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改革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能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村;金融;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236-01
金融在农业生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为此应该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村金融的内涵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这个系统必须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中介、储蓄、信贷、汇款、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且能长期保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农村金融包括农村储蓄、借贷、融资和减少风险的机会以及相关的准则和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三个功能:一是生产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生产信贷来提高借款者的生产能力和收入;二是消费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来平稳收入和平滑消费;三是保险功能,即通过提供农户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来提高农户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在当前加快新农
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当前,资金严重短缺等金融问题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基本原因有农村融资困难、金融产品单一、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以及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投资环境不理想
在较多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
金融组织,其他金融组织并不对农村信用社产生竞争威胁,农村信用社之间也缺乏竞争的空间和条件。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外
部性和社会性,基于资金的趋利性原则,除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外,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和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
2.民间金融异常活跃,但缺乏监管
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的缺位,为非正规金融孳生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由于农村民间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一般规模小,比较隐匿、分散,其运行依赖于一些约定俗成的非正式规范,政府监管成本较高,很难通过正式规范加以有效控制。
3.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我国的金融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其金融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农村金融产品就更加缺乏。
目前在农村,金融产品非常单一,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非常少。
投资渠道的缺乏加上农民自身对金融知识的缺乏导致理财、投资、咨询、消费、信贷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保险单、股票、企业债券、基金、期货等远离农村市场。
目前为止,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银行业占据绝大多数比例,证券、保险几乎没有,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随着农民生活观念的改变,他们的金融取向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的限制,所以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
三、发展我农村金融的对策
1.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所以必须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民间金融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必须有严格的规定,如注册资本、经营场地、经营范围、有无违法记录等。
必须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管,同时可以让存款人及时了解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以决定是否将存款交给民间金融机构保管。
2.建立对民间金融机构所有者的约束制度
在设立民间金融机构时,首先必须规定民间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下限,这样才可以确保经营者审慎的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经营管理;民间金融机构应该采取合伙制企业的形式,股东对民间金融机
构的经营负无限责任;设立破产犯罪这样的法律条文,要求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者承担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金融风险的责任,对其采取禁业、实施经济处罚、追究刑事责任等惩戒措施,以强化其责任意识,保证其合法经营并主动防范金融风险。
3.以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动力,创新信贷支持手段
要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积极开发“量身定做”的新的贷款品种。
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还贷有保障的优质中小企业允许办理“借新还旧”。
积极探索采用企业股权、出口退税税单、应收账款等多种抵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以适应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数量少、次数多的特点。
允许中小企业比较活跃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小额农贷需求的前提下,适当集中资金,积极扶持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
4.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要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搞好市场分析,了解金融政策,提高经营决策水平。
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涉外业务,减轻企业负担。
要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地方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强资金实力。
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吸引民间资金;要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参考文献:
[1]李洁.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08).
[2]曾应华.试论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05).
[3]彭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发展[j].农业经济,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