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方案储罐基础及设备基础施工方案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项目C31工程拱顶罐环梁及泵基础施工方案编制:司进保审核:王瑞军批准:杨天才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0C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目录__1工程测量2 土方工程3模板工程4钢筋工程5混凝土工6脚手架工程7.沥青砂浆工程1工程测量测量工作分四项内容:定位测量;轴线投测;标高传递;沉降观测。
基础施工方案号。
(5)延伸轴线标志画的轴线桩、龙门架及建(构)筑物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
1.2轴线投测 (1) 根据总平面图确定各单体主控十字轴,用经纬仪及 50m 钢卷尺依次定出其它主轴线,经复 核无误后,最后设置好龙门架,并做好轴线标志,防止被破坏。
(2) 在基础施工阶段,建立轴线方格网,采用方格网外控法,在外墙上用红油漆标志,作为轴 线投测的依据。
1.3标高传递各基础工程弹出-0.500m 标高线,用红油漆标志。
以-0.500m 标高线为依据,用50m 钢卷尺往 上引测。
每层均从-0.500m 处往上引测,以消除累积误差。
1.4沉降观测(1) 在坚固稳定处理埋设水准点,钢筋头磨成圆头,下端弯成半圆钩形。
(2) 按设计埋设沉降观测点。
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即开发始沉降观测。
一层结构完成后,一层结 构另设观测点。
每层观测一次,结构完成后进入装修阶段每月进一次沉降观测。
2 土方工程 2.1作业条件(1)(2) 完毕。
(3)(4) 数及支撑方式等)。
(5) 各部轴线放灰线完成。
2.2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1) 本工程采用机械挖土为主,人工挖土为辅的施工方法。
首先采用机械开挖,留 用人工修土。
(2) (3) (4) (5) (6) (7) 土深度必须满足进入持力层200mm(8) 在下一道工序施工之前应进行修整,挖除浮泥和被扰动的土层,并及时进行验收和进行下 道工序的施工,防止土层扰动和积水浸泡。
2.3填方施工 (1) (2)1.1定位测量(1) 根据总平面图所标示的方位、朝向定出基点,用经纬仪测量定位,用钢尺丈量平面及开间 尺寸。
(2) 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测量(丈量)各轴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闭合校核, 尺寸复核准确后,方可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外的轴线桩、龙门架及邻近建(构)筑物上。
(3) 分画轴线开间尺寸,应用总长度进行复核,尽量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
(4) 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龙门架应设在距离开挖基坑土坡边 1-1.5m 以外,轴线标志应标画 出各纵横轴线代旦各部尺寸明确,包括定位、标高及基础断面,地质情况清楚,资料齐全。
现场作业范围内的障碍物(树木、绿化、建筑、地面及地上下管线等物) ,已经处理并迁移建筑物轴线和位置已经通过规划局验收签证。
挖土施工方案已审定(土方平衡、取弃土地点、运输方式、堆土位置、排水方式、放坡系挖土采用1台挖土机,配翻斗汽车外运土。
由施工员作技术交底,对标高、轴线、放坡、深度、排水、工期等作交底并记录。
按灰线挖出小沟,作为印记,防止雨淋灰线不清。
注意施工方案中的坡度及作业面必须留足,随时注意坡的稳定性。
带桩基坑挖土应保持桩的完整性,不得人为损坏。
挖至设计深度而土质与设计不符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决定,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挖填方的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挖净树根,并清除积水、淤泥杂物等。
填方前应排水疏干,遇松软土层或耕植土时应事先物夯(压)实方可进行填方。
填方前对基层土质,基层标高及范围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
150厚土采(3)3(4)填方前应检查地下管线是否已予埋齐全,并经验收合格方可进行埋土,并不得损坏管线。
(5)作填方用的土应符合设计要求,淤泥、腐植土、垃圾等不得用于填方。
(6)回填土应分层夯(压)实,松填厚度每层200-300mn用振动打夯机夯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7)根据填方土质控制好最佳含水量,以保证密实程度。
(8)填方按不同材料、土质、留有适当的沉降量。
(9)填方表面平整度不得大于20mm 2.4施工注意事项(1)抽水设备的电器部分必须做好防止漏电的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开关三项要求。
施工现场电线应架空拉设,用三相五线制。
(2)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边坡的顶上。
(3)挖至设计标高后,并应及时做好基础,尽量防止对基土的扰动。
3.模板工程(1)基础环梁模板体系选用环梁模板采用内外钢模板、©48 X 3.5mm钢管围檩及12mm对拉螺栓支模体系。
模板准备4台基础,周转使用。
(2)定位准备工作放线:引测轴线、中心,弹出模板的内边线,然后在外测弹出10cm控制线,以便模板的安装与校正。
标高测量:根据建筑标高,把模板实际要求标高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找平: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安装准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找平层沿模板内边线用1: 3水泥砂浆抹平。
模板安装前要设置承垫条带,并用仪器校准其平直。
(3)模板安装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中心无误后,根据墨线安装环梁内侧模板、安装上下两道© 12mm@600 对拉螺栓、上下两道© 48X 3.5mm钢管内围檩和搭设里脚手架,然后绑扎环梁钢筋;钢筋验收后,根据墨线安装环梁外侧模板、安装上下两道上下两道栓、支撑加固连接成整© 48X 3.5mm钢管外围檩,并与12mm寸拉螺体,搭设外操作脚手架。
环梁支模见下图:基础施工方案环梁支模图(4) 模板的拆除与清理环梁侧模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正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进行, 检查井处环梁底模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相应规定时进行; 拆模顺序一般为装模的反顺序;拆模后的模板应立即进行清理,然后刷隔防剂并堆放整齐。
4钢筋工程4.1进场钢筋原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和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验收合格后 方可使用。
当施工中遇到钢筋规格品种与设计要求不符合时,经设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 意并出具通知后,方可代替。
4.2钢筋的配料加工、制作、连接均在施工现场进行。
4.3依照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先将各种钢筋的加工尺寸,按部位进行抽取,加工小样。
4.4钢筋加工制作前,首先进行除锈,清洗油污等,加工成型后,分部位分规格进行码放,并用标 牌进行标识。
4.5钢筋绑扎采用22#铁线,要逐点进行扎结,扎头位置要合理,绑扎要牢固。
基础钢筋绑扎前, 先在基层根据图纸中钢筋的位置弹出墨线,钢筋依据墨线进行绑扎,绑扎前钢筋必须检查是否顺直, 不顺直的要调直。
4.6钢筋保护层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控制,采用 50x50mnffl 石砼垫块,厚度35mm4.7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辅以双面搭接电弧焊。
焊接由专业技工操作,均应持证上岗。
4.8钢筋切断应保持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断,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 缩短钢筋接头。
下料成品应分类存放,并挂牌标识,以免弄错。
5混凝土工程5.1作业条件(1) (2) (3) (4) (5) 比通知单。
(6) 配料机经计量检查准确,振动器经试动转符合使用要求。
(7) 根据施工方案对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包括作业内容、特点、数量、工期、施工方 配合比、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和施工缝设置等。
4.7 砼浇筑与振捣砼浇筑前,应做好各项隐检手续,完成各种原材料的复检,完善相关计量器具,精确控制水支撑作业条件 模板内的木碎、杂物要清除干净,模板缝隙应严密不漏浆。
复核模板、预埋件、管线、钢筋等符合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脚手架架设要符合安全规定。
水泥、砂、石子及外加剂、掺合料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法、基础施工方案 灰比,坍落度。
环梁砼浇筑时应分层对称分段进行,每段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 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25倍,最大不得超过500mm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是’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呈梅花形,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 动的间距不大于振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毫米)。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约 50毫米, 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槎。
平板振动器移动的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范围,以振实振动部 位的周边。
砼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
特殊情况下如需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 前一层砼凝固以前将下一层砼浇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水泥的品种及砼的凝固条件而定, 一般超过2小时。
浇筑砼时应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埋铁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 发现问题应立即暂停,采取可靠措施修复,并应在已浇筑的砼终凝前修整完毕。
5.3砼试块制作和塌落度测定:砼试块:抗压试块每100立方米砼制作一组,养护条件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塌落度测定:现场测定砼坍落度,控制在 16cm 左右,以满足泵送要求。
经常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试,根据含水率的情况及时调整砼的配合比。
5.4砼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用塑料薄膜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 一般不少于7天,每日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
5.5予埋件、予埋螺栓施工措施5.5.1环梁上的予埋件,施工中要保证其位置,标高准确,不遗漏,不出错是一项细致而繁重的工 作,因此施工准备工作要周密,从保管发放到安装要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执行严格的交接班制 度。
5.5.2绘制预埋件、预埋螺栓的展开详图及刻印一览表,图及表均需注明其位置、标高、型号、编 号规格以及具体位置,操作人员人手一册,事先进行熟悉,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施工时操作 人员将已埋预埋件及予埋螺栓在图纸中标出。
5.5.3预埋件上的锚固筋应与钢筋焊牢,单根螺栓也应与钢筋焊牢,三一一四根一组的螺栓采用?12 钢筋事先焊成骨架整体予埋,多根或圆弧形螺栓采用单层或双层定位板定位。
5.5.4 5.5.5 续。
5.5.6 6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基础环梁两侧脚手架为外脚手架。
7.沥青砂浆工程7.1材料:砂用中粗砂,含杂质不大于 3%;沥青用30#乙建筑沥青,软化点不小于 60C 。
7.2配合比:1m3中砂加130Kg 热沥青。
7.3拌制:用热拌法,用钢板将砂加热到 100-150C 加入温度180-200r 的沥青中,均匀拌和,铺设时温度不低于140C ,碾压前温度不低于100C ,碾压完温度不低于60C 以下。
7.4压实:用平板振动器一次虚铺 125mn 厚,压实到100mn 以下,压实系数不小于1.25。
7.5沥青砂浆不得留施工缝。
一个罐基础要求一次施工完毕。
7.6沥青砂浆垫层任意方向不应有突起的棱角,表面凸凹度从中心向周边拉线不大于 20mm浇筑砼前,螺栓丝扣全部用塑料布绑扎牢。
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清理放线,复查埋件、螺栓位置、标高并有书面记录,及时办理中交手地脚螺栓的埋设采用定位板的方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