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惠阳名班主任经验介绍会”有感
我有幸参加了惠阳教育局举办的“名班主任经验介绍会”。
会后,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的我真是获益匪浅。
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我有着更深刻的体会,笔者将娓娓道来。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一天平均在8小时以上,除了上课之外,学生都在班级里生活。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班主任当然就是这个集体的统帅。
要管理一个班级,单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靠学生的配合,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
班级舆论就是班风。
一个班级班风正,班级舆论就正确。
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要注意“四个环节”。
一是抓养成。
这个养成主要靠班主任去抓。
在培养良好习惯及良好品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采取大力表扬好人好事,对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倾向,予以及早制止与批评、教育,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好事争取做,纪律不可违”的意识,从而形成习惯。
二是明观念。
让学生明白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做;为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该做。
通过师生专题讨论、墙报、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公私观、荣辱观、劳动观,使学生初步具有判断是非、识别真假、辨别美丑、开拓进取的能力和素养。
三是树榜样。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良倾向是没有老师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所以班干部便是老师的代言人,是管理者,他(她)便是正确舆论的先锋和榜样,所以,班干部的素质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班干部的素质,一般应经常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考评。
把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同学选拔出来。
给予他们管理权、自由权、反映权,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各个方面做表率,使他们带头制止坏人坏事言论。
只要有人带头,“正确舆论”这部机器就可以运转起来。
四是化后进。
任何班级中都会有在反面有影响力的学生,这些学生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有反从众心。
特点是生理上日渐成熟。
心理上有了成人感,不愿意从众,愿独辟蹊径。
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以表明自身存在等。
另一类便是自制力差、个人意识突出、虚荣心强、好哗众取宠、专门与纪律制度唱反调的人,即道德上的后进生。
这些学生往往很聪明,某方面的能力很突出,很有号召力。
如果能转化这两类学生,他们会在班级工作中表现出色,可以影响一大批愿意受他们领导的、平时在是非面前动摇不定的同学,有力地加强正确舆论的教育与约束力。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树立了正确的班级舆论以后,接着就应该抓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做到“三抓”。
一抓意识的培养。
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的。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采取专题、讲座、故事会、主题会、看电影、参观展览、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参观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追求真
善美,培养高尚情操,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要让诚实、守信、尊师、爱校、遵章、守纪、团结、正直等有关的价值观成为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标准。
二抓方法的学习。
学生可采取写日记、设座右铭、阅读书籍、按自定计划进行自我检查等方法加强自身修养。
要使学生把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同个人成才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远大的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个性品质的锻炼和形成。
三抓榜样的树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影响他们行为规范的形成,而且熏陶他们的情感,使其内心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其下决心去做,从而促使他们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利用榜样的成才史、奋斗史、为祖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使英雄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心灵上,成为激励其前进的力量。
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走出“小我”的圈子,迈进“集体”的大家庭。
充分发挥学生好学上进、朝气蓬勃的优势,调动学生关心班级、维护荣誉的积极性,在锻炼成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具体做好“四个培养”。
一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学生走向独立的重要途径。
班级可以组织叠被子、洗衣服、整理课桌等比赛。
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使得班上原先许多人不愿做的事有人争着做,同学们懂得做班级的主人,不仅要有这个愿望,更要有这个能力。
二是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接受问题,而且也是品德、意志等问题。
可以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交流经验,请有关老师作学习方法的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效率自测等。
学生只有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体现出独立人格,也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三是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
一个生理不健全的人会失去行动的自由,一个心理不健全的人会失去了思维的自由。
在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
如进行心理咨询、开设辅导讲座等。
四是行为自律能力的培养。
要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心中自有一杆秤,让学生自觉衡量自己的言行,做思维的主人。
要强化行为规范的自我训练。
通过演讲、故事会、座谈会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通过检查评比、量化考核方式提高行为评价的水平。
在班级管理中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的活动自己设计、自己的活动自己开展、自己的活动自己评价,最后请班主任做好引导和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