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3)
(3)出口商品产量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渔业生产国,1997年我国的 水产品产量达到3602万t,总产量占世界首位,人 均水产品占有量为29.87kg,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54%。2000年我国肉类产量达6270万t,成为世界 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苹果、柑橘、梨的产量 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在国际市场上 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水平仍然较低,如水 果类产品,目前的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左 右,与其产量相比,出口潜力较大。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劣势分析(1)
(1)我国处于劣势的农产品主要是关系国计民生 的粮食、棉花、油、糖等大宗农产品,我国每年 都大量进口这几类产品。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 棉花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 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 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小麦、玉米、大豆、 棉花、油料、糖类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 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五成,失去了以往的竞争 优势。国内市场花生油、菜油和豆油的价格已 分别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4%、43%和45%。这 种价格上的劣势使得中国的粮、棉油等农产品 极易遭到国外价廉质优的同类农产品的冲击。
中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还有下述三 个有利条件:
第一,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中国跨越 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 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世 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
中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还有下
述三个有利条件:
第二,市场区位优势。如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 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 2002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 22.7%(1323.4亿美元),其中,日本、韩国、香 港、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农产品进口位 居世界前十五名。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农产品的 主要出口市场。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适宜 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值农产品出 口,有利于充分发际贸易比较劣势分析(3)
(3)出口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过去计划体制通过价格 扭曲造成多数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从而形成 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农业政策倾向的转变,农 产品的提价,外贸农产品价格日益提高。其次,我国劳动 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正逐步消失,使直接生产费用不断提 高,粮油生产几乎无利可图。再次,如果按照国外统计口 径计算完全生产成本(包括土地费用、劳动费用、固定 资产折旧、直接费用和税收等),外贸农产品的成本会更 高。成本偏高,将会直接削弱价格竞争优势。改革开放 以来,国内主要粮食生产成本普遍以每年10%的速度递 增。目前我国的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几大粮食 作物的国内市场价格都已超过国际市场,严重影响了我 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优劣势分析
国贸1001班 梁苗 2012.5.12
提纲
中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还有下述三个有利条 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劣势分析; 中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的三个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的几个特点:
第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 第二,农产品贸易进大于出的局面得到改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2)
出口商品价格优势。从总体看,我国的水果、蔬菜、肉 类产品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目前,我国的主要水 果如苹果、鸭梨、柑橘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 格低四至七成,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蔬菜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 产业,其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30倍,出口额是进口额的50 多倍。从长期来看,我国蔬菜行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在 国际市场上将会保持相当时间的竞争优势。我国畜牧 业的比较优势要强于种植业,在价格方面,除禽肉外,其他 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其中,猪肉价格比国际市 场低57%,牛肉价格低84%,羊肉价格低54%。
中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还有下述三 个有利条件:
第三,大国效应与后发优势。中国作 为世贸组织成员,正在对国际多边贸易 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建立公平合 理的全球农业贸易竞争环境。随着经济 的高速增长,正在形成技术、管理、体 制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将逐步缩小 中国农产品与世界市场的差距,有利于 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劣势分析(4)
(4)出口农产品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农产品 的品质、加工程度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与国外差距明显。 我国畜产品用于加工的肉、蛋产品占全国总产的 3%~4%和1%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30%~40%,有的高达 70%。就农产品质量而言,我国主要农产品与国外农产 品的质量差距参差不齐。就稻米来说,国外消费者喜食 长粒米,而我国优质大米粒长平均为6.8毫米,比国际名牌 大米短0.4毫米;影响煮熟及食品品质的直链淀粉含量,国 外名牌大米平均为20.1%,我国8个优质米平均为17.5%。 从小麦来看,我国小麦品种与国外代表性品种在蛋白质 含量、赖氨酸含量等主要指标差异不大,但在特质粉、 专用粉的专用品种上差距较大,不仅数量缺,而且质量差。 除此以外,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在加工处理、储藏包装、 花色品种、卫生检疫等诸多方面有明显的劣势,这都影 响到出口农产品的品质。
善,贸易顺差扩大。 第三,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为亚
洲地区。 第四,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品种上看,粮食、
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出口增较快长,大豆、 油脂和棉花进口较多。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1)
(1)要素禀赋优势。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 禀赋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对外经贸活动地 位。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状 况比较,中国劳动力资源具有明显优势,而 人均资本和土地拥有量,美国、欧洲和日 本分别占有绝对优势。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劣势分析(2)
(2)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过于单一。长期以 来粮食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而价值比 较高的农产品如蔬菜、鲜花、水果等出口数量有限,这 种低级农产品出口结构不符合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 趋势。与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相对应的是农产品的 出口市场单一化:一是出口地区过于集中。据统计,近年 来外贸农产品出口70%以上集中在沿海的广东、浙江、 江苏、山东等省市,而占全国大部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外 贸农产品的生产比重偏少,造成外贸农产品生产地域分 布不合理。二是出口市场过于单一。我国农产品出口 主要集中在日、韩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如2000年1-8月份, 亚洲占出口份额的73.4%,山东省2000年农产品出口日、 韩就占80%左右。这种状况造成对局部世界市场过分 依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4)
(4)出口商品质量优势。近年来,为了满足 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 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农业部制 定、修订农产品国家标准450多项,行业标 准1550项,开展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 基地县”活动,从生产源头抓农产品质量 安全。另外,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早稻 和高产高油大豆等优质专用农产品迅速 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粮食产品质量的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