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药物检验工

初级药物检验工

初级药物检验工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为( )A、GMPB、GCPC、GLPD、GSPE、SOP2、我国现实行的药品质量标准是()A、《中国药典》B、《局颁标准》C、《企业标准》D、A和B项E、A、B和C项3、企业质量检验的基本步骤是( )A、掌握标准一抽样一检验一判定一处理B、抽样一掌握标准一检验一判定一处理C、检验一抽样一掌握标准一判定一处理D、抽样一判定一掌握标准一检验一处理E、抽样一检验一掌握标准一判定一处理4、检验后的样品,一般成品留样保存期限为( )A、至药品失效期后3年B、至少保存3年C、至药品失效期后1年D、保存期限为3个月E、以上均不对5、当产品已结束检验,对照质量标准,符合规定。

则应置( )颜色标牌A、黄色B、红色C、浅蓝色D、绿色E、深蓝色6、《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测定液体的相对密度时温度应控制在( )A、20.CB、18.CC、22.CD、30.CE、15.C7、熔点是指一种物质照规定方法测定,在熔化时( )A、初熔时的温度B、全熔时的温度C、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D、自初熔至全熔的中间温度E、被测物质晶型转化时的温度8、芳香第一胺类的药物可用下列哪种反应来鉴别( )A、重氮化—偶合反应B、茚三酮反应C、高锰酸钾褪色反应D、丙二酰脲反应E、焰色反应9、鉴别药物的目的是判断药物的( )A、纯度B、真伪C、含量D、效价E、以上均不对10、电位滴定法的滴定终点的确定根据( )A、两极间的电流变化B、指示剂变色C、参比电极电极电位的变化D、指示电极电极电位的变化E、以上均不对11、药物的纯度合格是指( )A、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B、不超过该药物杂质限量的规定C、对病人无害D、符合分析纯的规定E、药物中不存在杂质12、澄清是指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 )A、相当于所用溶剂B、未超过浊度0.5级C、未超过浊度1级D、A或BE、A或C13、氯化物检查时,最适宜的酸度是在50ml溶液中含( )A、10ml稀盐酸B、10ml稀硫酸C、10ml稀硝酸D、10ml稀醋酸E、以上均不对14、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称量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载荷量B、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称量C、吸湿性的药品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称量D、热物品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量E、为称量方便,打开天平的前门15、中国药典(2000版)中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是( )A、炽灼残渣检查B、硫酸盐检查C、氯化物检查D、溶液澄清度检查E、崩解时限检查16、下列称量中哪些不用调零点( )A、空称量瓶的质量B、装有样品的称量瓶的质量C、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一份质量约为ms的样品D、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多份质量约为ms的样品E、C+D17、药典所指的“精密称定”,系指称重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百分之一B、干分之一C、万分之一D、十万分之一E、十分之一18、某药品的细菌总数检查中,当1:10稀释液的细菌菌落数为2760,1:100稀释液的细菌菌落数为295,1:1000稀释液的细菌菌落数为46,则应报告细菌总数为( )A、29000B、46000C、38000D、27000E、3400019、某片剂的霉菌总数检查中,当1:10稀释液的霉菌菌落数为24,1:100稀释液的霉菌苗落数为19,1:1000稀释液的霉菌菌落数为12,则应报告霉菌总数为( )A、240B、1800C、12000D、6900E、100020、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精密量取50ml某溶液时,宜选用( )A、50ml量筒B、50ml移液管C、50ml滴定管D、50ml量瓶E、lml 量筒21、原料药的含量( )A、含量测定以百分数表示B、以标示量百分数表c、以杂质总量表示D、以干重表示E、以理化常数值表示22、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 )A、它是有疗效的物质B、它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C、它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D、它是致癌物质E、可以考核生产工艺中容易引入的杂质23、取葡萄糖0.6g,按中国药典规定检查氯化物,其限量为0.01%,问应取每lml含氯10μg 的标准氯化钠溶液( )毫升?A、lmlB、2mlC、5mlD、6mlE、10ml24、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终点,即得。

每l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T(mg)的C9H8O4。

若样品称样量为ms(mg),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023mol/L)Vml,则含量百分数的计算式为:( )A、(0.1023/0.1)TV×100%B、(0.1/0.1023)TV×100%mS mSC、TV×100%D、20×TV×100%E、(0.1023/0.1)TV×100%mS mS 0.425、按中国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如盐酸及其浓度)正确表示为( )A、盐酸滴定液(0.1028mol几)B、盐酸滴定液0.1028mol/LC、0.1028mol/L盐酸滴定液D、(0.1028mol/L)盐酸滴定液E、以上均不对26、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应为( )A、注射用水B、蒸馏水C、纯化水D、离子交换水E、新煮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27、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是( )A、间氨基酚B、对氨基酚C、水杨酸D、氯化物E、硫酸盐28、纯化水是指( )A、纯净水B、自来水C、蒸馏水D、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E、以上均不对29、杂质的来源主要途径有( )A、生产过程中引入B、药品检验过程中产生C、储存过程中产生D、药物受到污染E、A+C30、三氯化铁鉴别反应是根据什么基团( )A、酚羟基B、羧基C、苯环D、乙酰氧基E、芳伯氨基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5题。

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31—35)A、JpB、BPC、USPD、Ch.P.E、PhInt31、《中国药典》英文简称为( )32、《英国药典》英文简称为( )33、《国际药典》英文简称为( )34、《日本药局方》英文简称为( )35、《美国药典》英文简称为( )(36—40)A、不溶性杂质B、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C、无机杂质D、有色杂质E、氯化物杂质下列杂质检查法可用于检查:36、溶液颜色检查法( )37、溶液澄清度检查法( )38、氯化物检查法( )39、炽灼残渣检查法( )40、干燥失重测定法( )(41—45)A、凡例B、正文C、附录D、一部E、二部41、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在《中国药典))2000版的( )42、试药、试液、滴定液、标准品、对照品等内容在《中国药典))2000版的(43、药品的质量标准在《中国药典))2000版的( )44、中药材、中药成方药的质量标准在《中国药典))2000版的( )45、化学药品和各类制剂的质量标准在《中国药典))2000版的( )(46—50)A、硝酸汞电位滴定法B、两步加碱剩余碱量法C、直接碘量法,D、直接酸碱滴定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46、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采用( )47、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采用( )48、青霉素钠的含量测定采用( )49、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采用( )50、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采用( )(51—55)A、±10%B、101、0%C、0、3D、6E、2051、恒重是指两次称量的毫克数不超过( )52、规定取样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53、崩解时限检查时,一般应采取供试品的片数为( )54、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时,一般应取供试品的片数为( )55、原料药的含量(%)如未规定上限时,均系指不超过( )(56—60)A、滴定度(T)B、浓度因数(F)C、重(装)量差异D、崩解时限E、相对密度56、以称量法测定每片(粒、瓶)的重(装)量与平均重(装)量或标示重(装)量之间的差异程度。

( )57、实际配制浓度与名义浓度的比值。

( )58、在相同的特定条件(如温度、压力)下,某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之比。

( )59、每lm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 )60、固体制剂采用规定的方法,在规定的液体介质中,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部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 )三、C型题(比较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5组。

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61—65)A、鉴别试验B、杂质检查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1、判断药物的真伪可采用( )62、判断药物的纯度可采用( )63、判断药物的疗效可采用( )64、判断药物的优劣可采用( )65、判断药物中有何杂质可采用( )(66—70)A、氧化还原容量法B、中和法C、两者均可用D、两者均不可用66、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67、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法( )68、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69、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70、双氧水的含量测定( )(71—75)A、崩解时限B、重(装)量差异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1、杂质检查( )72、用于片剂( )73、用于注射液( )74、不再检查含量均匀度( )75、用于原料( )(76—80)A、药物中的氯化物检查B、药物中的硫酸盐检查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76、比浊法( )77、比色法( )78、检查时用硝酸银作沉淀剂( )79、检查时用氯化钡作沉淀剂( )80、—检查时用硫氰酸铵作显色剂( )(81-85)A、干燥失重测定法B、炽灼残渣检查法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81、一般杂质检查法( )82、在最后称量时,需恒重( )83、温度控制在700~800'C( )84、适用于注射液( )85、特殊杂质检查法( )(86—90)A、固体原料药B、片剂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86、崩解时限检查( )87、重量差异检查( )88、含量限度以含量的百分比表示( )89、含量限度以标示量的百分比表示( )90、杂质检查( )四、D型题,共10题,每题1分。

说明: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A]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B]涂黑。

全选[A]或全选[B]均不得分。

9l、定量分析就是重量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