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年7月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和答案

2007年7月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和答案

200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力市场学试卷(课程代码81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资按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 A )A.表现形式B.分配形式C.运用方式D.性质2.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劳动力的( A )A.使用权B.所有权C.转让权D.处置权3.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动是( D )A.劳动务需求量的变动B.劳动力供给的变动C.劳动力代给量的变动D.劳动力需求的变动4.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越大,则劳动力需求的弹性( C )A.为0B.越小C.越大D.不变5.一肌情况下,一个人的时间密集型闲暇消费活动主要发生在早年和晚年,而在工资率较高的中年阶段,人们往往会把较多的时间用在有报酬的工作上,这种现象是( D )A.附加的工人效应B.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C.劳动力供给的条件反应D.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6.下列关于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只存在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会出现短缺的劳动力B.双边垄断条件下,垄断的工资率和就业量都会大大低于竞争性市场C.只存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的雇佣量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D.只存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价格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7.在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中,把经济发展过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是( B )A.二元经济结构模型B.拉尼斯——费景汉模型C.托达罗模型D.哈利斯对托达罗模型的修订8.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是( B )A.年龄因素B.经济因素C.地域因素D.爱好因素9.在所有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因素中最为基本的制度约束是( A )A.户籍制度B.地方性就业政策C.城市福利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10.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选择,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

( D )A.政府的收入水平B.政府的转移收入水平C.政府的支出水平D.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11.在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安全水平与社会最优的保护水平相同。

( C )A.政府监督B.信息不完备C.信息完备D.工会监督12.就业对劳动者个人而言,最基本的功能是( B )A.自我价值实现B.生活保障功能C.养家糊口D.服务社会13.在解决弱势群体总是的过程中( A )A.政府是主导性的力量B.个人是主导性的力量C.家庭是主导性的力量D.社会是主导性的力量14.农村中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农民流动自由度的提高形成了农村中的贫困阶层和农民群体。

所有这些造就了弱热群体的( C )A.同一性B.异质性C.同质性D.单一性15.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其所占用的资金与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相比居于首位( A )A.社会保险B.养老保险C.失业保险D.医疗保险16.80年代初,在我国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雏形应运而生的是( C )A.职业介绍所B.职业培训机构C.劳动服务公司D.政府就业部门17.凯恩斯认为解决失业问题最主要的政策手段是( D )A.货币政策B.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C.提高工资弹性D.财政政策18.凯恩斯认为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个唯一决定性的就业量,这一就业量是由( B )A.产品市场的均衡决定的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决定的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的D.单一市场均衡决定的19.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 C )A.滞后的B.缓慢的C.迅速的.及时的D.表现为一种粘性特征20.下列说法与凯恩斯的充分就业观点矛盾的是( C )A.充分就业并不是不存在失业B.充分就业不是经济的常态C.充分就业意味着劳动资源的充分利用D.增加有效需求能够促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状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交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在规定年龄之上,下列情况属于就业人员的有(ABCD )A.正在工作的人B.有职业但临时因疾病.休假.劳动争议等不工作的人以及单位因各种原因临时停工的人C.雇主和自营人员D.已办量退休.离休.退职手续,但又再次从业的人员E.待业人员22.下表是某企业在资本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劳动力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在下列选项中你认为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ACE )B.该企业在最佳劳动投入量时的平均产出为1C.在劳动量为(200,350)之间的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投入,产出增加0.2D.在劳动量为(650,700)之间的每减少一单位的劳动投入,产出减少0.8E.在劳动量为(550,600)之间的每减少一单位的劳动投入,产出增加0.623.劳动力供给弹性一般分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

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可以将劳动力弹性分为(ABCDE )A.供给无弹性B.供给有无限弹性C.单位供给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E.供给缺乏弹性2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不是偶然或无条件发生的,引起.产生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主要有(ACDE )A.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实现B.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是自由的C.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别D.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享有充分的就业自主权E.社会分工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25.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为(AB )A. 体制内部劳动办市场B.体制外部劳动力市场C.国有企业劳动力市场D.二级劳动力市场E.一级劳动力市场26.国内外的实践看,灵活就业的意义表现在(ABC )A.有效开拓就业门路,增加就业B.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C.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促进稳定D.灵活就业的存在不利于正规就业的发展E.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27.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假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自然失业率就是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共同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B.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时,既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产生通货紧缩C.自然失业率是自愿失业和磨擦失业人数与全体劳动力总数的比率D.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属性E.西方学者认为,自然失业率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因素,但受货币因素的影响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28.劳动就业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2分)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性收入的经济活动。

29.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假设企业劳动力需求有两类:A和B,那么A类劳动力需求变动对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就是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30.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31.劳动力流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需要,在生产过程之外,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32.劳动关系在西方各国,通常也称为劳资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个人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33.公共就业服务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服务,向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34.简述在劳动工资率变化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答: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闲暇与工作的选择具有双重影响。

一是工资率的下降会使闲暇的机会成本减少,从而导致人们减少工作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即形成所谓的替代效应;二是工资率的下降意味着收入水平的降低,从而促使人们增加工作时间而减少闲暇时间,即形成所谓的收入效应。

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在保持工作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所引起的工作时间变动的比率。

工资率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的最终影响完全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

35.分析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成因。

答:(1)存在劳动力替代的成本;(2)岗位的特殊性;(3)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上述三方面的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6.劳动力流动有哪些规律性?答:(1)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2)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3)从农村向城市流动;(4)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流动;(5)从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和地区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动。

37.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在我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确定和高速最低工资标准时应该综合参与以下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8.简述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对于解决中国弱势群体的意义。

答:结合中国弱势群体的具体情况,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1)有利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平等的社会秩序;(2)有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3)有利于建立一个政府与弱势群体沟通的良好渠道;(4)有利于缓解弱势群体的就业压力。

39.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职业介绍所作为一种就业服务工作,在实际过程中应把握哪些原则?答:(1)客观性原则(2)引导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无偿性原则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0.试论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以及应当如何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答:(参照如下要点回答,答对全部要点缺少论述可以得60%的分数。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对竞争原则的非党员定,严惩的市场分割将影响市场运行的效率。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市场的影响有:①降低经济效率;②扭曲上入分配关系;③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④有违公正原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指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措施有:①稳步推进忘掉籍制度改革,彻底破除体制性障碍;②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③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构建城乡统一的培训机制。

加快搭建城乡统筹就业的劳动保障服务平如,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41.试论述我国发展灵活就业的意义以及国外是如何促进灵活就业的。

答:(参照如下要点回答,答对全部要点缺少论述可以得60%的分数。

)我国就业格局已经发生并且还在发生重大变化,突出特点是灵活就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1分)从国内外的实践看,灵活就业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有效开拓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2)增加弱势群体收入,减少城镇贫困人口;②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外政府促进灵活就业的经验:①政府在信贷.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②政府建立指导机构,对灵活就业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③政府保持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④政府积极引导不规范灵活就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