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育有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生活,还是在个人都是十分有益的。

每个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都体现出了它不同的侧重点,为学生在今后的深造提供良好的基础。

1至12年级的美术教育凸显不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1—6年级,学生以及家长只是在把美术课当成休闲课。

可是在高考的时候,有很多的学生为了升学压力而选择美术学科的深造。

如果学生能在一开始明确自己的美术天分,在一朝一夕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美术修养和功底,那么这个孩子还发愁将来工作及生存的问题吗?美术教育作为辅助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学科,越来越被人们和社会所重视。

在德智体美中,“美术教育”提出得较晚。

人类美术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孔子、老子。

美术教育历来受到教育家们的格外重视。

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在学生考试甄别的影响下,美术教育还可能被挤得无影无踪。

美术教育之所以得不到社会的足够重视,除了美术教育与学校及学生的眼前利益关系不大之外,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对美育意义认识也不够深刻,也是非常重要重要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强烈,美术教育必将体现出它更多的功能和实用价值。

我希望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给予辅助学科重视。

虽然它不参加中考,但是它会参加高考。

既然孩子有这方面得天赋,为什么还要半路夭折,在就业的压力下才半路捡起?学生欣赏美的启蒙者美术教育在我看来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画什么,怎么掌握绘画技法。

而是在不断地学习构图、色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欣赏不同景致,不同色彩带给自己的愉悦。

学生心情愉悦,那么在学习中就不会有太多的难题,学习将不会成为问题。

开启学生欣赏美的眼睛,体会生活中的每一瞬间,一草一木,每一种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将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是局限在单一的空间里。

为孩子将来的自我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

学生用美得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蔡元培先生有“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朱光潜,宗白华等人有利用艺术改造人性人心的主张。

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乐教”思想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同席勒等人一样是出于对现代社会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思考。

艺术在以往的历史中确实起到了提高人的趣味的作用,使人从粗野的状态中走出来,走向文明,它也能够解决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分裂,人性自身分裂的问题。

美术教育中的人同自然之间那种和谐的关系,就是我们学生将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依靠,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成功的。

学术是无尽的,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始终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以及学习中发生的任何问题,合理适当的予以解决。

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前途也是光明的。

所以养成良好的,美得心态是美术教育的延伸教育,责任很重大。

学生利用美术知识美化自我多元化的社会信息流通很快,学生在这个花花世界里,会看到许多不属于自己这个年龄的装扮。

美术教育在这个时候就显示了自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用健康美丽的外表展示自己年龄的美。

在美术教学中有很多的设计课题,都是延伸这个内容的。

良好的着装,适当修饰即展示了青春美,又展示了自己的艺术修养。

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我的修养。

利用美术知识寻找择业方向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教育。

在我们的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业都有美术的身影。

吃穿住行都涉及。

如果教师引导的好,学生能在这方面下功夫,那么学生将来的择业范围将会很广阔。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吃饭!一个好的厨师不仅要显示菜肴的味道,同时还要让饮食者有视觉上的诱惑,从而达到身心具备的品尝。

有良好的美术色彩功底,那么这个厨师就会在自己的行业里是佼佼者。

生活中不同程度的涉及到很多的美术知识。

例如:影视,录音,摄像,摄影,动画,建筑,环境,服装,美发,美容,化妆品,工业等等。

都会发现实用美术的身影。

作为美术教育者,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因为我们的努力,在各个行业将会有很多的佼佼者。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最大限度的努力。

谈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我们的教学出现了偏科,尤其在农村,我们的音、体、美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大纲的要求差距较大。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在此仅谈一谈美术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它是一种普及性的教育。

作为美术本身与孩子们的心灵靠的很近,它的直观性、艺术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对儿童、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思想情操的陶冶和高尚人格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它的教育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如:谈美术教育中传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上至故宫博物院的古代文物,名家字画,下至乡村小院的窗花、民间刺绣,无不散发着艺术的芳香,讲述着艺术的流长。

那么先从民间美术来讲吧! 前不久我参观了“非物质文化艺术展”。

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多民族服装,或色彩斑斓,或造型简洁大方;有曹氏风筝,制作精巧,图案精细逼真,构思巧妙;还有唐山皮影,杨柳青木版年画......在展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演示了套色版画的制作过程。

这次展览不但让我大饱眼福,还让自己想到了小时候睡过的老虎枕头,玩过的泥娃娃。

欣喜之余也增添了一丝丝遗憾。

遗憾的是我了解到有些制作艺术品的手艺失传了。

民间艺术在流失,不再有多少人从事民间艺术品的制作与创作。

更多的人被时代的潮流带走了,尤其是年青人,那些应该成为很好接班人的年青人。

为什么更多的年青人不愿从事这样的事业呢?我想除了时代各种思潮的冲击,还有我们美术教育的原因。

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里对民间艺术欣赏的较少,也很少有人正确认识他的价值。

甚至有些民间艺人也是如此,只是为了生计,没有明确认清自身的价值,及超出艺术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

以上是从民间艺术谈的自己一些看法和感受,那么从国家级重要艺术作品来说,我们对它的认同度够深刻吗?我们去珍惜、保护、欣赏它了吗?如果只是从事专业的人很重视,那实在是很遗憾,很令人叹息的事。

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

敦煌莫高窟里藏有很多的珍贵资料,可是却被愚昧的人为了金钱把一部分资料偷偷的卖给了外国人,致使我们缺失了重要的历史参考文献。

也有多幅壁画或卖或盗,给我们的艺术考察、学习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我想这里丢失的不仅仅是它的本身价值,还有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与尊严。

再从我们现在的国民来说,有多少人在名胜古迹处留下了他的“大名”,这样的人是可耻的,愚昧丑陋的。

类似这样的事又何止一件。

一个国家必须有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基础,这是民族特征,这是全民族信仰,这是凝聚力,这也是自信的表现。

事实上,近几年来,传统文化艺术正在日趋受到重视,那是因为我们初步意识到,只有本民族艺术才会受到别国的欣赏与崇敬,可是这种认识程度还不够深,涉及人数还不够广。

那是因为我们的艺术教育曾经出现了断层,尤其是农村的艺术教育。

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请孩子们多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地喜欢上它们,去有意识地保护它,继承它,学习它,从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再创造。

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我们的美术教材里有各种各样的手工制作,一个剪纸,一个泥塑都锻炼了学生手的灵活性,并且在实践活动中,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器官都参与进来,使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与发挥。

我们的艺术教材中也有国画、书法,上好美术课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运笔技巧,而且把孩子们的认识、情感、思想与中国文化做了很好的沟通。

我们美术教材中也有户外写生课,带着学生亲自去体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博大胸怀与喜怒哀乐。

并且向大自然学习,认识改造我们的环境,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建设和谐社会,科学要发展,同时要结合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不论什么方面的发展,都要以美德和美的心态作为人的内心基础。

教育育人,知识固然重要,同时美术教育同样要跟进,有着悠久的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在自己的炎黄子孙身上,只会做得更好!美术教育者在你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你培养的每一个学生将带着你的知识散布在祖国的每个行业中,那将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天地。

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们知道创造性的劳动最有价值,比如我国四大发明,比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只有不断创造,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而在美术创造领域中,艺术大师“毕加索”堪称楷模。

毕加索用一生的精力在寻找儿童时作画的感觉,他之所以名扬世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可见,孩子绘画的重要性,创造的重要性。

据科学研究,孩子在两岁时,就已具备了创造性的绘画才能,虽然只是简单的涂鸦,我们成人很难分辨,但他已经开始借助绘画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语言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创造形象越来越容易辨识,一些简单的形象,教师不做示范,他们也能根据已有的形象和经验创造性地描绘出来。

四五岁时他们不但能创造单个形象,还能创造性地表达故事情节。

而到了小学,他们创造的形象更加复杂,更加关注和突出细节。

他们的绘画从过去的表达思想活动,而向表达思想情感过渡和欣赏能力的提高上。

以上是幼儿美术和小学美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可在实践中,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这些特点并不明显,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的美术教育没有遵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自身规律来展开教学,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

尤其是在农村。

我看到孩子画面中形象小且画面不够完整、胆怯、个性不够突出,表达内容不够丰富,创造能力弱。

在我们的美术课中,有各种写生、欣赏、手工等内容,多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多种技能,思想意识得到提高,创造欲望随之而来,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美术课中创造能力的提高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其促进作用。

反之,其它活动中的技能知识训练也作用于美术。

所有知识形成了一个循环体,促进着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精彩生活。

在当今的社会审美能力日趋重要,艺术设计倍受重视。

比如服装,我们的服装款式新颖,色彩和谐漂亮。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美感的需求与鉴赏能力也随着提高。

过去有衣能遮体避寒的无奈与低水平的需求已成为历史。

质地优良、设计精美、琳琅满目的服装反映了艺术文明的提高。

精挑细选的服装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态度,和个人素养、气质。

你可能见过有人上身西装,下身牛仔,且没有一点谐调的装饰或样式。

这样的休闲装与正装的搭配,你觉得舒服吗?你可能也见过有人穿着睡衣在超市,在大商场,在大马路上穿梭,你觉得如此着装在那样的场合雅观吗?关于个人形象举不胜举。

从个人形象问题再转移到当今的商业。

比如:电影界,如今的优秀电影,不仅在体裁上吸引你,也在画面上,艺术表达上做了细心的研究,画面场景的漂亮也可为票房增长添砖加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