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岗位练兵内容梳理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岗位练兵内容梳理

年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岗位练兵内容梳理————————————————————————————————作者:————————————————————————————————日期:综合气象业务技能竞赛暨岗位练兵范围一、综合观测、网络与资料业务(一)基础理论包括大气科学相关知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综合观测(含地面、高空、雷达、大气成分等)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各类观测设备维护保障、观测产品加工分析应用知识等。

主要包括:1.大气科学类相关知识:天气学相关知识、大气物理学相关知识、气候学相关知识、大气探测学相关知识和大气化学相关知识。

2.地面观测基本知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6版)》(世界气象组织)、《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书》、《降水观测规范-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试行)》、《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天气现象仪观测规范(试行)》、《激光云高仪观测规范(试行)》、《自动雪深观测规范》、OSSMO、ISOS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等气象观测基本知识。

3.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常用办公软件基本应用知识、通讯网络相关知识、数据库基本知识。

4.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及个人考核办法》等。

5.观测业务改革相关:《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气发【2013】54号)、《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管理办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观测技术装备保障业务发展的意见》(气发【2013】118号)以及中国气象局、省局下发的各种业务技术管理文件和规定等。

6.综合观测相关:《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规范》、《大气成分观测业务技术手册》、《大气本底站观测场室技术规范》、《雷电观测业务规范(试行)》、《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试行)、《大气探测学》、《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等。

7.观测设备维护保障、数据质量控制与气象资料应用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二)装备保障包括国家级自动气象站保障、区域气象站保障和通讯网络保障等。

主要包括:1. 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

2.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的日常使用。

3. 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故障诊断。

4. 常用网络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检测等。

(三)观测产品加工包括地面业务系统软件、实时历史资料一体化系统、综合观测数据应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业务系统的使用;常规地面实时和历史资料的质量控制;各类数据分析加工技术;各类综合观测数据文件解析;常见观测产品的分析加工制作;雷达图和卫星云图识别和判定等内容。

主要包括:1. 熟练使用地面观测业务系统软件进行实时、历史资料质量控制;2. 熟练使用实时历史资料一体化系统进行疑误信息反馈、元数据处理、A/J文件加工等。

3. 熟练使用综合观测数据应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进行相关信息查询统计、观测产品加工制作等。

4. 熟练使用SMSD软件进行参数设置、数据提取等。

5.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操作。

6.站址变动分析报告制作。

7. 省局各类共享资料的查找、提取;cma cast下发资料内容认知、解析等。

8. 雷达图、卫星云图的简单分析。

参考书目:00 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0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00-02: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00-03:《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00-04: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00-05:《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及个人考核办法(试行)》00-06:《地面气象观测场值班室建设规范》(【2008】491号文)00-07:《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规范》00-08:《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管理办法》00-09:《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气发〔2013〕54号文)00-10:《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2020年)》(气发〔2013〕108号文)00-11:《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观测技术装备保障业务发展的意见》(气发〔2013〕118号文)02 观测规范类02-0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02-02:《降水观测规范-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试行)》02-03:《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02-04:《自动土壤水份观测规范》(试行)02-05:《雪深自动观测规范》02-06:《激光云高仪观测规范(试行)》02-07:《天气现象仪观测规范(试行)》02-08:《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观测规范》(试行)02-09:《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规范(试行)》02-10: 《大气本底站观测场室技术规范》02-11:《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02-12:《酸雨观测业务规范》02-13:2014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技术规定》02-14:《酸雨观测业务有关问题处理意见》02-15:《GPSMET建站标准》03 技术手册类03-01:《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实用手册(V1.0)》03-02:《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手册--自动气象站》03-03:《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03-04:《OSSMO操作手册电子档》03-05:《ADTD闪电定位仪维护维修手册》03-06:《大气成分观测业务技术手册》03-07:《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03-09:《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及产品加工V1-2014》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一)基础理论1. 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气象预报统一发布制度;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组成、种类及标准。

2. 灾情收集上报: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时效;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气象灾情调查评估内容和流程3. 应急响应: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内容、流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相关技能。

4. 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预警发布系统使用5. 气象资料服务:气象资料收集传输使用相关规定和知识。

6. 气象科普: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内涵等。

7.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二)系统操作技能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灾情直报系统2.0操作;(三)现场问答或模拟演练针对一次重大天气过程,根据最新天气预报或灾害天气预警,分别编写手机短信,向公众和专业用户发送,考察短信内容针对性、规范性,系统操作速度,发送步骤是否正确等。

针对一次重大天气过程,根据最新天气预报或灾害天气预警,录入96121声讯服务系统,考察内容规范性、系统操作速度和步骤。

针对一次重大天气过程,编写气象新闻、科普短文等。

考察对气象知识的理解与表达,文稿编写水平和速度等。

参考书目:《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安徽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定实施细则》《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试行规定》《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安徽省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实施办法(试行)》《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试行)》-只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国气象局第4号令《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指导意见》及有关政策文件三、气象预警预报业务(一)基础理论包括天气学基础理论和预报预警业务规范及相关规定主要内容有:天气学原理、雷达气象学和卫星气象学。

其中天气学原理范围: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气团与锋、气旋与反气旋、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对流性天气过程、寒潮天气过程、台风。

其中影响安徽的相关天气系统,例如:江淮梅雨、气旋、锋面天气过程、暴雨、对流性天气等为重点。

雷达气象学主要范围:雷达气象方程各项的含义,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各种强对流天气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卫星气象学主要范围:云图的分类及其特点、各种云型的云图特征、大尺度天气系统的云图特征、影响可见光、红外云图亮度的主要因素。

(二)实际操作包括:MICAPS系统操作,利用MICAPS调阅实况天气资料、对指定的图形图表进行制作加工;利用预警信号制作发布软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警信号的编辑及发布工作;灾情直报系统预警上报实际操作。

参考数目(含文件、规范)1、天气学:1.1:《天气学原理与方法》(气象出版社)1.2:《雷达气象学》(气象出版社)1.3:《卫星气象学》(气象出版社)1.4:《安徽天气预报业务基础与实务》2、预报预警决策服务业务规范:2.1:《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2.2:《安徽省重要天气编报标准(试行)》2.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2.4:《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2.5:《热带气旋灾害影响等级》2.6:《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2.7:《安徽省气象局2014年决策气象服务方案》2.8:《安徽省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管理办法(第一次修订)》四、气象信息员练兵内容(一)气象基础知识1.农村信息化相关: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知识;物联网基础知识、我省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等。

2.气象与气象灾害防御: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气象与农业相关知识;气象基本常识;农村应急知识与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等。

3.信息站管理与服务:相关管理制度与服务规范、信息员工作制度与服务流程,信息员业务管理系统使用、信息站设备使用与维护等;网络新闻编写与信息处理。

4.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与设施保护办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有关政策文件。

(二)信息服务技能最新天气预报或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的收集、传播;农业气象信息、农业市场信息等为农服务信息的收集、服务;本地服务需求反馈;服务典型案例报送;灾害性天气状况的辅助观测;信息站设备维护与简单故障排除;单雨量站的维护与简单故障排查等。

参考书目:03-08:《安徽省气象信息员培训手册》上述有关资料文档已上传至观测处资料共享服务器,并将持续更新添加,请关注。

地址:10.129.18.251下的share目录下,支持直接访问联系人:观测与网络处陈汝龙62290028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