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设计方法

边坡设计方法


土压力的分类

被动土压力 :挡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土体方向移动或绕 墙趾转动所产生的推力。砂土达到被动土压力的的位 移量为5%H,粘土达到被动土压力的的位移量为 10%H (H为墙高)。一般用于桥台的计算。
土压力的分类

被动土压力一般对支护设计有利,在计算时应考虑到 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土体变形很大,须适当进行折减。 桩前土体及重力式挡墙墙趾前土体所产生的被动土压 力值一般较小,仅可作为安全储备。
岩质边坡的破坏类型


沿岩体层面或裂隙滑动(顺向坡,切向坡,逆 向坡的概念) 强度控制:除了极软岩外岩体自重不易将中风 化岩石剪断,岩体强度不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 决定性因素。
岩质边坡的结构面及产状

结构面:包括岩体的层面、裂隙等 岩层的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利用赤平极射投影分析边坡与结构面的相对关 系显得更直观。
悬臂式
扶壁式
锚定板式
重力式挡墙的设计

重力式挡墙较为常见,一般采用条石砌筑或采 用毛石混凝土浇筑,当场地无石头时采用素混 凝土浇筑。重力式挡墙高度在6米以下时较为 经济,当高度超过6米时经济性急剧下降。重 力式挡墙的底面宽度一般为其高度的0.4~0.5 倍,占地较宽,体积较为庞大,施工时需大面 积开挖基槽,对于场地狭窄的区域难以适用。
α ) = γzKp 2 1 α 1 2 总的土 压力 为: Pp = γH 2 t g( 45O + ) = γH 2 K p 2 2 2
2 被动动土 压力强度 为 p p = σ1 = γzt g( 45O +
对于粘性土:
被动土压力强度为: α α 2 p p = σ1 = γztg( 45O + ) +2c tg(45O + )= γzK p +2c K p 2 2 1 总的土压力为: Pp = γH 2 K p +2cH K p 2
赤平极射投影简介

投影要素 1.投影球 2.赤平面:过投影球球心的水平面 3.基圆:赤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赤平大圆)。凡过 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统称为大圆,不过球 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成的圆统称小圆。 4.极射点: 球上两极发射点,分上半球投影和下球投 影
赤平极射投影简介
赤平极射投影简介

投影原理 任何一个过球心的无限伸展的平面(岩层面、断 层面、节理面或轴面等)和线,必然与球面相交成球 面大圆和点。球面大圆与极射点的连线必然穿过赤平 面,在赤平面上这些穿透点的连线即为该平面的相应 大圆的赤平投影,简称大圆弧。
赤平极射投影简介

投影原理 1. 线的投影:直线(OG)产状:90 ° ∠40°,投影到赤平面上为H点。OD为直线的倾伏向, HD为倾伏角。 2.平面的投影:平面(PGF)产状:SN/90 ° ∠40°,投影到赤平面上为PHF。PF代表走向,OH 代表倾向,DH代表倾角。
土质边坡的破坏类型

平面滑动:适用于砂性土。 圆弧滑动:适用于粘性土。需要搜索最不利滑 动面。
土压力的分类


静止土压力:挡墙的高度较大,在土压力作用 下基本不动时所产生的推力。地下室挡墙一般 采用此推力进行计算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体推力作用下向前移 动或绕墙趾转动时土作用在墙背上的推力。砂 土达到主动土压力的的位移量为0.5%H,粘土 达到主动土压力的的位移量为1~2%H (H为 墙高)
边坡设计对地勘报告深度的要求

破裂角:根据摩尔-库伦理论,假定岩体有沿一个假定 的面滑动的趋势,主要用来计算岩体对支护结构的侧 向压力及判定稳定岩体位置。理论解θ=45º + φ/2,φ 为岩体内摩擦角。一般较完整的砂岩θ可取63º ,泥岩 可取55º 。当存在外倾结构面时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和 45º + φ/2的较小值。计算侧向岩石压力时需要将c取0, 用等效内摩擦角φd来计算,否则计算出的侧压力值可 能为负值。
重力式挡墙设计的注意事项

墙底持力层的选择:挡墙高度超过5米时基底反力较 大,一般土层不能满足要求,必要时应采用扩展基 础。当以填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应特别注意,因重力 式挡墙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就有一定的变形,若基底 发生沉降则可能产生危险。一般要求做换填处理: 若岩层埋深较浅(3米以内)则可采用素混凝土垫高 至岩层,若岩石埋深较深则可采用砂夹石等材料进 行换填,但应注意计算换填的深度(1.5~2.5米)及 范围(根据扩散角)。当承载力相差太多时可考虑 采用桩基加承台梁来抬挡墙。若设计得当其造价将 低于桩板式挡墙。


边坡设计的步骤

熟悉场地情况和地勘资料 确定边坡的破坏形式,根据破坏形式选择合适 的支挡方案 根据支挡方案计算土压力,根据平面和剖面布 置情况确定支挡结构上的内力
边坡设计对地勘报告深度的要求



勘察范围:不仅仅是红线范围内,还应包括坡 顶一定范围(土质边坡为1.5倍坡高,岩质边 坡为1倍坡高) 对边坡的描述:岩性,风化程度,完整性,结 构面等 边坡所在位置的地质剖面:审查时一般要求将 支挡结构画在地质剖面图上,以便直观判断岩 层情况
桩板式挡墙设计

桩板式挡墙,可以嵌入岩层中,也可嵌入土中 作嵌固端,但嵌入土层时应注意控制变形。经 常采用悬臂式,当土压力或滑坡推力较大时也 可以结合锚杆或锚索一起使用,可大大降低桩 身截面和配筋。锚杆或锚索在新填土层中应谨 慎使用,因填土沉降对锚杆会形成横向加载, 锚杆或锚索设计为受拉构件,抗剪能力较弱, 实际使用中可能会被剪断,特别是锚索带有预 应力,对横向受力非常敏感。

结构面的抗剪强度c,φ值:一般根据规范取c=50kPa, φ=18º 。
稳定性分析方法(破坏模式)


定性分析:工程类比法(经验法)、地质力学 分析法(如赤平投影法) 定量分析:极限平衡法(属于刚体分析理论, 需要假定滑动面或真实滑动面存在)、数值分 析法(用于复杂边坡或存在建筑与边坡协同作 用的边坡,可计算边坡位移)
其中 主动土压力系数: K 合力方向: 作用点位置:
1 E a = γH 2 K a 2
a
( kN / m )
查表
= f (α , β , δ, )
与水平面夹角为 α + δ
1 Ca = H 3
σa = dE a = γzK a dz
应力沿墙高的分布:
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 对于无粘性土:
边坡设计对地勘报告深度的要求



坡顶是否有建筑物,其层数,基础形式及结构 形式。是否有重要管线,如军事电缆,燃气管 道,高压铁塔等 边坡设计需要掌握的参数:破裂角、等效内摩 擦角(又称综合内摩擦角)、结构面的抗剪参 数(c,φ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基 底摩擦系数、基床系数等 各段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建议采用 的支护方式等


锚杆挡墙: 板肋式:仅有肋柱和压顶梁。 格构式:相对板肋式增加了横向联系梁,形成 了框架体系。有时为了绿化考虑,将框架与地 面斜交。 排桩式:将肋柱加大,采用钻孔桩或挖孔桩进 行逆作法施工。类似于加锚杆的桩板式挡墙。
岩质边坡的支护类型

锚喷支护(系统锚杆,随机锚杆):适用于整 体稳定的岩质边坡,边坡坡度一般小于坡率法 中的放坡系数。 主要作用是防止坡面风化、 雨水冲刷及局部掉块。锚钉钻孔直径一般为70 或90,锚筋为1根直径14~20的钢筋,长度为 2~5米,角度尽量与边坡坡面呈大角度斜交。
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

有限范围填土压力:计算结果一般较主动土压力大, 其值介于主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之间。
土质边坡的支护类型

重力式挡墙(分直立式,俯斜式,仰斜式,衡重式)
直立式 俯斜式 仰斜式 衡重式
土质边坡的支护类型



悬臂式挡墙(高度超过6米时一般要增加垂直 于挡板的扶壁,称扶壁式) 锚定板式,加筋土挡墙(在填方区采用,随着 土层的逐渐回填,挡墙也逐渐完成) 土钉墙:另一种形式的重力式挡墙,土钉一般 间距0.8~1.5米,长度可达10~20米,一般用 于挖方区。
边坡施工图设计方法
建筑四所 曾鼎华
边坡的概念

岩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的具 有倾斜度和临空面的坡体。
边坡的分类

土质边坡:主要由土体组成。高度超过8米时应进行 方案论证,高度超过15米时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重 庆市建委166号文) 岩质边坡:主要由岩体组成。高度超过15米时应进行 方案论证,高度超过30米时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混合边坡 :上部为土层,且土层厚度不超过5米的边 坡。高度超过12米时应进行方案论证,高度超过25米 时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由于库仑土压力理论考虑了墙背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故可用于墙 背倾斜,填土面倾斜的情况。
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郎肯土压力理论 基本假定: 1.墙背垂直 2.墙背光滑 3.填土表面水平
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用库仑土压力公式计算主动土压力,用郎肯土 压力公式计算被动土压力。
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
边坡设计对地勘报告深度的要求
第二破裂面:当俯斜式重力式挡墙的墙背坡度较平缓 时,会出现不同于经典破裂面的第二破裂面。采用理 正岩土软件在计算衡重式挡墙的上墙时有时会出现这 个概念。俯墙临界面与铅直线的夹角可用下式计算: εcr=45º -φ/2-(arcsin(sinβ/sinφ)-β)/2

边坡设计对地勘报告深度的要求
桩板式挡墙设计


桩距可取桩距的3~8倍。根据工程经验,经常采用的 桩距为3~5米(中距),否则挡板很难设计。 挡板厚度一般取200~300mm,根据桩的截面尺寸及 间距,可考虑桩后侧的土拱效应对挡板上的土压力进 行折减。建议挡板不要做成与桩外表面平齐,以退进 300~500为佳。一是因为钢筋不容易锚固,二是成型 后表面较为难看,三是桩间的槽便于做成花池。挡板 应嵌入地面以下300~500。 桩底计算假定:根据桩嵌入岩土层的土性、岩质及埋 入深度等确定桩底计算假定为自由、铰接或固端。嵌 入岩石时一般考虑成铰接或固端,嵌岩深度为1~3倍 桩径时考虑为铰接,3倍以上为可按嵌固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