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曹刿论战12长春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左传》旧传为(朝代)末年鲁国史官(人名)所撰。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又何间焉()②小惠未徧()③小大之狱()④望其旗靡()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

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

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

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9.春秋左丘明(共1分,每空0.5分)10.①参与②同“遍”,遍及、普遍;或“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倒下(共2分,每小题0.5分)11.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

(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对即可)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

(共2分,对比手法不设分,答出人物特点中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3.围绕“善于纳谏;知错就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回答。

(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曹刿论战 12荆州《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又何间焉(参与) B.必以信(相信)C.虽不能察(明察) D.小大之狱(案件)11.(2分)选出下而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未能远谋弗敢加也 B.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C.虽不能察老妪力虽衰 D.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3.(2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判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0. B11 .A1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己经枯竭了。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了,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13.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

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意近即可)福建福州市(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3题。

(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 4分)(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4分)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3分)(一)9.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10. (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11.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2分)12.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13. 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

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四川省泸州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肉食者鄙鄙:(2)小惠未徧徧:(3)神弗福也福:(4)齐师败绩败绩: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登轼而望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B. 战于长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 何以战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D. 乃入见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分)翻译:(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分)翻译:7.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分)答:三、文言文阅读(16分)4.(共4分)鄙陋(目光短浅);通“ 遍”,遍及、普遍;赐福、降福;大败(一词1分)5.(2分)A6.(共6分)(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

”。

(3分,牺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2)打仗,靠的是勇气。

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3分,“一鼓作气”1分,“再”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7.(2分)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四川省泸州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肉食者鄙鄙:(2)小惠未徧徧:(3)神弗福也福:(4)齐师败绩败绩: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登轼而望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B. 战于长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 何以战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D. 乃入见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分)翻译:(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分)翻译:7.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分)答:三、文言文阅读(16分)4.(共4分)鄙陋(目光短浅);通“ 遍”,遍及、普遍;赐福、降福;大败(一词1分)5.(2分)A6.(共6分)(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