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气象局2016年岗位练兵第二次摸底测试一、单选题1. 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出现翻斗翻转不灵活时,下面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更换轴承B. 给轴承加润滑油C. 用清水清洗轴承2. 田间持水量是当土壤充分排水停止后能保持的水量,通常在降水后天达到。
( )A. 1~2B. 2~4C. 3~53.锋区 (锋面)是两个( )不同的气团之间的过渡区。
A、 密度B、温度C、性质D、湿度4. 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调整、修改,必须报 批准。
( )A. 国务院B.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C. 省气象主管机构5.槽前疏散,槽后汇合,则槽移动(),脊前汇合,脊后疏散,则脊移动( )。
A、迅速、迅速B、缓慢、迅速C、缓慢、缓慢D、迅速、缓慢6. 基本站A文件附加信息中“观测时间”的内容记录为( )A. 10/03/08;14;20B. 10/05/08;11;14;17;2010/24/24小时连续观测 10/24/24小时连续观测C. 10/03/08;14;20D. 10/05/08;11;14;17;2010/12/12小时连续观测 10/12/12小时连续观测7. 同一时间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之间的关系应符合一定物理联系的检查属于 检查。
( )A. 时间一致性B. 内部一致性C. 空间一致性8. 1分钟内允许的最大变化值是2℃,过去1小时内变化幅度的最小值为0.1℃。
( )A. 气温B. 地面温度C. 5~20cm地温D. 露点温度9.梅雨锋结构与华南前汛期的华南静止锋或冷锋结构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梅雨锋上的( )比华南锋面上的小得多,但()仍然较大。
A、 水平温度梯度、垂直温度梯度B、水平湿度梯度、垂直湿度梯度C、水平温度梯度、湿度梯度D、水平湿度梯度、温度梯度10. 高空气象观测站制(储、用)氢室应选择远离繁华的市区、住宅和火源区域;不宜位于明火源的下风方;制(储、用)氢室与民用建筑的距离必须大于( )以上,与重要建筑的距离大于( )以上。
( )A.50m 25mB.25m 50mC.30m 60mD.60m 30m1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12. 我国地面观测规范规定:一月中降水量缺测 天或以上时,不作月合计。
()A:三天 B:五天 C:六天 D:七天13. 按业务调整后的规定,天气现象中,属于降水现象、视程障碍现象的分别有( )种。
A.11、9B.8、6C.7、9D.10、9E.9、1114.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到2020年形成满足交通气象服务需求的交通气象观测网。
国家高速公路和西部(西藏、青海、新疆)干线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平均间距达到约( )公里,重点服务线路达到( )公里。
( )A.15 10 B.20 10 C.20 15 D.15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违反本法,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以下的罚款。
( )A.3万B.5万C.8万D.10万16. 在检查工作时发现某站春分这一天,日照纸上两条感光迹线为向下弯曲的弧线,这说明日照计的安装不正确,存在的问题是()。
A:安装的纬度比实际纬度小 B:安装的纬度比实际纬度大C:日照计方位不正确,北端偏西 D:日照计方位不正确,北端偏东17. 某站台站参数输入错误,将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8.0米误为80.0米,则对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的影响为( )。
A:本站气压无影响,海平面气压无影响B:本站气压减小约0.1hpa,海平面气压增加约9hpaC:本站气压无影响,海平面气压增加约9hpaD:本站气压无影响,海平面气压减小约9hpa18. 气象行业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QX/T66-2007)中,对瞬时值的质量控制没有涉及到()。
A:内部一致性检查 B:时间一致性检查C:合理性检查 D:气候极值检查19. 大气中的有些观测数据与时间显著相关,具有良好的时间一致性,将此类数据与其时间上前、后的测值相比较,来判断其数据是否发生异常,这类质量控制的方法在MDOS中称为( )。
A:界限值检查 B:持续性检查C:时变检查 D:范围值检查20.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 )起施行。
A、2010年4月1日B、2010年5月1日C、2011年4月1日D、2011年5月1日21. 仪器的修正值是对( )的补偿。
A、测量误差B、仪器误差C、系统误差D、随机误差22. ( )在降水测量中是特别尖锐的问题。
降水测量对仪器的安置、风和地形等都非常敏感,而描述测量环境历史沿革的资料对降水资料的用户是至为重要的。
A、客观性B、比较性C、准确性D、代表性23.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的各传感器测量性能应遵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规范的要求,气候观测温度和风向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为( )。
A、0.1℃和3°B、0.2℃和3°C、0.1℃和5°D、0.2℃和5°24.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实现了固态、液态和混合性降水的自动化观测,其测量范围为( )。
A、0~200 mmB、0~300 mmC、0~400 mmD、0~500 mm25.《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所称气象灾害,不包括 ( )A、台风、大风(沙尘暴)B、低温、高温C、山洪、泥石流D、冰雹、霜冻26. 根据《 QXT118 2010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时,按照质控检查顺序,一般进行格式检查后要进行( )检查。
A、界限值检查B、缺测检查C、主要变化范围检查D、内部一致性检查27. 空间一致性检查多为对( )观测数据进行比较检查的一种质控方法,其它要素在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条件下,暂不做空间一致性检查。
A、气压B、气温C、相对湿度D、降水28. 根据《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2020年)》,装备保障业务实行国家、省、地和县四级布局。
地县两级负责技术装备日常维护巡检和简单故障排除,并作为省级补充承担( )。
A、运行监控B、计量检定C、技术装备质量监督D、现场校准29. 迁移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须在新址和旧址之间进行至少1年的对比观测。
对比观测要素为( )。
A、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地温B、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蒸发C、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D、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辐射30. 根据《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的要求,自动气象站的供电电源为 12 V 蓄电池。
蓄电池的容量必须保证自动气象站能在脱离辅助电源的条件下连续工作( )天。
并在蓄电池电压低到不足以维持符合质量要求的观测工作前( )天发出报警信息。
( )A、 3、1B、 7、2C、 7、1D、 3、2二、多选题1、违法使用未获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许可使用的或超过保存期的人雨弹、火箭弹,应追究 的责任。
( )A、当事人B、主管领导C、指挥人员D、作业人员2. 降水的特征包括 ( ) 。
A. 液态B. 固态C. 混合D. 阵性E. 间歇F.连续3. 符合报废规定的技术装备,按照 、 的原则,由 单位提出书面报废申请。
( )A. 使用B. 建设C. 审批D. 保障4.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的一般顺序: 检查、缺测检查、界限值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质量控制综合分析、数据质量标识。
( )A. 内部一致性B. 格式C.时间一致性D.主要变化范围 E.空间一致性5. 与草(雪)面温度传感器正确安装有关的描述是: ( )A.草地面积1m2B.草地面积2m2C.距地高度10cmD.距地高度6cmE.传感器与地面平行F.传感器一端有0.5m左右电缆露出,方便移动G.传感器一端有1.0m左右电缆露出,方便移动6. 以下说法中,A文件要素数据格式说明正确的是( )。
A.各要素基本格式由指示码、方式位及该要素一个月的观测数据组成。
方式位用0~9、A~Z表示。
当方式位为等号“=”时,表示该要素有观测但全月未出现;C.“CR”为记录结束符。
D.数据组与组之间的间隔符,若无特殊规定和说明,一律为1位空格。
E.一种天气现象结束须录入“,”,一日结束须录入“<CR>”。
7. 按《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要按照( )的要求,促进技术保障业务的优化整合,强化观测业务的综合技术保障能力。
A.标准化B.规范化C.社会化D.集约化8.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地温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应按照( )顺序代替。
(按顺序)A.正点前10分钟记录B.正点后10分钟C.人工补测D.备份自动站记录E.内插记录9.下列属于湿度测量二级标准仪器的有( )。
A:冷镜湿度表 B:阿斯曼干湿表C:标准双压力法湿度发生器 D:参考标准干湿表E:称重湿度表10. 采用定向天线(雷达)观测系统的高空气象观测站应四周开阔,障碍物对观测系统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 ),特别是观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120°范围内的障碍物对观测系统的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 )。
A:≤5.71° B:<5.71° C:≤5.00° D:<5.00°E:≤3.00° F:<3.00° G:≤2.00° I:≤1.00°11. 新型自动气象站一部分传感器可通过分采接入主采集器,另一部分传感器直接接到主采集器,下列可直接接入主采集器的传感器包括( )。
A、湿度B、气压C、翻斗雨量D、风速E、能见度F、浅层地温G、蒸发H、称重雨量I、云高12.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的测量性能应遵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各传感器测量要素每分钟采样频率不同,通过1分钟值为步长,计算10min滑动平均的传感器包括()。
A、温度B、湿度C、风速D、 风向E、雨量 F能见度13. 根据 《 QXT118 2010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规定,未通过( )检查的,被检站相应观测数据为可疑资料。
A、界限值检查B、主要变化范围检查C、 内部一致性检查D、时间一致性检查E、 空间一致性检查14. 《 QXT118 2010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规定,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时,要求值域检查的要素有( )。
A、气温B、降水量C、相对湿度D、云量E、风速F、风向G、日照时数15. 当出现如下情况之一时,可根据需要启动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