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与社会结构资料

社会与社会结构资料

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结构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恩格斯
一、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概念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பைடு நூலகம்方式。
(二) 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的。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和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第三,权力制度体系。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 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权力设置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实现的。权力是人格化 的,制度是非人格化的
第四,行为交换体系。人的行为是需求满足的角色表现。人的行为归根结底是由物质 生活方式和社会分工决定的。人们的行为如何满足需求呢?行为通过交换才能满足需求。
(2)孔德的分类法(社会变迁) (3)涂尔干的分类法(社会秩序分工) (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比如滕尼斯从社会组织形式对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的区分、上述涂尔干和孔德的分类等) (5)伦斯基的生态学分类法(社会赖以生存的方式):狩猎与采集社会、畜牧 的社会、初民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2、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根据肯定或否定的状态,把社会关系分为结合关系和对立关 系。所谓结合关系即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对立 关系是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
3、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的先天联系。在人 类的代际传递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是人们依赖土地资源形成的生存关系,是种植业发生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的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的产物。 业缘关系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使一部分有专门技 术的人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以行业为基础,形成了这种新的关系。
三、社会结构的要素
我们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视社会的结构要素:角色和地位(身份)、群 体(组织)、社会关系、社会阶层。
(一)地位(身份)
(1)地位(status):是指在某一群体和社会中固定的社会位置。 两类社会地位: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和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 所谓自致地位是指一个人通过个人努力和后天机遇获得的社会地位。 所谓先赋地位是指被指定的、通常不能更改的社会地位。 (2)主要地位(master status):指的是比其他所有身份都更重要,且对个人的 社会位置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身份。 (3)地位的先赋性与自致性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4)地位与角色的关系
(三)两种对立的社会观
(1)社会唯名论—只有个人是真实的,社会只是一个名称。(韦伯、卢梭等) (2)社会唯实论—社会是超越个人的客观实在。(斯宾塞、涂尔干等)
二、社会结构
(一)何谓结构?
所谓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因素)之间相对固定的排列组合。
(二)社会结构的定义和内涵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相对固定的排列组合和相互关系。社会结构中包含了 四个体系:角色人格体系、价值规范体系、权力制度体系和行为交换体系。
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2)角色的紧张与角色间冲突
所谓角色紧张是指一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遭遇的不同社会需求与社会预期 以及引起的困境。
所谓角色间的冲突是指一个人可能同时扮演两个以上的角色,而这些不同的社 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预期。
(3)角色退出:是指一个人摆脱自我认同的角色,并重新确立新的角色身份
课堂小测试
一、判断题:先赋地位(A)与自致地位(B) 1、女儿。() 2、18岁。() 3、女性。() 4、表妹。() 5、汉族。() 6、学生。() 7、同学。() 8、朋友。() 9、班长。() 10、家教。()
(二)社会角色
(1)角色的定义:是指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分类: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
的过程。(变性手术、和尚还俗、退休、离婚等)
角色退出的四个阶段:第一,角色怀疑;第二,寻找替代的角色;第三,
脱离原来角色的阶段;第四,建立新的角色认同。
(三)社会群体与组织
(四)社会关系
(1)定义: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2)分类: 1、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
初级社会关系特点:1、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关系,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 自身生命生产中产生的关系,家庭关系是最典型的初级社会关系。2、简单和初步的关系。 社会关系是复杂的,但复杂的关系是由简单的关系组织和发展起来的。3、是人们之间的 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交往最密切、相互最了解和最有影响的关系。 次级社会关系的特点:与初级社会关系正好相反,是人们在初级社会关系基础上派生 出来的各种关系的总称,如政治关系、宗教关系等。
第一,角色人格体系。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 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人格包括价值 标准、能力和气质三种要素 。
第二,价值规范体系。价值标准是人格的三要素之一,包含在角色人格体系之中。价 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规范 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
(五)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1)社会设置含义、构成与特征 (2)社会设置的分类
四、社会的类型
(一)几种社会分类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类法(物质生产方式):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 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并预见 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出现。斯大林又将社会基本形态概括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