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膜轴承油
油膜轴承油的重要质量指标及评定方法
抗磨性与润滑性----是重负荷油膜轴承 油的一项主要指标,基本反映了油膜强 度的极限值。试验方法:一是利用四球 试验,测定烧结负荷PD值(要求不小于 150kg)及综合磨损系数ZMZ值(要求不 小于30);二是通过FZG齿轮承载机, 测试试验级别(要求不小于9级)。
油膜轴承油的质量监控
新油的质量监控 a) 凡新装或更换的油膜轴承油,必须将新油质量指标及其实测数 据与原用油品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熟悉新油的技术数据、性能和 使用方法。 b) 新油品与在用油品以多种比例进行混兑试验,检测相容性、油 质变化情况,并测试有关技术性能数据。 c) 由于轧钢冷却水的硬度、PH值、杂质等因地而异,对新油品水 分性能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必须将新油与生产用工业冷却水进行综 合分析,以适应实际工况需要。 d) 做好新油指标复验。主要项目有粘度、粘度指数、抗乳化性、 抗极压性、机械杂质、水分等。 在用油品质量监控 a) 新油投入使用后第一个月每周取样、第二个月每二周取样、第 三个月全月取一次样,进行质量指标测试分析。 b) 如无异常情况,此后每月按常规检测项目(粘度、水分、酸值、 机杂)的数值监控。
轧钢冷却水对油膜轴承油性能的影响
轧钢冷却水是油膜轴承油的主要污染源。油中水含量多少用 水分百分含量表示。水分对油品性能影响极大。一般,水分 为25%时,油的粘度成倍增加,50%时油成半流体状。工业 水进入还增加了机械杂质,易堵塞过滤器和加速油品氧化。 因此,水分含量及其变化趋势是维护管理的重要指标。工业 冷却水水质对油品抗乳化性能的影响也很大。试验室的抗乳 化性试验一般选用蒸馏水,而轧机工业冷却水与蒸馏水水质 相差太大,水质可以用总硬度和PH值衡量。总硬度指水中金 属离子(Fe3+、Ca2+、Zn2+、Mg2+等)含量。蒸馏水金 属离子极少,硬度接近于零,而冶金工业水质却在2-13之间 不等。PH值表示酸碱度,蒸馏水为中性,其值为7;而冶金 工业水偏碱性,在7-8.5之间。一般来说,水的总硬度越高, PH越大,水质越差,对油品抗乳化性能越不利。所以在选用 油膜轴承油时,必须提供工业水样,供油品供应厂商用提供 的水样做抗乳化性能试验。
最小油膜厚度
从油膜轴承的工作原理可知道油膜轴承系统内的一个 最重要的参数就是最小油膜厚度。如果最小油膜厚度值太 小,而润滑油中的金属杂质颗粒过大,金属颗粒的外形尺 寸在数值上大于最小油膜厚度时,金属颗粒随润滑油通过 最小油膜厚度处时,就像造成金属接触,严重时就会烧瓦 。另外如果最小油膜厚度值太小,当出现堆钢等事故时, 很容易造成轴颈和油膜轴承的金属接触而导致烧瓦。 最小油膜厚度值的大小与油膜轴 承的结构尺寸及材料、相关零件的加 工精度及油膜轴承系统的安装精度、 润滑油及轧制力的大小等有关。
轧钢机的油膜轴承油的选用
1) 根据油膜轴承技术参数(轧制负荷、轧速、轴承尺寸等), 利用油膜强度的校核方法确定油膜轴承油的粘度牌号(40℃) 。粘度牌号有100、150、220、320、460、680。 2) 根据润滑部件的类型,确定其品质等级。如果只给油膜轴 承润滑,属动压或静压润滑形式,选用普通型(抗氧防锈型)油 膜轴承油即可;如果同时给油膜轴承、滚动轴承、齿轮等部 件润滑,要满足设备动压和极压润滑的要求,则要选用重负 荷(抗磨型)油膜轴承油。 3) 根据轧辊冷却水的水质,做工况适应性试验。由于轧机冷 却水不可避免地污染油品,影响油品的性能,而且不同工厂 水质差异很大,对油品性能影响也不等同,要做试验。试验 主要项目包括用工业水做抗乳化试验、防锈试验、抗泡性试 验、抗氧化试验等。
油膜轴承油的重要质量指标及评定方法
粘度指数----指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倾向 值。粘度指数高,粘度随温度变化程度 小。重负荷油膜轴承油由于工况苛刻, 不宜用添加粘度指数改进剂来提高粘度 指数。要求粘度指数在90以上的,选择 石蜡基的基础油较好。
油膜轴承油的重要质量指标及评定方法
油水分离性----轧钢生产的连续进行要求油品具有良 好分水性,油水分离性一般用两种试验来评价。 a) ASTM D1401法,即在82℃温度条件下,40ml 油和4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达到40ml(油)- 37ml(水)-3ml(乳化层)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要求不 超过30分钟。该法主要目的体现了油水分离速度。 b) ASTM D2711法,即在82℃温度下,405ml油 样加入45ml蒸馏水,经高速搅拌(5000rpm)后静止 5小时,游离水分出量,一般要求不小于36ml,同时 可以测定油中水含量指标。该法表现油在油箱静置后 的分水的性能,对实际运行维护有现实意义。
油膜轴承油对压力循环润滑系统的技术要求
为使混入大量工业水呈半乳化状油膜轴承油也能在规定时间内破乳 脱水,要求设置二个油箱。每个油箱容积不少于油泵每分钟排量的3540倍,以确保回油中水和杂质有有足够沉降时间。当加热沉降水分时, 油液加热温度不宜超过65℃。其它技术指标还有: 1) 油箱内应设置自动排水或积水报警装置,以便将分离水及时排出。 配置动态液位控制,对突发性大量油液外泄报警或连锁停机。 2) 循环系统设置高速离心脱水机,当含水量超过0.5%,以及更换油箱 时应进行脱水作业。 3) 为保证供油清净度,一般要求过滤精度达到10-20微米。为此,必 须设置良好的过滤装置:用磁栅吸附回油中的铁性杂质;用金属过滤网 清除大颗粒杂质;用纤维精密滤芯清除细微杂质,使油品清洁度达到油 膜轴承润滑间隙要求。 4) 供油温度持续控制在38-42℃之间,保证油液的粘度。 5) 供油压力保持相对稳定。系统中压力罐必须正常运行。当轧制压力 变化时,油膜厚度相应发生变化,会影响供油量,甚至出现局部供油不 足,此时压力罐必须起到补偿、调整系统压力波动的作用。
承是一种以润滑油作为润滑介质的径向滑动轴承,其工作原 理是: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轧制力的作用,迫使辊轴轴颈发生移动,油 膜轴承中心与轴颈的中心产生偏心,使油膜轴承与轴颈之间的间隙形成 了两个区域,一个叫发散区(沿轴颈旋转方向间隙逐渐变大),另一个叫 收敛区(沿轴颈旋转方向逐渐减小)。当旋转的轴颈把有粘度的润滑油 从폑散区带入收敛区,沿轴颈旋转方向轴承间隙由大变小,形成一种油 楔,使润滑油内产生压力。油膜内各点的压力沿轧制方向的合力就是油 膜轴承的承载力。当轧制力大于承载力时,轴颈中心与油膜轴承中心之 间的偏心距增大。在收敛区内轴承间隙沿轴颈旋转方向变陡,最小油膜 厚度变小,油膜内的压力变大,承载力变大,直至与轧制力达到平衡, 轴颈中心不再偏移,油膜轴承与轴颈完全被润滑油隔开,理论上形成了 全流体润滑。
其它质量指标包括抗泡性、铜片腐蚀 、倾点、机杂,可用常规方法试验。
油膜轴承油进水的坏处及解决方法
油膜轴承应尽量改善密封结构,防止进水。 但近水部位的油膜轴承,尤其是高速线材轧机 的油膜轴承,由于其均是动密封状态,进水是 不可避免的。 水进入油膜轴承油,使某些添加剂水解而 失效。并可能形成紊流,破坏正常运转下的流 体润滑,引起非正常磨损,易锈蚀设备,使油 乳化而恶化分水性,抗氧化性和抗泡性。另外 ,水与油品使用中产生的氧化产物和油泥,形 成胶状油团,可能堵塞滤器。 只有改善密封结构和密封胶圈的耐磨损性 两方面进行改善。
油膜轴承油的使用性能要求
轧机油膜轴承的润滑特点,决定了油膜轴承 油必须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方可保障轧机的正常 运转和连续生产,因此,油膜轴承油需具备: (1)优良的粘温性能(高粘度指数),在轴承温度大 幅度变动时,仍能实现各个润滑部位的正常润滑。 (2)优越的抗乳化性能(即分水性),在长期使用中 能迅速分离油中水份。 (3)良好的抗磨及极压性能,运转时油中混入少量 水分时,仍能形成油膜保持重载和抗磨性能。 (4)良好的抗磨、防锈、抗泡沫性能,防止润滑系 统产生锈蚀,阻塞油路、造成磨损和供油不足。 (5)良好的氧化安定性、清洗性与过滤性。使润滑 系统油路畅通,保证润滑正常。
再见!
轧钢机油膜轴承工况
轧钢机油膜轴承一般用作轧辊的支承, 工况极为恶劣,一方面速度和负载变化 大、冲击振动大、有些轧机正、反转频 繁,使动压油膜形成难以稳定,易造成 干摩擦或边界润滑,损伤轴承;另一方 面在冷却水飞溅、氧化铁皮多、环境温 度高等条件下工作,外界污染物(水、水 汽、粉尘等)不可避免地进入润滑系统, 使油质污染,甚至乳化,降低了油膜强 度,易损伤轴承。
油膜轴承油的重要质量指标及评定方法
氧化安定性----油品在工作条件恶劣的 情况下工作极易氧化,生成胶质油泥, 影响油品性能。为了评定油品抗氧化、 保持质量稳定的能力,在150℃条件下 用旋转氧弹法(D2722)测试,要求时间 不小于120min。
油膜轴承油的重要质量指标及评定方法
防锈性----由于油膜轴承油无法避免混 入水分,容易引起润滑系统产生锈蚀。 锈渣易使轴承工作面磨损,阻塞油路, 从而引发事故。当油箱、管道上部存在 气相锈蚀时问题突出。为此,除油中添 加防锈剂外,还要求以汽轮机油防锈性 试验的A法和B法结果为无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