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野战军将领的有趣外号
除林彪、邱会作、李作鹏、赖传珠、李天佑、龙书金外,其余选自“红军之鹰”
“红军之鹰”林彪
斯诺1938年在《西行漫记》中命名。
林彪1955年能在十大元帅中名列第三,1966年被毛泽东选定为接班人,是当之无愧的。
林彪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无人可比的战功,从江西苏区、长征、平型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
林彪1959年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树立了雷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四个第一、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人民解放军在林彪领导下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教师爷”邱会作
邱会作在高级干部中最爱动脑筋,又最能团结人。
毛泽东曾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可以当党中央主席。
”1959年邱会作接任总后勤部部长后,各大军区领导一见面不是讽刺就是骂街。
邱会作提出“财务包干”后,大家没有意见了,不再要钱要物。
沈阳军区政委赖传珠说:邱会作是总后勤部部长,而我们是邱会作的后勤部长,被他指挥得团团转。
“李瞎子”李作鹏
因日军施放毒气弹,李作鹏一目失明,长期戴墨镜。
在黄吴李邱四人中,李作鹏打仗勇敢,头脑也清楚。
只可惜他和邱会作地位稍低,如果他和邱会作给林彪出谋划策,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不会讲话。
李作鹏的性格和林彪相似,不爱说话,酷爱读书,深得林彪喜爱。
80年代初李作鹏从十年冤狱中出来,被安排到太原居住。
李作鹏说:我不走,把抄走我的书一本不少地还回来,否则不走!海军答应他前脚走,后脚把抄走的书送去。
李作鹏的书装了六个集装箱,拉到太原。
其中包括有关林彪的照片3000余张,以及林彪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顺便说一句,九一三事件后,李作鹏没有烧掉一张照片,他认为自己没做亏心事。
李作鹏晚年生活拮据,六个大集装箱被改成书架,读书、写回忆录、锻炼身体。
“毛猴子”贺东生
1943年秋,日伪军出动万余人,对滨海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并包围我大山根据地。
为掩护政府机关和群众突围,贺东生将军率6团二连一、二排坚守大山葫芦型高地,以81人御数百名日伪军,浴血奋战一日,敌未进咫尺。
次日上午,几个排均分散突围出来,惟独不见将军。
其时大山四周日本“太阳旗”满山遍野,当地老百姓皆传说将军已阵亡,并摆灵堂祭之。
晚,将军竟与一警卫员押一日军俘虏回,故人称其为“打不死的毛猴子”。
“江黑子”江燮元
将军形象:鼻大如蒜,嘴阔如蛙,目光炯炯,眉宇凛凛。
双颊有疤痕如花生,为一弹所洞穿。
脸奇黑,如墨,如炭,如铁,人称‘江黑子’。
何时得此绰号不可考。
“梁大牙”梁兴初
梁兴初门牙外突,在1931年12月红军反“第一次围剿”时,他拿大刀冲锋呲牙咧嘴捉了张辉瓒,从这时起,梁兴初又有了个“梁大牙”的绰号。
“酒窝将军”万毅
1940年任国军111师333旅代旅长时期,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子弹从万毅的腮部一侧打进,从另一腮部打出,牙床被打得粉碎,7颗半牙被打掉。
当时援华的奥地利医生罗生特为他做了手术。
他幽默地对万毅说,伤势不要紧,今后你会变得更加漂亮,因为你多了俩酒窝。
从此,万毅便有了一个文雅的绰号“酒窝将军”。
“雷公爷”刘亚楼
将军潇洒英俊,性烈如火,人称“雷公爷”。
估计此绰号在1947年获得。
“旋风司令”韩先楚
1947年奔袭威远堡后,廖耀湘称四野三纵为“旋风部队”,其司令员韩先楚由此得绰号“旋风司令”。
“吴瘸子”吴瑞林
1940年5月,吴瑞林率部参加了三战杨家横“反扫荡”战斗,在第三次战斗中,吴瑞林重伤致残,一条腿只能蹒跚跛行。
此后,历次战斗,日伪军均没有吴瑞林讨到便宜,又敬又恨地称他为“吴瘸子”,后来,自己人也跟着叫开了。
“洪大麻子”洪学智
将军脸上有麻子,谁第一个叫的,不可考。
类似的还有“高麻子”高岗、“陈麻子”陈再道。
“吴胖子”吴法宪
该绰号是在抗战时期,由新四军3师参谋长洪学智所命名。
估计是在你叫我“麻子”,我称你为“胖子”的礼尚往来中所得。
“洋司令”刘震
我军到达东北后,最先驻守的第一个大城市是哈尔滨。
刚刚30岁的刘将军也“神气”起来了,戴手表,穿西装,住在大洋楼里,甚至还学着外国人的样子吃起了西餐。
将军打仗上前线个
把月后一回哈尔滨开会,只要有空,就西装革履,跳舞、打猎、照相样样都来,赢得“洋司令”的绰号。
刘震将军的另一绰号叫“歪嘴子”。
1935年红军在陕南一个叫九间房的地方伏击敌军。
在战斗中,1营营政委刘震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结果一敌军官见一猛将冲上来,立即拨枪,刘震没来得及躲避,右颏被敌击伤,好在是手枪不如步枪的子弹穿透力强,结果子弹被几个牙齿抵挡,只给他留了一个永久的伤痕,落下了一个“歪嘴子”,说话时嘴巴一歪一歪的。
刘震平时性情开朗,活泼乐观,说话也很风趣,结果,1营上下见着他,就喊“歪嘴子政委!”而1营营长韩先楚则直呼刘震为“歪嘴子”。
“铁脚师长”温玉成
1945年11月,温玉成率部赶到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的战斗序列。
很快,温玉成把一个架子团发展成3个团5200多人,编成独立2师并担任师长。
温玉成小时放牛、打柴,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经过战争和长征,更练得健步如飞。
快速行军,穷追猛打,也就成了独立2师的作战特色,温玉成则被誉为“铁脚师长”。
“黄猛子”黄荣海
在红一军团时期,一次派送战俘的任务中,身材高大的战俘逃跑,黄荣海与其拼死搏斗后将其打死,由于搬不动战俘高大的
身体,于是把其头颅砍下来带回去交任务,因此被罗瑞卿称为“黄猛子”。
1945年11月23日清晨,林彪从山海关西门进城,团长黄荣海、政治处主任贺靖前去迎接。
林彪一见到黄十分高兴,露出难有的笑容说“黄猛子!他记的抗战初期黄荣海任115师警卫连政治指导员。
“报告首长,我现在是冀鲁边区第16团团长。
”林彪故作吃惊地说:“啊!黄猛子当团长啦?!”
“赖胖子”赖传珠
确实比较胖。
经常向林彪汇报工作,深得林彪赏识。
评军衔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负责评定军衔,他给自己定中将,但最后还是给他评定了上将。
1965年逝世。
“黄瞎子”黄克诚
“黄瞎子”——他的眼睛高度近视,没了眼镜眼前便模糊一片。
战时夜行军,前面的人喊:“有坑,跳!”他就跟着蹦。
有一次,前面的小鬼捣蛋,没有坑也跳,他在后面也跟着一蹦一跳,逗得人们捧腹。
还有一次,他看到前面有个影子,以为是司令部的某参谋,就拍着那人说:“小伙子,好好走!”人们哈哈大笑,原来是一匹白马的屁股……
“铁屁股”陈伯钧
长征中,五军团功勋卓着,圆满完成了总部交给的任务,堪称“红军铁流后卫”,陈伯钧亦在红军将领中赢得“铁屁股”之美誉。
“小山羊”江拥辉
江拥辉,1917年出生,瑞金市人。
江拥辉小时候,聪慧英俊,热心助人,时常帮助村里人插秧耘禾,被村里人亲昵地称为“小山羊”。
11岁时,他担任了叶坪乡儿童团团长,并用毛笔工整地写下了“跟共产党走,至死不变心”的铮铮誓言。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他在革命队伍的战斗生涯,在血与火的战斗岁月中,逐步成长为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
“斋公”詹才芳
这个绰号很简单:他习惯吃素,不沾荤腥,这不是有什么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就不能加入TG),只是一种生活习惯。
将军常曰:“粗茶淡饭,百事可做;清心素食,万物不移。
”
“小老虎连长”李天佑
李天佑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是林彪爱将,平型关战斗中担任686团团长,以后在东北野战军出任第一纵队司令员。
辽沈战役中,塔山是解放锦州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塔山的胜利,
就没有锦州的胜利。
林彪把一纵队放在塔山后面当预备队,可见对李天佑信任之深。
“短臂将军”龙书金
龙书金,红一军团、115师出身,东北野战军第17师师长,战四平、打锦州、攻天津。
他率领的17师被誉为“攻坚老虎”,在东北局召开的师以上干部会上他介绍了指挥第17师打攻坚战的经验,即“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使用小包炸药打巷战,一个营打一条街等战术,为丰富人民军队的战术理论作出了贡献。
解放海南岛时,他担任43军副军长,指挥128师和两个加强团,创造“木船打军舰”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登上海南岛的军级指挥员。
“批林整风”受到牵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龙书金向总书记胡耀邦上书,曰“鸡有鸡窝,狗有狗窝,我革命几十年,至今没有窝。
”胡耀邦阅后嘱余秋里立即解决。
龙书金晚年在广州休息。
1983年离休,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2003年4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