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梅毒实验室诊断与报告PPT课件
梅毒实验室诊断与报告PPT课件
(TPPA等)阳性 + --抗原检测:如果查见
TP就可确诊
-
11
二期梅毒病例的诊断标准
+ 疑似病例
+ --非婚性行为史、性伴 梅毒史
+ --临床表现:二期梅毒 疹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体 检测(TPPA等)
+ 确诊病例
+ --非婚性行为史、性伴 梅毒史
+ 未知感染时间的隐性梅毒临床上应作为晚 期隐性梅毒。
-
15
胎传梅毒病例的诊断
+ 疑似病例
+ --母亲梅毒史 + --经胎盘传播 + --临床表现:有或无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的4倍
+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体 检测(TPPA等)
+ 确诊病例
+ --母亲梅毒史 + --经胎盘传播 + --临床表现:有或无
+ --入住院、术前、孕产妇、健康体检、外展服务、 哨点监测、血站献血员、检疫等的梅毒血清筛查阳性 者,不立即报告,须转诊或会诊,在明确诊断后确定 是否报告
-
5
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
6
2007年: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文件
-
7
梅毒应分期分类记录与报告
+ 纸质的门诊日志与病历记录 + 电子的门诊日志与病历记录 + 分期分类
梅毒实验室诊断与报告
-
1
性病病例报告的核心要素
+ 报告病种与病例定义(诊断标准) + 报告卡 + 报告程序与工作流程
-
2
性病病例报告标准
+ 报病标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2条:
1. 符合国家诊断标准 2. 首次诊断:即第一次诊断。本次发病或检
出前,从未被诊断过,从未报告过。包括 2种情况: + --新发病病例 + --新发现病例:以前没有发现过 + --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既往梅毒检测、诊 断与治疗史获得该信息。
+ 婴儿来源于母亲的抗体,一般在3个月RPR滴度 开始下降,6个月成为阴性。如果6个月后仍然 阳性,应进一步检查
+ 如果出生后18个月,TPPA检测为阳性,可诊断 为胎传梅毒
-
17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 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
+ 胎儿在宫内感染梅毒螺旋体抗体后,在胚胎晚期 (6-9个月)能合成IgM抗体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隐性梅毒 ✓胎传梅毒
-
8
梅毒分期分类的确定要求
+ 成年人梅毒分期分类:应根据患者就诊时 的临床表现(现时的表现)来确定分期分 类:一期、二期、三期、隐性,血清试验 结果是对诊断起支持作用
+ 梅毒分期分类确定的时间要求:以就诊时 体检时间为准,不以过去病史、治疗和随 访时间为准
+ --无症状、无体征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 --特异性抗体检测
(TPPA等)阳性
-
14
隐性梅毒的诊断
+ 判断隐性梅毒患者的感染时间较困难,若 患者在过去2年中符合下列任一条,可确定 为早期隐性梅毒:
– 血清转化证明 – 近期出现过一期或二期梅毒的典型症状 – 性伴确诊为一期、二期或早期隐性梅毒 – 过去2年中有暴露史
-
13
隐性梅毒病例的诊断标准
+ 疑似病例
+ --非婚性行为史、性伴 梅毒史
+ --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 疗史
+ --无症状、无体征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体
检测(TPPA等)
+ 确诊病例
+ --非婚性行为史、性伴 梅毒史
+ --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 疗史
+ --临床表现:二期梅毒 疹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 --特异性抗体检测 (TPPA等)阳性
+ --抗原检测:如果查见 TP就可确诊
-
12
三期梅毒病例的诊断标准
+ 疑似病例
+ --非婚性行为史、性伴 梅毒史
+ --病期2年以上 + --临床表现:结节性梅
毒疹、树胶肿,骨骼与内 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
-
3
报告标准的解释
+ 病例报告标准 ≠ 诊断标准 + 实行首次诊断医生报告负责制 + 首诊负责≠首次接诊负责
-
4
性病病例报告标准
+ 排除标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不报告
+ --不符合诊断标准 + --诊断未得到明确 + --在本次发病或病程内,已诊断过,已报告过 + --已治愈的病例 + --复发、复诊、转诊、跨度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的4倍
+ --特异性抗体检测 (TPPA等)阳性
+ --抗原检测:如果查见 TP就可确诊
-
16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 怀疑感染梅毒的新生儿或婴儿应在出生时、生 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做梅毒血清学 检查
+ 检查RPR滴度很重要,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最 好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新生儿或婴儿 的滴度高于母亲提示有胎传梅毒;滴度等于或 高于母亲的4倍可诊断为胎传梅毒
-
10
一期梅毒病例的诊断标准
+ 疑似病例
+ --非婚性行为史、性伴 梅毒史
+ --临床表现:硬下疳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体
检测(TPPA等)
+ 确诊病例
+ --非婚性行为史、性伴 梅毒史
+ --临床表现:硬下疳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 --特异性抗体检测
+ 不能以病程长短来分为一期、二期、三期、 隐性
-
9
梅毒病例诊断分类(分级)
+ 梅毒病例诊断分类 + --疑似病例 + --实验室确诊病例 + 疑似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均应报告 + 疑似病例尽可能随访而进一步确诊,这时应做
订正诊断 + 对于不能随访到的疑似病例,无法进一步确诊,
也不应删除,应保留在网络上
+ 新生儿或婴儿检出19S- IgM抗体是诊断先天梅毒 证据
+ 新生儿自身的IgG抗体,在出生后第3个月开始形 成
+ 出生时梅毒血清检测阴性时不能排除为胎传梅毒, 因有窗口期。如果怀疑婴儿感染梅毒,在出生后3 个月应重复做梅毒血清检测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体 检测(TPPA等)
+ 确诊病例
+ --非婚性行为史、性伴 梅毒史
+ --病期2年以上 + --临床表现:结节性梅
毒疹、树胶肿,骨骼与内 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
+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性
+ --特异性抗体检测 (TPPA等)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