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网络维护与安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网络维护与安全

目前计算机中常用的是UPS电源。UPS是指不间断电源 系统,当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意外停电等情况时, UPS能够提供正常的电源,以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数据 的安全。另外,UPS还可以调节异常的电压,过滤电源中的 杂波,以抵抗较强的电压等。
9.1.2 软件维护
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部分除了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 外,还应包括各种前,能够提供“域名 解析”的13台多级服务器均位于美国、欧洲和日本。我国没有设立根域 名服务器,因此在互联网疆土中只有租用使用权,没有最终管理权。此 次事件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软肋,也启发我们,当面 临外部攻击事件,亟需全行业联手打破安全孤岛。
建设一个新的网络并不困难,重要的是怎样保 障网络少出故障、正常运行。减少网络故障的关 键在于对网络的保养,即网络维护。网络维护的 内容主要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两个方面。
9.1.1 硬件设备维护
硬件设备是一台计算机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只要操作 得当,一般硬件不会出现太大的故障,但是,一旦发生故 障,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维护硬件的正常运 行是网络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第9章网络维护与安全
学习目标:
1. 网络维护 2. 网络安全概述 3. 病毒防范方法 4. 常用杀毒软件 5. 防止黑客入侵 6. 防火墙应用 7. 常用防火墙
学习情境引入:
2014年1月21日下午,全国多地出现网站无法打开的现象,经多方证实此 次事件系全国所有通用顶级域的根服务器出现异常,也就是DNS故障导致 的大面积“断网”。一场突如其来的全国网络大瘫痪,不仅让DNS这个专 业术语瞬间爆红,也让一则消息在微博、朋友圈中不胫而走真正的微博,你访问的网银、支付宝都可能已经被盗走!”
1.实行最小授权 2.全面防御 3.设立阻塞点 4.避免最薄弱连接 5.安全失效保护
9.3 网络病毒防护
由于网络媒体的便利特性,计算机病毒也更加 泛滥,传播速度非常之快。恶性计算机病毒可以 在瞬间损坏文件系统,使系统陷入瘫痪,从而导 致用户丢失大量数据,因此其是计算机安全的一 大毒瘤,令许多计算机用户谈毒色变。对企业网 络而言,计算机病毒更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 失。其实,只要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原理、 传播途径及发作症状,并加强防护,即可在最大 程度上远离病毒的侵扰。
9.2.1 网络安全概念与内容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为:确保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网 络信息的完整性。美国的计算机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安全 框架,以解释网络中的各种安全问题:
1.保密性:指信息应具有保密性,应确保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 实体或过程,并被其利用。
2.完整性: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应确保不被修改、损坏和 丢失。
9.3.2 常见病毒介绍
1.宏病毒 宏病毒是一种寄存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 一旦打开这样的文档,其中的宏就会被执行,宏病毒就会 被激活,转移到计算机上,并驻留在Normal模板上。从此 以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感染”上这种宏病毒,而 且如果其他用户打开了感染病毒的文档,宏病毒又会转移 到他的计算机上。宏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病毒,它只 感染具有宏功能的应用程序生成的文档。宏是实现指定功 能的代码段,可自动批量处理一些指定任务。一些别有用 心的人通过编写具有破坏功能的宏,即宏病毒来破坏文档, 使用户遭受损失。宏病毒主要破坏具有宏功能的应用程序 生成的文件,如Word的.doc和.docx、Excel的.xls和.xlsx、 Access的.mdb和.accdb文档等。
9.3.3 日常防病毒措施
6.如果主板上有控制BIOS写入的开关,一定要将其设为 disabled状态,事先要准备好BIOS升级程序。若有条件,也 可以买一块BIOS芯片,写入BIOS程序后作为备用。 7.从Internet下载软件时,要从正规的并有名气的下载站点 下载,下载后及时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毒。 8.安装杀毒软件时,开启实时监控功能,随时监控病毒的入 侵。 9.随时关注计算机报刊或其他媒体发布的新病毒信息及其防 治方法。 10.如果要打开的文件中含有宏,在无法确定来源可靠的情 况下,不要轻易打开该文件。可以用最新杀毒软件进行检 查,确认无毒后再打开。此外,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宏安全 级别或者运行宏病毒自动提示来防范宏病毒。
9.1.1 硬件设备维护
3.电源 电源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有人将其比做计算 机的心脏,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如果发生断电的情况, 由于计算机不能正常退出操作系统而安全关机,因此很可 能导致系统瘫痪,或者由于高速旋转的硬盘因突然失去动 力而导致盘片的损伤,从而在硬盘上造成坏道或报废。
为了保证电压的稳定性和电流的连续性,一般使用稳压 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等设备。
DNS相当于互联网上的导航仪,负责把用户访问的网址指向该网站的IP。 一旦DNS被黑客劫持,对于广大网民来说这意味着遭遇盗号、窃取网银等 巨大风险。据环球时报报道,记者通过查询IP地址65.49.2.178的信息, 发现该IP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卡里镇DynamicInternetTechnology公 司,大量中国知名IT公司的域名被解析到该地址。据360安全卫士官方微 博透露,中国国内三分之二域名服务器处于瘫痪状态,故障波及旅游、 航空、电商、IT服务、社区等众多网站,网站报错均为“无法与服务器 建立连接”。
9.1.1 硬件设备维护
1.环境 由于计算机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产品,因此它对周 围的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如需要防尘、防潮、防水等,并 且要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灰尘的积累是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转的因素之一。计算机 硬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如果空气中存 在有过量的灰尘,机器内部就会因静电作用而吸附这些灰 尘,当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机器的运行,所 以要定期打开机箱清理内部。 如果有条件的话,机房中最好有空调,并在室内维持恒 定的温度,最佳温度在15°C~25°之间。而且还要控制室内的 湿度,这样才有利于维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 寿命。
3.可用性:指网络中主机存放的静态信息应具有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即用户可以在需要时存取所需的信息。
4.实用性:指应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如信息加密的密钥不可丢失或 泄密,否则就失去了其实用性。
5.真实性:指应保证信息的可信程度,即信息应具有完整、准确、 在传递和存储的过程中不被篡改以及对信息内容具有控制权等特性。
《环球时报》评论认为,虽然中国已经有了华为、中兴这样的一流电信 设备供应商,但还缺少像俄罗斯卡巴斯基那样强大的国际网络安全公司。 我们的技术能力远未连成片,华为、中兴等还像是孤岛。中国必须加快 互联网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只有在技术领域走到最前列,中国才能 根本改变网络安全的形势。
9.1 网络维护
9.1.1 硬件设备维护
2.放置方式和位置 在组建局域网时,一定要规划好各计算机的布局,在做 到整齐有序的同时,应将主机放置到用户的脚或膝盖不易 碰到的地方。 在计算机运行时,主机内的硬盘处于高速转动状态,一 旦硬盘遇到强烈的震动,就可能导致硬盘的磁头和数据区 的相撞,从而使盘片数据区损坏或格式化盘,严重时会丢 失硬盘中的所有文件信息。因此在机器运行过程中或关机 主轴电机尚未停机时,不要移动主机箱;在平时的维护中, 对各硬件设备也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震动。
下面是在软件维护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加装硬盘保护卡 2.由系统添加硬件驱动程序 3.不要使用过多的通讯协议 4.合理应用组策略 5.使用合适的系统优化或网络管理软件
9.2 网络维护
信息安全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自从有了计算机网络之后,人们获取资源和共享 信息的方式更加简单和方便。但是,信息安全问 题却日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来自网络的各种攻 击可能随时会侵害用户的计算机,或者盗取用户 计算机中的机密信息。网络犯罪的数量与日俱增, 使许多企业和个人受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人们日益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各国纷 纷制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规定,我 国也颁布了《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管理办 法》,用于制止网络犯罪及阻止任何侵犯网络安 全的行为发生,以使网络正常而有序地工作。
6.占用性:指应确保用于存储信息的主机、磁盘和信息载体等不被 盗用,并具有对该信息的占有权。
9.2.2 网络安全措施
网络安全措施是指对安全使用网络资源的具体要求,以 及保证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 安全,除了要从安全立法和行政管理两个方面来加强规范 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外,还要加强技术措施。网络安全措 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
9.3.1 计算机病毒基本概念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 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 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通常将自 身具有的破坏性的代码复制到其他有用代码上,以计算机 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进行传播。它驻留在内存中, 然后寻找并感染要攻击的对象。
9.3.3 日常防病毒措施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需要用户 加强日常防范措施。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主要有: 1.不要使用来历不明的U盘或光盘,以免被其中的病毒感染。 如果必须使用,首先用杀毒软件检查确认其无毒。 2.养成备份重要文件的习惯,万一感染病毒,可以用备份恢 复文件数据。 3.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甚至不要将指针指向这些邮件, 以防止邮件带有病毒而感染计算机。 4.使用杀毒软件定时查杀病毒,并经常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 特征文件,以查实新出现的病毒。 5.了解和掌握特定计算机病毒的发作时间或发作条件,并事 先采取措施。
9.3.2 常见病毒介绍
2.蠕虫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是利用网络进行 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网络和电子邮件。最初的蠕虫病 毒定义是因为在DOS环境下,病毒发作时会在屏幕上出现一 条类似虫子的东西,胡乱吞吃屏幕上的字母并将其改形。 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传播自 身功能的拷贝或自身(蠕虫病毒)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 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