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何体现

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何体现

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何体现“特色”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幼儿园逐渐形成了园所的特色课程。

而无论何种特色,归根到底,是注重研究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和分享合作的习惯及主动探索的意识,将教育特色落实于教学之中。

与“四自”园本课程同行□林虹孙毅敏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园已在进行情感教育研究的延伸与拓展,在教育科研和不断学习新课程观中进行思考的积淀。

我们认为,学前教育阶段课程更应关注幼儿主动学习意识和态度的培养,一个拥有自主、自信、自律、自理品质的人才是个性与社会性真正完美结合的人,才是有可能应对各种挑战、适应社会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课程观和教育价值观,我们确定了以培养幼儿“四自”意识、品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四自”即自主、自信、自律、自理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使孩子“形成自主,增强自信,懂得自律,学会自理”,让孩子在主动探求的状态下快乐成长,为其一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早期素质基础。

1. 一日活动环节优化设置,提高幼儿自主、自律意识和能力。

我们科学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将一日活动环节进行调整和划分,将过去线状的环节结构重组为块状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等待环节。

如:晨锻与早点组合;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组合;下午户外活动与点心组合等。

对环节过渡的组织方法我们也进行了摸索:音乐暗示法即在孩子吃点心、换组、进教室、准备材料等之前的过渡环节利用特定音乐作为提示,让处于自由活动状态的孩子听到音乐信号能立即投入下一活动,既减少了无谓的等待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主、自律意识。

制作图示法即教师将一日活动环节用图表形式(只有时间,内容空缺)展现给幼儿,并请幼儿将每一时间段中固定的环节用图画画出,再贴在空缺处。

以此使每位幼儿了解每一时间段的环节内容和要求,培养幼儿的自主、自律意识。

2. 自主性集体教育活动,形成有自主空间的学习环境。

集体教育活动是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内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同一内容的学习活动。

在“四自”园本课程实施中,多数领域学习活动都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

但根据主题的不同,教师可灵活选择整合教学形式(一般时间为40分钟,根据主题需要将两至三个领域内容融合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完成),或普通教学形式来完成。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创建自主性集体教育活动环境是落实“四自”园本课程的关键,建立一个温暖、有应答的,尽可能满足儿童需求,有自主空间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四自”培养。

它包含以下8个方面的要素:a) 师幼情感互动流畅b) 学习活动有乐趣c) 学习内容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d) 安全感和信任感e) 既宽松又紧张活泼,既有纪律又有自主、自由的空间f)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有与同伴合作的机会g) 自己的努力和成功能够得到认可h) 对学习活动的走向和结果的可控制感3. 区域化学习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意识的提高。

区域化学习形式是一种低结构、高开放的教育组织形式。

在“四自”园本课程中既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又可做为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

区域化学习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四自”发展目标和兴趣,根据活动的目标,设置多个学习区域,提供具有层次性、操作性、趣味性的材料,满足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需要,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多种适合自己的材料、合作伙伴、学习进程等,幼儿在与材料、同伴的互动中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孩子学习活动的观察者、引领者、对话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的学也更有自主性和趣味性。

区域化学习活动形式具有幼儿活动自主、自选,教师指导“跟进—支持”,师幼关系平等、和谐,环境材料可选多样,活动时空开放等特点。

该形式顺应了幼儿的发展需要,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空间,推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4. “四自”特色活动,让“四自”深入幼儿。

“四自”特色活动是指各班级为实现“四自”课程目标,培养幼儿“四自”品质,专门设计组织的日常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形式灵活多样,班级各有特色,成为落实“四自”目标的重要隐性途径。

在日常活动中班级开展的“四自”特色教育活动。

如:培养自主:“大带小游园会”、“学做小学生”、“环保时装设计师”;培养自信:“棒!棒棒!It’s me”、“超级星期五”、“宝宝说天气”、“优点大集合”;培养自律:“四自”礼仪小明星、“四自”升旗手、“环保小天使”;培养自理:“穿衣秀”、“特色小帮手”、“巧巧手”。

“四自”园本课程是具有培养完整儿童价值取向的课程,其构建过程具有园本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由于教师和幼儿是构建课程的主体,因此课程又具有适应性、可操作性。

其价值取向明确的目标体系,形式丰富的教育内容,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组织形式,多元化的评价,为儿童创造了可以自主、自由、自信奔跑的课程跑道,一批批孩子在课程中萌发了自主、自信、自律、自理的早期人格素养。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让孝心在孩子的心灵扎根□刘云任华孝敬父母,感恩师长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幼儿期是道德发展的黄金时期,应该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幼儿的“孝心”。

基于此,我园从2007年起确立了“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孝心文化,把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善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培养有孝心的好宝宝”的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扎实开展和推进幼儿孝敬感恩特色教育。

1. 充分利用邹城市独特的孝心教育资源开展孝心教育。

每年的腊月初八,我园组织幼儿参加孟氏宗亲在孟母三迁祠隆重举行的祭奠孟母孟子活动;在四月初二孟子诞辰日,我园组织幼儿参加在孟府举行的中华母亲节开幕式活动;教师经常带幼儿参观孟母三迁祠、讲述孟子孝敬母亲的小故事;邀请获得“孝心感动邹城人物”荣誉称号的人士到幼儿园,讲述其感人事迹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幼儿感激母恩、感谢母爱之情。

2. 把孝心教育纳入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发挥课堂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比如,教师给幼儿讲述“香九龄,能温席”等孝心小故事;教师教幼儿学唱《我的爸爸本领大》、《小乌鸦爱妈妈》、《妈妈的吻》、《游子吟》等孝心小儿歌;让幼儿观看“孝心”录像资料;组织幼儿开展孝心小故事表演等活动,让幼儿明白“孝”的含义,潜移默化地把“孝”根植于幼儿心中。

3. 创设孝心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孝心教育氛围。

幼儿园在醒目位置悬挂、竖立以孝心图画为内容的展示牌14个;8幅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图与社区法制一条街遥相呼应,透射出浓厚的孝心教育氛围;花坛内、冬青旁,“孝心一片动天下”等孝心格言让树木动容、花儿吐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回报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宣传横幅,让爱心与责任一块飞扬;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每天的“小喇叭广播时间”,老师的孝心教案,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的孝心日记时时响彻幼儿园上空,形成了浓厚的孝心教育氛围。

4. 幼儿园经常性地开展以“孝心”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和尊老爱幼活动。

如利用“三八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全国助残日”等节日契机,开展“我给爸妈洗洗脚”、“今天我当家”、“我给爸妈过生日”等活动,强化幼儿的孝心体验,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赞同。

我园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孝心献给家庭、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三心三献”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充分利用星期日、重阳节、春节等,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看望老人,为老人送去文艺节目和欢笑,让孝敬之风走出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社区,吹向社会,使孝心美德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5. 搞好“孝心宝宝”评比,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我园定期开展“孝心宝宝“评选活动。

制定了严格而又可操作的评选标准及奖励办法,评出的孝心宝宝,幼儿园除利用小喇叭广播台宣传其事迹外,还在大会上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并把孝心宝宝照片、孝心宝宝心语、家长反馈意见做成展示牌,为幼儿树立可信可亲可学的身边典型。

使孝敬父母的行为内化成幼儿的自觉行动。

在此基础上,经幼儿园与社区商定,开展了“孝心教育社园联谊活动”,邀请有关领导为获得“社区十大孝星”、“十大和谐家庭”的个人及家庭颁奖。

我园开展的孝心教育特色活动,使孝敬感恩的美德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深处萌芽扎根,也为邹城市创建“礼仪之诚、和谐之城、文明之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市关工委领导、市宣传部和家长的高度赞扬。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邹城市三迁祠小学附属幼儿园)创武术特色教育促幼儿健康发展□徐云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等;因此,我园一直在幼儿健康领域坚持探索,其中2007年申报了区级课题《体育活动中幼儿意志培养的策略研究》。

第一,走专业化道路,让活动开展有保障。

武术操与日常武术训练都有赖于专业教师的正确引领。

因此,我们聘请了一名素质较高的武术专业教师,在带动幼儿学习训练的同时,也带领教师们一起学习,从而加强本园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组织教师进行武术训练的同时,还加强教师武术教育理论的学习,同时每周一次进行武术教学的反思。

举办学术沙龙、邀请专家指导、组织专题讨论和园际交流等形式让研究更加深入,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第二,与一日活动有机整合,让活动更有效。

1. 创编武术儿歌、游戏。

在学习武术动作的同时,教师还将相应的武术动作用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俏皮的语言,营造充满乐趣的氛围,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提高活动技能,激发习武的兴趣。

并且可以轻松记住动作。

同时,教师和家长一起创编经典武术游戏,拓展幼儿游戏的新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热情。

2. 与学科的有机整合。

如与艺术整合,我们可以让幼儿画一画、涂一涂,制作简单的兵器宝宝等,让幼儿来欣赏《中国功夫》等音乐等;与体育整合,可以把热身运动改成武术基本功的练习等。

第三,开展好武术特色系列活动,让活动创品牌。

1.融入主题活动,以主题活动为依托,将武术特色课程融入到各学科领域中。

2.武术操大比拼。

每学期一次的武术操比赛,展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3.将武术特色与运动会融合,并设计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以保证武术教育的深入性、持久性和对外影响力。

4.班级特色区域的设置:每班都创设武术特色区域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

5.自制各类武术器械,让幼儿进行快乐训练。

如:棍、三节棍、沙袋、拳击袋、举重袋等。

不仅让幼儿对武术活动更加喜欢,而且让幼儿了解了一些兵器的名称。

并且制作的过程可以家园合作、或者亲子合作第四,发挥校园环境建设的作用,让教育更无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