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外来文化的历史。

日本民族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发展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典范,它对外来文化所表现出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借鉴和研究。

古代日本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远远落后于中国,大化革新后,日本开始了全面向中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封建经济和文化在日本开始发展起来。

明治维新后,日本又开始了全面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在日本迅速发展,使日本开始赶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强国。

在二战后,日本通过民主化改革向美国学习,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这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

一名德国记者说,“日本这个民族不仅爱好新奇,而且还是一个意外严守古风的民族”。

通过这一学期的日本文化史的课程,我对日本由古至今的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这一学期的学习更加深了我对日本文化的兴趣。

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我了解到了中国和美国一些一些国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所以,接下来,我想从日本的经济、文化、教育、基督教、茶道、佛教和日本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方面来大致的谈一下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首先,对于日本经济方面。

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文化的影响的结果。

二战的发生使得日本本土开始受到美国文化的巨大冲击,美国人通过自己占领国的地位,强行在日本输入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体系,从而使日本人在思想领域获得了解放。

日本人从价值观、文化观上就已经接受了美国人的特定思维,正是这一股创新、开拓的思想模式才使得日本人开始了工业化发展之路。

他们在经济领域执行了自身独特的“日本模式”,美国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成就了其巨大的经济财富。

使日本在现有的国土资源和人口的情况下,使日本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三的超级经济强国。

至于日本的文化方面,日本在融合多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以武士、神道为主的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对日本的主要印象。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茶道、书道、花道是日本文化中的精髓,在各个方面均有深入发展。

合气道是融合了日本武士和中国功夫的文化之一,因为其格斗风格成为各国争相学习和模式的体育文化。

这种吸收中国风格的格斗运动在对抗中不使用任何武器,现在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体育运动。

目前全球著名的空手道组织有:JKA(日本空手协会);ITKF(国际传统空手连盟);SKIF(国际松涛馆空手道连盟);ISKF(国际松涛馆空手连盟):JKS(日本空手松涛连盟);JSKA(日本松涛馆空手协会):KWF(空手之道世界连盟);松涛会;SKA(美国松涛馆空手)。

教育方面,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活动后从经济和文化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作为培养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使得教育体制发生了大幅度的改革,民众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教育转向学习欧美,20世纪初,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推行侵略政策,在大力加强军国主义的同时,积极兴办职业教育,重点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

二战发生后的日本在教育体制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科学技术也在教育体制的推动了进行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日本教育已经走在世界教育的前列,据统计:1902年初小入学率达到90%,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

1907年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为6年,1920年入学率达到99%。

对于日本的基督文化,16世纪西方传教士在日本本土的活动开始增多,加特力修道会作为日本第一座基督教城市代表着日本基督文化的广阔发展。

直至1587年丰臣秀吉没收了这座基督教城市。

基督教在发展之初通过成立慈善机构和组织慈善活动来巩固根基,到了后期开始从医疗方面来为日本民众服务,由此开始深入日本社会和家庭。

根据日本内阁文化厅的相关分析表明,日本本土信仰基督教的民众就高达174.4万,接近信教人数的1%比例。

日本茶道文化是从中国传入并快速发展的,至今已经成为日本独特且不可或缺的文化之一。

唐朝时期开始东传日本,唐宋时期,日本的茶文化还只是一味的效仿中国的茶文化,至室町文化时期,日本的饮茶活动开始有了规范的地点和固定的程序,那时的日本茶道不再是对中国茶文化的简单照搬和仿效,它已经将外来的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日本的书院茶道。

其后出现的大茶人村田珠光和武野绍欧把佛教禅宗的思想融入茶道,给日本的茶道赋予了宗教精神和哲学内涵,形成了素朴淡雅的茶道风格,把日本的茶道民族化、本土化,日本茶道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至千利休时期,日本的茶道文化进入了高潮阶段,千利休把茶道的精髓归纳为“和静清寂”四个字,把日本茶道提升到一个美学、宗教和哲学的高度。

日本茶道演变成具有宗教审美意境、具有日本民族精神的综合性文化体系,给日本人民的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茶道文化融入了文化艺术活动的诸多年精华,不仅涉及哲学、美学等高深的文化知识,还将宗教文化、生活行为等方面纳入其中,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极高享受。

日本人通过学习茶道来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

日本茶文化从发展之初的模仿中国到后期的挖掘、衍生,现如今已经拥有了自身独树一帜的茶道文化。

在奈良、江户等时代经历了较大的转折和发展,目前单是针对日本茶道文化的流派就高达39个。

自从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在融合自身饮茶的基础上发展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共经历了:奈良、平安时代,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和现代时期四个阶段。

目前日本茶文化共有39个流派。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顺序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

进入茶道部,有身穿朴素和服,举止文雅的女茶师礼貌地迎上前来,简短地解说:进入茶室前,必须经过一小段自然景观区。

这是为了使茶客在进入茶室前,先静下心来,除去一切凡尘杂念,使身心完全融入自然。

开宗明义的一番话,就能领略到正宗茶道的不凡。

日本佛教文化,在公元6世纪中期,佛教从发源地印度经中国再经朝鲜传入日本,虽然它在日本本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是最终还是在平安时代开始确认为国教。

日本佛教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可分为:飞鸟时代(公元546年至公元645年)、奈良时代(公元646年至公元781年)、平安时代(公元782年至公元l192 年)、镰仓时代(公元l193年至公元1333年)、室町时代(公元1334年至公元1600年)、江户时代(公元1601年至公元1686年)、明治维新之后(公元1838年至今)等七个时期。

二战的爆发使得日本佛教开始受到《神道指令》的限制,政权和宗教开始分离发展,这项措施促进了日本社会宗教的快速发展。

现阶段日本本土还有20多所大学都是佛教类的,校内存在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组织和部门,他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教文化的宣传,促进佛教在日本的发展和壮大。

日本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随着二战日本的战败,此前在日本一直遭受打压的马克思主义得到重新发展的机会。

并且在随后的1947年2月1日,社会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活动家们策划了一场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全民大罢工运动。

该场运动虽然由于其他因素没有成功,但是它标志着日本马克思主义传播进(下转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以后的20世纪50年代,由于日本共产党内部的矛盾造成分裂,使得日本陷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低潮直到现在。

目前,除了在大学课程中存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外,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存在于社会生活和政治信仰当中,只有某种程度的思想研究仍在进行。

总体来看,日本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在日本目睹了鸦片战争,震惊之余,开始大量引进西方技术,加强国防建设。

明治维新后这种模仿全方位加强。

日本引进西方文化时加入自己的特色,这在宗教方面表现得很突出。

日本的基督教是变形了的基督教。

基督教原本是以上帝耶稣为信仰对象,而“秘密天主教”最为信奉的不是上帝耶稣,而是圣母玛利亚。

就其文化根源来说,基督教是浓厚的父性色彩下而成长起来的宗教,男性成为崇拜的对象。

日本很早就把从中国福建传来的送子观音作为心神的主宰,而“秘密天主教”最为信奉的圣母无疑是以此为摹本,看看身着农家衣的圣母玛利亚无疑是日本母亲的形象,这体现了日本人意识深层的母性的存在。

文学方面,随着这股“洋风东渐”,西方文学思潮大量涌入日本。

写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相继统领明治文艺领地。

大政时代的“私小说”的异军突起,不能不说是日本文坛对“既西方的、又日本的”、“和洋结合”的文学形式的一种探索。

如果说谷崎的《源氏物语》的现代版是那种纯粹的日本式古典美的回归,那么“新感觉派”的川端康成则是日本文化与西洋文化完美结合的杰出代表。

西方文化被日本吸收、改良,甚至异化,涂抹了日本的色彩,为日本所用。

日本引种西方文化,并使之随日本的水土而发生了变异,从而日本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补给。

而美国文化在日本的影响早在明治时代已露端倪,二战后,方滔滔涌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文化冲击波。

日本在移植美国文化的同时,也从某些方面进行了“和”化,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和魂美才”。

日本对美国文化的这种“和”化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在思想领域,日本人对“民主”的理解与西方美式的民主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理解的“民主”是“一种由集团内部高度的凝聚力和协调一致所构成的共同的思想‘感情’,有别于美式的以个人为本位的绝对个人主义”。

日本人眼中的民主是在一个社会集团内部有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

其中一方面个人独立、自尊,肯定个体自我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又要发挥团体的制约作用。

日本式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日本人对民主的理解相一致。

它以共同体主义和重视人情味为经营管理方式的核心,不仅重视资本、技术等物的因素,更为重视人的因素。

“在日本,经营者的最大作用,是培养与雇员的健全关系,是在公司中造成家族式的一体感。

”企业重视员工的个性,关心员工的生活;员工对企业忠诚、奉献,从而形成一种员工与企业之间稳固的新型人际关系。

这种管理模式,吸收了西方的个人中心主义,并增加了日本的特有色彩,形成了一种日本式的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的稳定的连带关系。

最后,我还是想重点谈一谈我们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发生了诸多战乱,这个时期的齐国、越国人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大批的从中国逃亡到日本,使得汉字开始在日本盛行。

现阶段日本字的发音和形状都保留着汉字的诸多特征,甚至存在很多日语就是直接由汉语引用而来的,高达80%的口语也是汉音的变音。

考古研究表明,发生这种现象都是因为吴越地区民众大量涌入日本,这是日本大范围的接收中国文化的有力例证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