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下列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A.花样游泳
B.马拉松比赛
C.艺术体操
D.蹦床
2.(2012·蚌埠二中高一期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2012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黑马卡麦斯·皮特以2小时07分37秒获得冠军,这里2小时07分37秒表示时刻
C.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速率
D.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二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乙可能是运动的
B.甲、乙二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不动的
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行驶,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车
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则选择其中的一人为参考系,两人都静止
4.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5.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单向运动小球的路径每隔1
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3所示,则小球在1~6 cm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以及在3.5 cm处的瞬时速度分别是()
图1-3
A.0.25 m/s,0.17 m/s B.0.17 m/s,0.25 m/s
C.0.17 m/s,0.17 m/s D.0.17 m/s,无法确定
6.如图1-4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4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7.一足球以8 m/s的速度水平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已知踢球时间为0.2 s,则在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A.20 m/s2
B.40 m/s2
C.60 m/s2
D.100 m/s2
8.(2012·临川一中高一检测)如图1-5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在图中给出的该质点在前3 s内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图1-5
图1-6
9.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7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图1-7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10.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4分)如图1-8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图1-8
A .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
B .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 .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
D .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12.(8分)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图1-9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 1=3.0 cm 、x 2=7.5 cm 、x 3=13.5 cm ,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 1=________m/s ,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 2=________m/s ,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
图1-9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 m/s ,历时0.2 s 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 m/s ,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14.(8分)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在前15
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1 m/s ,在接下来的15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2 m/s.在最后35
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3 m/s ,求该物体在整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5.(10分)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1-10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
图1-10
(1)物体在0~8 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
(2)0~2 s与5~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
16.(12分)如图1-11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根据图象,求:
图1-11
(1)第2 s内的位移,第4 s内的位移,前5 s的总路程和位移.
(2)各段的速度.
(3)画出对应的v-t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