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寄难酬鸿志于山水间。
虽不是“廊庙器”,可“天生我材必有用”。
万古之痛,不过浊酒一杯、当心豁然开朗,挫折后的痛苦不再是逆水行舟的浪,而是鼓帆而行的风。
于是文学的艺苑里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青莲居士,数载宦海沉浮,痛哉,苦哉!一腔浪漫豪情,幸哉,乐哉!二当虞姬横刀一抹,湛蓝滑过矛尖,鲜红渡过雪白的颈。
壮士掩面,乌骓悲呜。
你英雄的传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破釜沉舟是你的豪言壮语,乌骓来回奔驰,每一回合的厮杀,都使尸骨成山,流血漂橹。
当楚歌的旋律从四面八方传来,像蚀人心魄的魔音一般折磨着你的耳膜,纵情的眼泪冲垮了你的伟岸。
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绩褪色成一页泛黄的丹青,与斜阳下汉家传唱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一起远去,只留下你长长的让人捉不到的背影。
代用一句“无言以对江东父老”而痛苦终结了曾经辉煌的一生,却不知,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一生,而沉湎于挫折后的痛苦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人生。
三“历史的灰烬,盛进古铜色的香炉,青烟萦绕着苍老的记忆。
”挫折,挫折后的痛苦,在每个人身上演绎着成败,在历史的洪流中冲刷着兴衰,面对挫折中的痛苦,李白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正视痛苦,而不是放大痛苦。
项羽兵败自刎,失败的痛苦渲染了滔滔乌江之水,把自己的壮丽抹杀的所剩无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如果是铁,就要经历跳进炽热火海的痛苦,才能锻造出最锋芒的剑;是石,就要经历海冲浪打的痛苦,才能将自己割得棱角分明;是蚌,就要经历研磨得痛苦,才能脱离痛苦得沼泽,即使“山穷水尽”,也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