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抽样调查考试试题及答案或复习资料

森林抽样调查考试试题及答案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森林抽样调查: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研究的抽样方法及理论的科学。

2.森林分层抽样:以林区为抽样对象,将总体按照预定的因子分组,在组内随机或系统抽取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

3.两阶抽样:用两阶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4.中距模拟样地:以样点上量测的全部树木的水平距的中位数模拟样地.5.回归估计:就是利用各因子间的回归关系,根据某一因子x确定另一因子y的一种抽样估计方法.6.分层回归估计:将总体分层后,每个层配制一个回归方程,或各层综合在一起配置一个回归方程,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7成数抽样:用样本成数估计总体成数的抽样调查方法.8.样本:从总体单元(N)中,按照预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单元,则被抽中的这部分单元的集合叫样本.9.方差:标准差的平方教方差.10.标准误: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若干个样本,由于存在抽样误差,这些样本的均数各不相同.11.抽样误差:由于只测样本单元而没观测全部总体单元而产生的误差在抽样估计中,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

12.估计值的方差:样本平均数的方差。

13.变动系数:指为了比较两个样本平均数的离散情况的大小,常采用标准差的相对值既变动系数。

14.协方差: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变量关系.15.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等概地抽取n个单元组成样本,用样本特征数估计总体特征数的抽样调查方法。

16.系统抽样: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确定起点后,按照预先规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单元组成样本,用来估计总体的抽样调查方法.17.模拟样地森林抽样调查:由N个总体单元中,随机或系统的抽取n个样点,按照每个样点测量的平均水平株距、平均断面积和平均材积,塑造模型构成模拟样地。

每个模拟样地是一个样本单元,有样本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整体的方法。

18.样地定位:将图上布设的样地落实到地面上去叫做样地定位。

19.强精度抽样:抽抽定的小班内随机抽取30~40个,0.02~0.05hm测蓄积。

估计小班的蓄积。

20.成数点抽样:总体没随机或系统的抽取样点,用以估计总体内各类型面积的成数。

二简答题 1.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是常用的统计指标,均为变异指标;标准差表示个体变量值之间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可结合均数估计正常参考值范围或者变异系数等;标准误是表示样本均数间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误小则抽样误差小,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接近。

标准误结合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2.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3)抽样方法(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3.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1)抽样对象必须是正太分布的整体2)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每个单元必须有同等被抽中的概率。

4.什么情况下,标准误差计算要用有限总体改正项进行改正,以提高精度。

当总体单元数不多,而又采用不重复抽样时,标准误的计算需要用有限总体改正项进行改正,可以提高精度5.试述系统抽样的步骤?(1)确定调查总体的境界,面积。

和抽样对象面积;(2)确定样本单元数(3)布点(4)样地的现地定位(5)样地设置与调查(6)外业工作检查(7)、内业计算6.系统抽样的特点?系统抽样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抽样方法,当对总体单元按一定顺序排列后,只要确定了抽样的起点和间隔,样本单元也就随之而定了。

系统抽样所抽出的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因此抽样误差通常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误差。

如果利用已知信息将总体单元按有关标志排列,则可明显提高估计的精度。

但与此同时在应用系统抽样时应注意总体单元的排列,当其排列具有周期性的波动,而抽样间隔又同周期波动的整倍数相一致,这样会使抽样误差增大。

7.系统抽样调查中,如何进行布点?为工作方便,布点工作可先在透明纸上,按既定的点、间距及方向,依布点图的比例尺绘出方格网,其交点即为样点应在位置,将其随机的覆盖于布点图上,使其中的一点对准随机抽出的一个单元A为起点,则其他点可以刺在图上。

一总体为单位,在布点图上统一编号,其顺序为由西向东。

由北向南,布点后找一个明显易找的样地作为起始样地。

若在所布样地中找不到具有明显地物标的样地,可在某一样地周围有一个以上明显的物标的样地为起始样地作为工作起点,同时量出其距,该样地的距离和方位角。

8.简述样地引点定位法和样地设置的方法?引点定位法:在地图上样点附近找一明显地物,在图上量的该目标的磁方位和距离,在现地找到明显目标后用罗盘仪定向,测绳量距引出样点位置,有航空相片时,可在相片上样点附近找一明显地物,用中心方向线法,将地物交汇于地形图上,然后引点法定位。

样地设置:A样地周界确定:用对角线法将罗盘仪置于样地中心,若线是南北方向,测出东南西北四方向,以真方位角为准从中心开始,用皮尺按四个方向量取样地对角线1\2的长度,即得样地的四个顶点。

B埋设样地标:样地境界测定后,于其中心点及四个顶点埋设样地标。

9、在系统抽样调查中如何克服森林周期性的问题?(1)、注意现状地物走向;(2)、分析样本单元分布的特点;(3)、防止周期性影响的系统抽样方法。

10、分层抽样必须满足什么条件?(1)各层的总体单元数已知,或各层的权重已知(2)总体划分后,各层之间不允许有重叠或遗漏(3)在各层中,抽样要保持独立或随机(4)同一层内方差小,层间方差大。

11、分层方案确定的原则?(1)、生产要求;(2)、调查对象的森里结构特点;(3)、航空相片判读的可能性;(4)、应充分的利用调查地区以往调查材料。

12.比例分配样地法和最优分配样地法有何区别?按面积比例分配确定样地的数量,只考虑到个层面积的大小而没有考虑到各层方差的不同,如果这两个因素都考虑效率最高,叫最优分配。

前者只考虑各层面积大小,后者考虑层面积的大小还考虑各层变动系数或方差。

13、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哪个精度更高?如何保证分层抽样的精度?分层抽样可将总体方差分解为层内和层间方差,它们之和等于总体方差,因此,层内方差越小,层间方差越大,反之则越小。

在估计各层平均值时,层间方差不起作用,因此,用各层平均值对总体进行估计时,层间方差可以消去,而使变动缩小,提高精度。

成功的分层抽样应使层内方差最小,层间方差最大。

14.根据样地调查卡片如何计算样地总蓄积?(1)样地蓄积量的计算包括A、分别树种将活立木、枯立木、倒木的株数按径阶统计出来;B分别树种按径阶用一元材积表求各径阶总材积,合计之,即得出样地内每个树种的蓄积量,将各树种蓄积量相加,即得样地蓄积量。

15如何提高两阶抽样调查的精度?(1)尽量缩小一阶间变动,扩大二阶间差异(2)合理划分一阶单元(3)增加一阶单元大小(单个一阶单元范围↑)(4)采用分层二阶抽样(5)在抽样比一定,适当减少二阶样本单元数,适当增加一阶样本单元数16.模拟样地的特点?(1)、有两个随机变量;(2)、模拟样地株数相等;(3)、模拟样地内的各株数胸高断面积或材积都相等;(4)、效果高,成本低,便于发动群众。

17试述模拟样地测树的基本原理?(1)样地形状的模拟:正五边、正六边形等;(2)、模拟样地株数;模拟样地各顶点的数目,未全部落入其内,因此需确定其株数(3)、模拟样地面积:面积是蓄积量的函数,在抽样调查中,需要知道样地面积才能确定总体蓄积量;(4)、模拟样地材积:样点测量数目的材积平均值乘以模拟样地株数的积,即为模拟样地材积18简述中距模拟样地森林抽样调查的外业作业?(1)、样本单元的抽取:在总体内,随机或系统抽取,N个样地组成样本,距落点处最近的一株树为0号树定位样点;(2)、样点数目的测量和调查:样点定位后,先将0号树胸径测出,在以该树为中心,依次量取其最近的1、2、3、···m株数木的胸径和中位数水平株距。

19回归估计具备的条件有哪些?(1)辅助因子的总体平均数必须已知:否则,对主要因子的总体平均数无法估计(2)总要因子y和辅助因子x成直线关系(3)条件概率分布是正态,即对应与x 值的各y值的分布成正态(4)每个x值对应的各y值平均数方差相等(5)每个成对数值和另一个成对数值在概率意义上相互独立的进行观测得到20、确定辅助因子的原则?(1)、主要因子y与辅助因子x有较高的相性关系;(2)、辅助因子x易测量,或已具备此材料。

21、辅助量的辅助因子主要有哪些?(1)、判读蓄积;(2)、胸高断面;(3)、角规测定蓄积;(4)、目测蓄积。

22、回归估计中,确定样本单元数的依据是什么?根据蓄积量的变动系数主要因子和辅助因子的相关系数和要求的允许误差用n=t2c2/e2 (1-r2)确定。

23、样本单元数相同时,回归估计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哪种方法精度高?其精度大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在同样抽样强度下,回归估计精度高。

是利用辅助因子提高主要因子的精度,主要因子与辅助因子的相关越紧密,用回归估计的精度越高。

S2(y`s)=S2(y)—ρ2S2(y)24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双重回归估计?在回顾估计和比估计中辅助因子的总体平均数x 必须已知,而该数一般不容易获得,因此需要一套样本估计辅助因子,一套样本估计主要因子对辅助因子的线性回归关系用具有两重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叫做双重抽样。

25.简述角规控制检尺确定每公顷蓄积量的方法 1.在林内按典型选样或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角规点。

2.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1,2,4)3.进行角规绕测:立于点上,把无缺口的一端紧贴于眼下,选一起点,用角规依次观测周围所有林木的胸高部位。

(当s 〈r ,计数为1株;s = r ,计数为0.5株,S 〉r ,不计数。

)4.对相割或相切的林木测定胸径,按径阶分别登记记录。

5.用杆式角规测定断面积,还应测量该角规点计数范围内林地的坡度。

6.计算每公顷断面积;7每公顷蓄积(M),∑∑====Z1j g Z1j g )(F F j jj hf g V M 即计数木的形高之和(∑=z1j )(jhf )乘以断面积系数26.简述成数抽样中,样点法、截距法、地块法的特点? 样点法是指在总体内随机或系统抽取样点,用以估计总体内各类型面积的成数。

截距法是指在总体内随机抽取n 个线段,对每个线段进行观测,确定各地类在其上的长度,用以估计总体内各地类面积的方法。

地块法是指将总体划分为N 个面积大小为a 的地块,在总体内,随机或系统抽取n 个地块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总体内各地类面积的方法。

27.我国当前生产上分层方案的分层因子和级距是如何确定的?A.优势树种或树种组,首先根据生产要求,其次按照地区的林木结构,以能客观地反映调查地区的林分实际情况为原则。

B ,林组,分为幼、中、成熟林林组。

C 郁闭度,0.3以下为疏,0.4~0.7为中,0.7以上为密。

D 层代号,按优势树种,龄组,郁闭度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