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相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蛋白酶在细胞中合成,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B.脂质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调节C.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D.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2.右图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自噬前体和溶酶体分别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降解线粒体中物质的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C.自噬体的形成需借助于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D.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3.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是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分化异常可导致畸形婴儿或癌细胞的产生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结果导致细胞产生特定的结构和功能C.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人体免疫系统能监控和清除癌细胞D.癌变细胞具有容易从组织中转移的特征,这是因为癌细胞膜上不含糖蛋白5.下列化学试剂在两个实验中所起作用相同的是A.① B.②C.③ D.④6.生命系统中物质、能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中的糖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有利于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B.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便于遗传物质的精准分配D.一块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7.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该细胞A.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B.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D.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不发生基因突变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后,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原来的相同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变异来源都可以是基因重组9.基因突变既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也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两种突变都A.不利于生物体生存和进化 B.由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C.只能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产生 D.能在突变当代观察到突变性状10.分别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两个岛屿上的两种地雀,以不同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为食,其喙差别较大,如右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地雀存在生殖隔离,基因种类完全不同B.碾压型喙适宜从坚硬的果实或种子中获得食物C.两种喙的形成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D.地雀的喙和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11.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它能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呋塞米可能会抑制肾小管细胞膜上Na+和Cl-载体的活性B.呋塞米可通过加快排尿、减少血容量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C.静脉注射呋塞米,患者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D.呋塞米能加速有毒物质随尿排出,可用于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C.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稳定有重要作用13.扦插是金银花常见的繁殖方式,科研人员为探究生根粉对金银花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生根率=生根插条数/插条总数×100%)。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好从带饱满侧芽的一年生枝条上剪取插条B.实验中插条的处理方法和时间会影响实验结果C.4组实验中生根粉溶液的浓度a最小、c最适宜D.实验结果表明生根粉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14.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发生在内环境中,细胞免疫发生在细胞内B.HIV入侵使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几乎不受影响C.吞噬细胞和T细胞、T细胞和B细胞之间只能通过接触传递信息D.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1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⑦代表过程。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代表生产者,丁代表分解者B.甲同化的总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能量之和C.过程②③④⑤是指生物的有氧呼吸D.过程⑥⑦中流动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16.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比较,错误..的是A.主要菌种不一定是真核生物B.温度控制必须保证微生物繁殖最快C.发酵过程会产生CO2并释放热量D.可通过色、香、味等对产品进行评价17.在探究某品牌加酶洗衣粉适宜的洗涤温度时,不.必考虑A.实验设计的温度范围是否符合生活实际B.洗涤衣物的大小、质地、污渍类型和污染程度C.洗衣粉用量、洗涤方式及时间、洗涤后漂洗方式D.使用普通洗衣粉和不加洗衣粉进行同样方式的洗涤18.科学家先利用相关技术敲除猪受精卵内发育成某些器官的关键基因,再培养至囊胚期。
将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注入猪囊胚中,移植到猪子宫内,取发育到21至28天之间的胚胎,观察到了“不同程度的嵌合体”。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研究主要涉及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B.“不同程度的嵌合体”中含有发育程度和所占比例不同的人组织C.选择囊胚作为受体的主要依据是囊胚细胞没有分化,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人猪嵌合胚胎研究为解决移植器官来源不足和免疫排斥问题带来光明前景19.下表有关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错误..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0.下列实验操作及目的,正确的是A.将葡萄糖异构酶加入到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中,以制备固定化酶B.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用清水反复冲洗,以防止杂菌污染C.向含DNA的2 mol·L-1 NaCl溶液中快速加入蒸馏水,以迅速析出DNAD.将切成小块的猕猴桃经液氮冷冻并研碎,以充分释放核物质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图表示神经细胞膜上Na+、K+的两种运输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方式1为自由扩散B.方式2为主动运输C.方式1是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D.方式2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② ① 分布具有重要意义22.近期某些地区再次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并有患者死亡报道。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表达过程为:RNA —→mRNA —→蛋白质。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基因表达需要宿主细胞提供逆转录酶B .基因也可以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 片段C .过程①②中所需的模板、原料和酶均不相同D .不吃禽肉制品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最佳方法23.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不可能是显性遗传B .Ⅱ5、Ⅱ6再生3个都不患甲病小孩的机率是1/64C .若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1和Ⅱ2再生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8D .若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4和Ⅲ5是纯合子的概率均为1/324.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为保证计数的准确,应该A .取样液之前,轻轻振荡锥形瓶,使酵母菌均匀分布B .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C .先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少量样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D .显微计数前,要静置一段时间,以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25.限制酶Bam H Ⅰ和Bgl Ⅱ是两种常见的工具酶,它们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依次为G ↓GATCC和A ↓GATCT 。
研究中用Bam H Ⅰ切割DNA 获得目的基因,用Bgl Ⅱ切割质粒,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酶切过程中,需控制好酶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B .目的基因经Bam H 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CTAGGC .分别用两种限制酶切割,保证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质粒D .经两种酶处理得到的重组质粒不能再被这两种酶所识别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不良环境能使植物体内酶活力下降,酶活力降低的程度可作为衡量植株耐受性的重要指标。
为探究不同植物叶片对汽车尾气的耐受能力,研究人员将两年生的香樟和杜鹃分别置于密闭气室中,用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16h ,取叶片研磨后获得叶片研磨液。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每组实验测定4次,每次向锥形瓶中加入2mL 叶片研磨液后均测定5min 内的气体收集量,结果如下表(单位:mL )。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用气体产生量衡量酶活力的原因是 ▲ 。
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 ▲ 。
(2)制备香樟和杜鹃的叶片研磨液时,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 。
恒温水浴设定为32℃的原因是▲ 。
(3)每次实验均统计相同时间内气体收集量,目的是▲ 。
每种实验材料均进行4次实验的目的是▲ 。
(4)实验表明,对汽车尾气污染耐受力较强的植物是▲ ,判断的理由是▲ 。
27.(8分)灌浆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分为灌浆前期、中期、后期,约80%的营养物质在灌浆中期运往小麦籽粒积累。
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灌浆期小麦旗叶(植株最上面的一片叶子,对产量起决定作用)光合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 上,其作用是▲ 。
(2)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先用▲ 提取叶绿体色素,再测定色素对▲ 光的吸收量,通过色素对光的吸收量间接计算叶绿素含量。
(3)正常光照条件下,与灌浆中期相比,灌浆后期的净光合速率▲ ,据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4)实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提高小麦产量作用更显著的光照条件是▲ 。
(5)与正常光照相比,遮光处理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下降不明显,但小麦产量却明显下降,其可能原因是▲ 。
28.(8分)一般认为母体的分娩是由机械性扩张、神经及激素等多种因素互相联系、协调而促成的。
图1是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2是哺乳动物分娩过程的部分调节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妊娠最后阶段,胎儿下丘脑中的细胞B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进腺垂体中的细胞C分泌▲ ,该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胎盘,促进胎盘细胞分泌▲ ,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发动分娩。
(2)催产素是由孕妇下丘脑中的细胞A产生,在垂体部位释放的激素。
当胎儿先露部位压迫宫颈之后,宫颈内压力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 (信息分子)传递给下丘脑细胞A的细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