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抽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
室内试验具有设备简单、费用低的特点,但由于取样的扰动和土样尺寸、方向的局限性,使得测得的渗透系数与土的实际渗透系数有所偏差,室内试验测出的渗透系数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土体的实际渗透性,相比之下,现场渗透试验测得的结果为整个渗流区较大范围内土体渗透系数的平均值,更能贴近实际情况。
现场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常用注水试验和抽水试验,这里只介绍不设置观测孔的单孔抽水试验。
单孔抽水试验要求
抽水设备的选取:地下水位埋深小于6.5m时宜选用地面离心式水泵;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但钻孔出水量不大时,宜选用潜水电泵;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且钻孔出水量较大时宜选用空气压缩机。
测试工具:观测地下水位宜采用电测水位计或自动测试水位计观测,读数应精确到0.5cm;出水量的测试工具应根据水量大小、精度要求和方便实用的原则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出水量小于0.001m3/s时,宜选用量杯或量桶其充满水所需时间不宜少于15s,观测读数应精确到0.5s;当出水量不小于0.001m3/s时,宜选用三角堰或水表堰,水位读数应精确到0.1cm,水表读数应精确到0.001m3。
抽水孔孔径要求:松散含水层的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基岩含水层的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130mm。
正式抽水前,静水位观测应每30min观测一次,2h内变幅不大于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
每组抽水孔进行三次降深,最小降深不宜小于0.5m。
稳定流抽水试验时抽水开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观测一次动水位和出水量,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非稳定流试验时,出水量和动水位的观测时间宜在抽水开始后的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各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直至结束。
单孔抽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2.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
承压水含水层单孔完整井:
承压水含水层单孔完整井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0366Q R K
MS r
.
lg
式中:Q ——抽水流量(又称占孔涌水量);
M ——承压含水层的厚度;
S ——抽水空水位下降深度;
R ——圆柱形含水层的半径(假定影响半径);
r ——井的半径。
根据经验公式,3000R s K =,用迭代法可求出R 和K 。
潜水含水层单孔完整井:
潜水含水层单孔完整井渗透系数所采取裘布依提出的渗透系数算法如下:
0lg
0.732(2)w w w R
Q r K h s s =- 式中:Q ——抽水流量(又称占孔涌水量);
0h ——含水层外边界处的水位(从隔水底板算起)或渗流厚度,取5m ; w h ——井中水位(从隔水底板算起)或水层厚度;
R ——圆柱形含水层的半径(假定影响半径)。
w r ——井的半径;
K ——含水层渗透系数;
w s ——抽水空水位下降深度。
根据经验公式,600w R s h K =R 和K 。
2.2 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当2s r S <0.14KMt
时,可采用以下公式: 承压含水层完整孔:2211r 23Q K 4M S S r .lg π 潜水含水层完整孔:222121r 23Q K r 2Δh Δh .lg π 式中 S s —承压含水层的储水系数;
S 1、S 2—抽水孔在S
t lg 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 ); t 1、t 2—在S
t lg 关系曲线上纵坐标为S 1、S 2两点的相应时间(min ); 22Δh 、21Δh --抽水孔在2Δh t lg 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
设置有观测孔的抽水试验可参见《土力学》(第二版)卢廷浩主编90-92页,在此不再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