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卡农音乐赏析

卡农音乐赏析

约翰· 巴哈贝尔(1653/09/01-1706/03)(又译约翰· 帕海贝尔、 帕赫贝尔、帕卡贝尔等),德国管 风琴家、作曲家。出生于德国的纽 伦堡(Nurember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约翰· 巴哈贝尔 (Johann Pachelbel),
他的作品,Canon in D(D大调卡 农),三百年后魅力依旧,不仅是 现代人最喜爱的器乐小品之一, 也是电影电视广告配乐的常客。 这个曲子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 1678至1690年之间,乐曲编制由 三把小提琴以及数字低音,一开 始低音乐器奏出两小节顽固八个 低音,接下来三部的小提琴依次 出现,低音乐器从头到尾重覆了 二十八次同样八个音。一般在这 一个曲子之后还附加上一首轻快 的Gigue(吉格舞曲)形成一对 《卡农》仅仅是一首全长仅5分钟 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了 三百多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 弥新。
《卡农》是美到骨子里的音乐! 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带着 款款的深情,甜蜜而宁静。 要特别注解的是“卡农”,并非 曲名,而是一种曲式,许多人误 以为这个曲子便为“卡农”, “卡农”字面上是“轮唱”的意 思,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 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 十四世纪便有出现这种形式的乐 曲。 巴哈贝尔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为三把 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 卡农和吉格舞曲)。巴哈贝尔的 卡农约作于1680年,三百年后, 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 喜爱的器乐小品。
喜欢Cannon的人知道,现在 网络上有上百种卡农的版本, 包含有各种乐器演奏的版本和 各种曲风。主要有五种版本, 分别以小提琴、钢琴和吉他等 乐器演奏,动听、经典且具有 代表性。小提琴版本Canon婉 转忧伤,钢琴版本经典迷人, 而吉他版本则热情奔放。同一 首曲子在不同的乐器演奏起来 却有不同的韵味,这体现了卡 农严格的曲风中蕴含的随意性, 我想这也是Canon这首曲子的 魅力所在。
婉转的曲调却并不悲痛,用 28度的轮回诉说暴雨后的晴 空。真像这样的感觉。雨后 一尘不染的天空,湛蓝、悠 远、纯净。卡农(Canon)复 调音乐之一种,原意为“规 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 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 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 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 对位。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 “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 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 “应句”,用卡农手法写成 的乐曲称“卡农曲”,声乐 曲中的“轮唱”亦即“卡农 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 三、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 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在很多影视中被用作背景音乐。例如: 在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当全智贤的钢 琴声在大学阶梯课室里响起的时候,车太贤情 不自禁穿过人群,将准备以久的玫瑰送给全 智贤。这时满场一片喝彩鼓掌之声••••••全 智贤弹奏的这首曲子,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 优雅流畅的钢琴独奏,那就是经过改编的—巴 哈贝尔 卡农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