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代号网络图基本知识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基本知识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编制复杂系统和工程研制计划的有效方法,我国自6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这种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推广和发展。

建设部1998年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第10项“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中就提出了企业应积极推广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系统,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解决问题的先行工作是编制一个正确反映该系统各工作间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
网络图是一种以网状图形表示计划或工程开展顺序的工作流程图,通常有双代号和单代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双代号网络图应用较为广泛。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一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以工作两端节点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工作、节点、线路是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
网络图是一种以网状图形表示计划或工程开展顺序的工作流程图,通常有双代号和单代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双代号网络图应用较为广泛。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一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以工作两端节点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工作、节点、线路是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节点和线路是其基本组成部分。

是以箭线表示工作
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与结束及工作间的连接点
工作两端节点的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
一、工作
1、定义:是指把计划任务按实际需要的粗细程度划分而成子项目,是一项要消耗一定时间,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要消耗人力、材料等的活动,是网络计划构成的最基本单元。

(也可称活动、工序或过程)
由于所在各自工程计划的规模不同,网络计划的作用不同,工作划分的粗细不同,大小范围也不同。

如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而言,一项工作可以表示一幢建筑物或构筑物所形成的单位工程。

一个单位工程,既可划分成若干分部工程,也可划分成基本工作,如预制砼构件由支模板、绑钢筋、浇砼等工作组成。

2、工作的分类(三种)
第一种:实工作:指既需占用时间,又需要消耗资源的大多数工作,如支模板、浇砼、墙面抹灰等。

第二种:技术间歇时间:这类工作仅占用时间,一般不耗费资源,如抹灰后需干燥一段时间,砼养护时间。

第三种:虚工作:指在网络图中既不占用时间,又不耗费资源的人为的虚拟的工作。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有一种不可被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准确地表示相邻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网络图中,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完成。

工作名称标注在箭线上方
从事该项的持续时间标注于箭线下方
如箭线以垂直线的形式出现:
工作名称通常标注于箭线左方
其持续时间则填写于箭线的右方
箭线的箭头和箭尾分别填上圆圈,在圆圈内填入符全规定的数字编号,箭头和箭尾的两端圆圈内编号即可代表这项工作。

二、节点
1、定义:节点一般是用圆圈表示箭线之间的分离与交汇的连接点,是网络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2、作用:节点表示工作的结束和工作开始的瞬间,具有承上启下的街接作用,它不占用时间,也不耗费资源
3、对于一项工作而言,箭尾节点称为开始节点,箭头节点称为结束节点。

4、节点分类:
起点节点
中间节点
终点节点
(一)起点节点
是网络图中的第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始,特点如下:
(1)、在网络图诸节点中的编号最小的节点
(2)、无内向箭线(箭头指向该节点的箭线称为内向箭线或指向箭线)
(3)、无任何紧前工作和先行工作,在一个网络中,只应有一个起点,如一个网络图中,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无内向箭线的节点是错误的。

(二)终点节点
是网络图中最后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成,其特点如下:
(1)、无外向箭线(即箭尾自此节点发出的箭线称为外向箭线或发出箭线)
(2)、终点节点后无紧后工作和后续工作,而且其编号在整个网络图中为最大编号。

(三)中间节点
是指在一个网络图中除了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以外的其余节点,其特点如下:
(1)、节点编号小于终点节点而大于起点节点。

(2)、每个中间节点既有内向箭线又有外向箭线,既有紧前工作和先行工作,又有紧后工和后继工作。

(3)、该种节点既表示某项工作开始的瞬间,又表示该项工作的各紧前工作结束的瞬间。

5、节点编号
在网络图中每个节点均有独自的编号,编号以阿拉伯数字编排,从起点节点开始向终点节点从小到大集资编排。

编号的两种方法:
(1)根据节点编号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沿水平方向编号和沿垂直方向编号两种方式,见图3-5(P72)
(2)根据编号的数字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编号法和辈宫续编号法。

注意:对于同一个网络图而言,不能有重复编号,对于每根箭线而言,其箭头编号一定要大于箭尾编号,每个节点均有独自的编号。

三、线路
1、定义:网络图中的线路指的是在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沿箭线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和节点而达到终点节点的通路。

一个完整的网络图就是若干条线路组合而成,每一条线路上各项工作都有为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持续时间,而每条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也就是完成该条线路的计划工期。

2、关键线路:是诸多线路,自始至终由关键工作组成,位于其上的各工作总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关键线路在网络图上宜用粗箭线,双箭线或彩色线较鲜明地标注,使其一目了然。

3、次关键线路:总的持续时间短于关键线路却长于其他诸线路的线路称为次关键线路。

4、非关键线路:其余的线路均为非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在一个网络图上可能同时存在若干条,但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不管有几条,其持续时间一定相同,当然关键线路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关键线路和非关键线路可以发生转化,由于技术上或组织上的原因,关键线路上各工作的总的持续时间可能提前,或者次关键线路,乃至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可能出现较大的推迟,这就可能使关键线路产生变化,原来的关键线路变成非关键线路,原来的非关键线路则变成关键线路。

第一条:1—2—3—7—9—10 持续时间为10d;
’第二条:1—2—3—5—6—7—9—10 持续时间为11d;
第三条:1—2—3—5—6—8—9—10 持续时间为10d;
第四条:1—2—4—5—6—7—9—10 持续时间为10d;
第五条:1—2—4—5—6—8—9—10 持续时间为9d;
第六条:1—2—4—8—10 持续时间为7d。

其中第二条的持续时间最长,为11d,可作为该工程的计划工期,该路线上的工作拖延或提前,整个工程的完成时间将发生变化,故称为“关键线路”,其余为非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的性质:
1)一个网络图有一条或几条关键线路,它们的持续时间相等;
2)关键线路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化;
3)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非关键线路上也可能有关键工作,但至少有一项是非关键工作;
4)非关键工作有富裕时间—时差,可利用时差对计划间歇调整或优化。

四、其他基本术语
1、紧前工作:紧排在某工作之前的工作叫做该工作的紧前工作。

2、紧后工作:紧排在某工作之后的工作叫做该工作的紧后工作。

3、先行工作:自起点节点开始至某工作之前的同一条线路上的所有工作叫做该工作的先行工作。

4、后继工作:自某工作之后至终点节点在同一条线路上的所有工作叫做该工作的后
二、网络图的绘制
1.正确表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各工作在工艺上的先后顺序及施工组织圆圈的各工作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下表中为常见的逻辑关系及表示方法
1.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
(1)不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箭杆从同一节点出发且同时指向同一节点。

表达工作间平行关系时,要引入虚工作。

(1) 一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原始节点或一个结束节点。

如图12—6、12—7、12—8。

(2) 在网络图中不得存在闭合回路。

如图12—9。

(3) 同一项工作在一个网络图中不能重复表达。

如图12—10、12—11。

(4) 表达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时不允许从箭杆中间引出另一条箭杆,如图12—12。

(5) 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双向箭杆和无箭头箭杆。

如图12—1。

(6) 网络图的编号应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保证箭尾编号小于箭头编号,编号也可不连续,以便以后修改补充。

(8)当网络图的某节点有多条引出箭杆或有多条箭杆同时指向某节点时,可采用母线法绘制。

如图12—15。

(9)绘制网络图时,应避免箭杆交叉。

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断线法。

(10)平行搭接的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分段表示。

如钢筋加工与钢筋绑扎分
三段施工,可画成:
也可画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