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社会教育
3父系氏族时期的教育
教育主要内容: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内 容;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军事体育内容。 青年礼:是一种检验和考察青少年学习成 长情况的仪式。通常把检查和考察的全过 程的称为青年礼。主要考察青少年在军事、 体育、生活、劳动、道德等方面学到的本 领。
小结: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
(一)接受社会常识方面的训练 (二)学习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技能 (三)原始宗教文化的教育 (四)接受军事的训练
人类演进示意图
1前氏族时期的教育
时间:从有人类——一万五千年前,原始 公社结束,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教育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 教育内容:老年人或成人把制造和使用工 具的方法技能,劳动经验与知识传授给年青 一代;传递群体生活习惯、行为准则等社会 经验。 特点:儿童在劳动中接受教育。
专题一 原始社会的教育 专题二 学校的产生 专题三 文明古国的教育
专题一 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二、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学说 2生物起源学说 3心理起源学说 4劳动起源学说 5交往起源学说
1神话起源学说
这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 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 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
男女分别教育 “大家庭”参与教育
大家庭
青年之家
军事民主制时期 氏族部落组织教育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成年礼? 2、军事民主制? 二、问答题 1、教育起源有哪些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 为什么? 2、原始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原始的箭簇
4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教育
什么是军事民主制?由于部落间战争不断,出现 了负责部落军事生活的军事首领。这样军事首领与 酋长、议事会、人民大人共同组成的民主制度称为 军事民主制度。后来,出现了僧职人员。这些特权 人物逐步成为不劳而活的人。军事民主制标志着父 系氏族的瓦解。私有制和奴隶制正在形成。 教育内容:军事教育成了重要的教育内容;出现 了阶级教育的萌芽;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 分离;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脱离。教育开始成了少 数人的特权。
原始短剑
5 原始社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是游戏、模仿和由做中学。 (2)是解说、训诲和启发诱导。 (3)是奖励、帮助和鼓舞引导。
(1)游戏、模仿和由做中学
由于儿童在童年期缺乏参加实际生活的能力,所 以他们的学习一开始则是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行 为。以生产劳动为例,非洲儿童以模仿成人设陷 阱猎兽为游戏;美洲爱斯基摩儿童以仿照母亲为 玩具娃娃作衣服为游戏;亚里逊河谷的儿童以仿 制陶器为游戏;维达的儿童以爬登山岭模仿采蜜 为游戏。这些游戏就给儿童掌握实际劳动的能力 提供了机会,等到适当年龄,他们要到现场由观 察而逐步成为合乎规格的劳动者。至于社会生活、 宗教生活和军事生活的学习,也莫不如此。
第一章 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学习目标: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时期是国 外教育发展的萌芽时期。学习本章应主要 了解国外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教育的发 展及其特征;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条件; 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教育实践及其意义。 重要掌握远古及东方明古国 教育的发展特点和国外教育 发展的价值。
第一章 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原始人打造石器
5交往起源学说
代表人物:叶澜 主要观点:教育的形态起源于人与人之 间的交往:交往总是由双方组成,交往总包 含着内容,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媒体。交往 蕴含着产生教育的要素。教育是人类交往的 一种特殊形式,交往与教育之间是一般与特 殊的关系。
二、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3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出 现了人类,就开始有了原始的教 育现象。 1前氏族时期的教育 2母系氏族时期的教育 3父系氏族时期的教育 4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教育 5原始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生物起源学说
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勒图尔诺、英国 的教育学家沛西· 能。 主要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 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 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 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 是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 动力。
3心理起源学说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 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2母系氏族时期的教育
时间:一万五千年前——五、六千年前, 属于氏族公社时期。氏族公社前期是母系氏 族时期。 什么是母系氏族?在原始社会,男女是群 婚的,在群婚的情况下,人们只知道其母不 知其父,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 什么是氏族公社?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 固定的群体。相互有姻亲关系的氏族组在部 落。
原始先民教儿童劳动
(2)解说、训诲和启发诱导
长辈的解说,训诲和启发诱导,同样是原始社会中 重要的教育方法。这在社会道德的培养方面最为显 著。以美洲的印第安人为例,他们每当天寒的季节, 各家老少都围炉向火,由父辈或祖辈讲述氏族传统 和历史故事,有时一项故事连续讲述达数夜之久, 他们讲得十分有趣,以致使得儿童目瞪口呆而全神 贯注。这样,家庭就犹如是历史和社会的教学场所 了。另外,印第安人在处理其部落重大事务和与其 他部落有关的事务时,每每由群众以辩论方式取得 决议,其辩论之优美合度,常使参观的人种学者深 为赞赏。儿童到一定年龄即由长辈领到会场,倾听 议论和辩难,既能获得有关部落的知识,又能促进 思维判断能力的发展。类似这种利用讲述故事和参 观会议来诱导青年成为部落的忠实成员,是人种研 究者在原始性民族中普遍发现的事实。
母系氏族时 期
父系氏族时 期
磨制石器的出现
弓箭的发明 和使用
血族群婚与族 外群婚
族外对偶婚
青铜器的出现制作 制作陶器与 农牧业分工
军事民主制 时期
铁器的出现
铁犁牛耕
一夫一妻制与 家庭
原始社会教育形式与机构表
时期
前氏族时期
教育形式
老人教育儿童
教育机构
“痒”的雏 型 男子之家
母系氏族时期 父系氏族时期
孟禄
4劳动起源学说
代表人物:前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 教育学家 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恩格斯《劳动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 中所产生的需要;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 会活动;教育从产生之是起其职能就是传递 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 阶级女担负畜牧业和种植业,这是家庭主要 经济来源。这是决定母权制的重要条件之 一。 教育活动:按男女劳动分工,分别在劳动 中接受教育,并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受 宗教教育 儿童属于整个氏,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当时 条件下的教育
3父系氏族时期的教育
是氏族公社时期的第二个阶段。对偶婚开 始代替群婚,并逐步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什么是父系氏族?由几个家长制的大家族 组成一个父系氏族。世系按父系计算,财 产按父系继承。 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分工:畜牧业与 农业的分工。主要劳动由男子当任,妇女 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原始社会教育具有下列一些特征: 1原始性:教育内容方法等是原始的。 2同一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 教育还没有从劳动生产中分离出来。 3平等性:没有阶级,每个人都能接受 同等的教育。
原始社会状况表
时期 前氏族时期 生产力发展状态 打制石器的出现 主要发明 火的发明和 使用 社会关系 群居杂婚
(3)奖励、帮助和鼓舞引导
许多原始性民族都在教育儿童青年时注意有意识的 指导,知道奖励的效果大于惩处,能够把善良的习 惯与愉快的后果联系起来,以求其巩固;使不愉快 的后果跟随在不善良的行为之后,以求其改正。譬 如,印第安的苦美族人就很会利用激励、警告和申 斥作为引导学习动机的手段,利用示范、解说、表 演作为指导学习的方法,利用奖品、帮助、称赞作 为鼓舞优良成绩的工具。别的印第安民族也以奖励、 特权、赐名等办法,鼓舞学习优良和行为优良的青 少年。所谓“特权”常常是对于生产劳动能力好的 儿童,允其早日参加实际生产劳动。所谓“赐名” 就是以有名望者的名字作为他的名字,赐名时常举 行隆重典礼。可以想见,原始的人类经过长年累月 的教育实践,已经摸索到一些比较成熟的教育技巧 了。
法国拉斯科的原始洞壁画
原始先民的劳动
原始先民的劳动
原始先民的劳动
原始先民的劳动
原始先民宗教图
4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教育
时间:原始公社制度正在解体,国家即将 出现的过渡时期,也是父系氏族社会末期。 什么是氏族民主制?出现了负责部落生产 和社会生活的部落首领——酋长;出现了由 氏族成员推选酋长的“议事会”;建立了部 落男子大会——人民大会;酋长、议事会、 人民大会,在维持氏族公共秩序,组织人们 身自然界作斗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教育
随着铁器的出现和驯化的牛、马代替人力耕作,原 始时代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 产品属于一夫一妻制的各家庭所有,并出现了富有 的家庭。这样,家庭变成了社会经济单位。氏族长 和部落首领越来越多地利用职权,侵夺别人的财产, 成为氏族贵族。被夺去了财产的氏族成员就沦为贫 民。随着私有制、剥削和阶级的产生,一些小家庭 从父系氏族公社中脱离出来,按居住地域的关系成 新的社会经济组织,叫做农村公社,父系氏族公社 解体。恩格斯将这一时期称作“军事民主制时期”。 这一时期的教育则由部落和部落联盟设立的“青年 之家”来进行。每个儿童不但是大家庭的成员,而 且是部落的成员。部落通过“青年之家”这一学校 的雏型,给他们以种种行为上的约束,对儿童的影 响是极强的。
外国教育史
主讲:甘昭良
湖南永州人。毕业于武汉华中师大。曾做过农民, 当过瓦匠,放过牛,打过柴,耕过田,种过地,伐 过木,拾过猪草,做过简单的木工活。对农民,农 村,土地有特殊的感情。由于半工半读,求学道路 坎坎坷坷。高中念的理科,大学读的文科。毕业后 放弃国家分配,自谋职业。现从事教师职业,对教 育有独到的思考。讲授的课程主要有:教育概论、 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特 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 残疾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