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原理相关案例,国开大纸质作业

学前教育原理相关案例,国开大纸质作业

学前教育原理相关案例,国开大纸质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请将你在查阅文献资料或者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案例,提交上来,我们会根据你提供的案例质量给予1-5分的加分鼓励。

该加分项不完成不扣分,加分项成绩仅计入过程性考核,不计入终结性考试成绩,加分项计入成绩的原则是形成性考核成绩不超过50分。

案例1:两个同样大的孩子在学使用筷子,童童的爸爸、妈妈在吃饭时给童童一双筷子,让他自己尝试如何使用,虽然有时把饭粒撒弄饭桌上,家长还是鼓励童童继续努力。

乐乐的爸爸和妈妈看到他把衣服弄脏了,还把饭菜洒到桌上,非常担心,就手把手的和孩子一起使用筷子。

----思考:童童和乐乐谁会更早的学会使用筷子为什么案例2:中班的李老师在组织幼儿认识在教小朋友认识水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香蕉、苹果、桔子、葡萄、西瓜、樱桃等图片,告诉小朋友它们的名称、味道、产地、形状、特征、用途等,中班B的张教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果园的地里观察水果的生长状况,参观农民伯伯的工作,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西瓜、草莓等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思考:案例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它揭示了教育的什么规律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启示案例3:明明今年5岁了,口头数数总是出错,每次必须借助手指或点数以及其他方式才能完成任务。

这是为什么呢?案例4:小班模仿表演活动1、教师组织小朋友围坐一圈,讲述大森林的故事,引入到动物的动作。

2、“我是老虎,我喜欢奔跑!”做出相应的动作。

3、“我是羚羊,我喜欢跳跃。

”做出相应的动作。

4、“我是老鹰,我喜欢翱翔”做出相应的动作。

5、“我是、、、、,我喜欢、、、、”做出相应的动作。

------思考:以上案例是某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图,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案例5:东东今年6岁了,有一次妈妈发现让他收拾地板上的图片时,东东竟然把图片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装入不同的盒子里面,而且图片分类准确,关于恐龙的放到一块,机器人的放到一块,蜡笔小新的放到一块。

------思考:难道6岁的孩子就具备这种能力了么?案例7:明明的爷爷和奶奶非常疼爱自己他,每天都担心幼儿园的食物营养不够,在明明回家后,把大量的水果、蛋糕、肉类放到他面前,看着明明把一大堆的食物都吃光才开心。

------思考: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在今天社会形势下家长选择幼儿园有了哪些新的要求你认为幼儿园应当怎样作才能适应这种要求案例8:以前的家长经常说:“幼儿园是学知识的地方,宝贝不要跟老师顶嘴。

”“请问,你们幼儿园每天能教孩子多少汉字和英语单词”“宝贝,今天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现在的家长经常说“宝贝,今天你向老师提出几个问题”“乖乖,今天你在幼儿园有什么新发现吗”“乖乖,今天你今天在活动中有什么新发现吗”------思考:从该案例中,以前的家长和现在的家长说的话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些区别反应了家长在育儿方面的观念新旧有何不一样案例9:璐璐的妈妈曾反映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曾经每天带璐璐去学画画,可是后来发现老师总是批评璐璐没有按照老师的例子去画,认为璐璐不听话,画的不像,模仿力差。

后来璐璐妈妈决定放弃这次学画的辅导,认为孩子根本没有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机会,简直是对孩子想象力的抹杀”------思考:该案例中的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有哪些变化对我们幼儿教师有何要求案例10:幼儿,在1分钟内正确记住了17为数字:81726354453627189。

而另外一个小朋友却没记住几个。

-----思考:看上去如此复杂的数字怎么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呢?案例11:(1)起床了,孩子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时乐乐走到我身边,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李老师,我出汗了。

”看到他那紧张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他可能是尿床了,但又不好意思对老师说。

我随他来到床前,看到被子确实湿了好大一片。

我安慰他说:“出汗了没关系,一会儿我帮你把被子晾干了就行了。

你先去拉尿。

”过了一会儿,我悄悄地把他带到无人的消毒室里,帮他换上了干净的裤子,他腼腆地笑着对我说:“谢谢李老师!”----思考:以上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好吗体现了体现了什么教育原则该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案例12:(1)慢半拍的孩子涛涛在我眼里,是个什么都要慢半拍的“低能儿。

”他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有时可以用“太差了”来形容。

经常瞪着大眼睛,呆呆的想事情,我叫他名字三、四次,他都没有反应。

有时小朋友都去洗手了,他还愣在座位上不知在想什么,等小朋友一个一个都洗好了手,他却突然蹦到我面前,高喊:“老师,我还没洗手呢!”我不喜欢涛涛,说实在的他挺烦人的。

然而,有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一天上常识课时,我无意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哈哈镜里的人为什么会变高”这个问题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很大的,班上别的小朋友都只有瞎猜。

不料涛涛却认真的说起来:“老师,镜子不平呀!”我很吃惊,我怀疑他曾经听说过其中的道理,便问:“你怎么知道的”“我是想出来的”佳威回答说。

我望着涛涛的小脸,突然联想起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小时候也是被老师判定的“低能儿”,他上课时精力也不集中,总是没完没了的思考天地的奥妙。

我想,谁能说我们的佳威没在思考天地间的奥秘呢他总是在默想,又能回答出一些较难的问题,这就说明孩子是有潜力的,我以前没有认真去发现和挖掘他的这写潜力,这无疑是个遗憾。

今后我可要好好弥补自己的过失,为孩子们的明天负责。

(2)胆小的孩子班里的妞妞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总是一副听话的乖样子,但是做事却非常认真。

一次,我们讨论“身体里的秘密”的问题,她回家查找资料、寻找答案,还从当医生的爸爸那里找来一幅身体解剖图。

我特意表扬了她,并请她看着图给小朋友讲身体里的秘密。

开始她有点害怕,怯怯地望着我,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终于她红着脸讲了起来。

在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她越讲越好,充满了自信。

--------思考:以上案例中,幼儿个体有何差异教师应当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中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案例13:顽皮的牛牛总是不喜欢洗澡。

一天傍晚,妈妈让牛牛洗澡,用尽了各种办法,哄骗、胁迫都不行。

牛牛看见妈妈要硬给自己洗澡,立刻跑到卧室里不出来。

小姨看见了说“明天我们都要去姥姥家,姥姥最喜欢干净的孩子,你要是不讲卫生,姥姥就不喜欢你了”。

听完小姨的话,牛牛想了想,同意出来洗澡14:胖胖妈望子成龙,听说什么好,就叫4岁的胖胖什么。

结果,儿子在她的逼迫之下,要学钢琴、珠心算、围棋、英语、识字,每天的时间都被各种学习任务安排得满满的,孩子疲于应付。

-----思考:你对这位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案例15一次与某幼儿园教师闲谈时问到,“你们幼儿园的课程是怎样安排的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

幼儿园教师回答说:“我们幼儿园课程所依据的理念是多元智能理论,周一到周五的上午的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我们的课程安排,有时侯下午也会安排一些”。

----思考:从以上幼儿园教师的回答可以看出,她所认为的幼儿园课程是什么呢?对幼儿园课程的正确理解又是怎样。

案例16:活动“认识几何图形”王老师向中班小朋友介绍、认识平面图形的数学活动中,分别解释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和特征,当王老师介绍圆形时,告诉小朋友圆形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差别在于圆形没有角,它是由长长的边绕成的。

------思考:以上活动中王老师这样解释圆形对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解释应注意体现什么原则案例17:设计意图:针对幼儿挑食、偏食、不爱吃疏菜的不良习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幼儿懂得疏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可以增强体质,并让幼儿认识常见的疏菜,养成爱吃各类疏菜的好习惯。

-------思考:以上案例是某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图,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案例18:小班综合活动《动物的脚印》活动过程:1,展开小组讨论,幼儿和老师一起画出动物脚印的形状。

2,展示挂图《动物的脚印》,请小朋友说说挂图上动物的脚印有什么不同,引出故事《人类的脚印》。

3,讲故事《《人类的脚印》。

教师有感情的将故事,启发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

4,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小壁虎的脚印怎样的------小老虎的脚印怎样的------小兔子的脚印怎样的------小鸭子的脚印怎样的------小马的脚印怎样的启发幼儿思考:小鱼有脚印吗小动物的脚印有什么作用呢等等。

思考: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原则的理论,分析以上案例分别体现了哪些原则?例19:奇妙的颜色1、向小朋友展示红黄蓝三原色的颜料和白纸卡2、让小朋友说出除了三原色外还有哪些颜色3、向小朋友做示范,把红色和蓝色混合到一起,出现了紫色。

4、请小朋友猜猜看,红色和黄色混合会有什么颜色出现,蓝色和黄色混合会有什么颜色出现,粉色是如何出现的等,引导幼儿逐步获得关于颜色的认识。

5、引导小朋友制作颜色光谱,和彩虹。

------思考:以上案例是某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图,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例20:某幼儿园2-3岁幼儿阶段目标体系:1、能独立地较平稳地在平地上走。

2、手脚不协调,上体挺直向前跑。

3、手膝着地向前爬,手脚不协调地爬攀登架。

4、随意地玩球。

5、会拿勺子,舀起东西往嘴里送。

6、能单手拿空杯子向前走,双手端起杯子喝。

7、愿意玩大雪花片(大积木),能插(搭)出较简单的物体。

1、认识自己的标记,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理解并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入园、离园时愿意向老师问候、告别)。

3、个别交谈或集体活动中,喜欢听老师谈话。

4、愿意和老师说话,有困难知道要找老师帮忙。

5、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

6、能听懂并执行生活常规方面的指令。

1、能摆脱对家人的依恋,喜欢听老师谈话。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

3、遇到不愉快的或困难的事,知道找老师帮助。

4、喜欢参加各项活动,保持愉快的情绪。

2、学会正确洗手。

3、认识厕所,知道大、小便要入厕。

4、认识自己的被子,愿意上床躺下午睡。

5、愿意在幼儿园吃饭,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或在成人帮助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1、愿意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2、初步学习听铃声做事情,如进出教室、游戏室收放材料,环节转换等。

10月份1、能独立地上体挺直地走,双手在体侧自由摆动。

2、两臂自然摆动,跑动时能基本保持平衡。

3、能双脚不协调地跳。

4、能两步一级地上下楼梯。

5、乐意和同伴一起玩球。

6、能从碗中舀起食物往嘴里送。

7、能双手把茶杯从桌上端起来喝,单手拿空茶杯走。

8、能用较大的纸随意撕。

9、会用细电线穿大木珠。

10、能随意插大雪花片。

1、能较主动地运用简单的礼貌语言(入园、离园时向老师问候、告别)。

2、个别交谈时能注意听老师说话,集体交谈时能安静地听老师说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