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诵读六年级全册经典诵读

诵读六年级全册经典诵读

六年级上学期幼学琼林《一》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di dong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回阿香。

【注释】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混沌: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元气状态。

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气:指元气。

凝:结也。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三才:三种有能力的事物。

古人认为,天能覆物,地能载物,而人是万物之灵。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宗:宗主,主宰。

象:仪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螮蝀:音地东。

蟾蜍: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窃而食之,奔月宫,遂化为蟾蜍。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石燕:零陵山之石燕,遇风雨即飞,雨止复变为石头。

商羊:鸟名,传说只有一只。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羊角:《庄子》“有鸟名鹏,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雷鞭:《淮南子》“雷以电为鞭,电光照处,谓之裂缺”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素娥:即嫦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律令:《搜神记》“律令,周穆王时人,善走,死为雷部之鬼”。

阿香:雷部推车之鬼。

幼学琼林《二》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④。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⑤。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注释】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强过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

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真传”。

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们称他是“关西夫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传,世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是形容苏章寻找老师的殷勤,“立雪程门”,是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

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成,感谢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润和感化。

幼学琼林《三》父所交游,尊为父执;己所共事,谓之同袍。

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注释】父执:父亲的朋友。

执,就是至交,好友的意思。

同袍:同穿一条战袍的战友,后来多比喻特别有交情,关系十分密切的人。

心志相孚:心意相通,以诚相待。

孚,信用,相应,符合。

胶漆相投:用来比喻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亲密而无间。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赏析】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1、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2、楼船:战舰3、瓜洲渡:地名,今在镇江对岸。

4、大散关:地名,在陕西宝鸡县西南,为宋金交界处。

【赏析】这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春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赏析】春天来了,踏着春的节拍,品读欧阳修的《戏答元珍》,别有一番情趣。

这首诗的特点是:体察深刻,感受细腻,形象鲜明,乡思无痕。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行路难》:古乐府《杂曲歌辞》名其内容多叙写社会道途艰难和离别悲伤。

【赏析】李白《行路难》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碣石:山名。

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

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曹操经过与此。

2、何:多么。

3、澹澹:水波摇荡。

4、竦峙:峙:耸立。

高高耸立。

竦通“耸”,高。

【赏析】《观沧海》这首诗,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南园(其一)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释】1、南园:诗人家乡昌谷(在今河南宜阳西)的一座花园。

这一组共有十三首。

2、草蔓(màn):草的茎蔓。

这里的草指草本花卉。

【赏析】这是一首描摹南园景色、慨叹春暮花落的小诗。

前两句写花开。

春回大地,南园百花竞放,艳丽多姿。

后两句写花落。

日中花开,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悠悠:久远的意思。

2、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

【赏析】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南园(其二)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释】1、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

2、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

【赏析】结合全诗,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而是投笔从戎,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

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

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3、“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4、骥(jì):千里马。

枥(lì):马槽。

5、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赏析】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赏析】作者为了送他的朋友李侍御到安西,写了这首诗。

全诗写了依依惜别的心情,也写了举杯谈心,互相劝慰的场面,感情非常真挚,调子是高昂的。

这正反映了盛唐诗歌中奋发图强,保卫祖国的积极精神。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

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1、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2、初:副词,刚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能见到的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