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能测。
原理与望远镜测量距离相同,只是测量距离精度远低于经纬仪。
用望远镜测量距离的方法是:
拿起望远镜,先调整一下目镜的间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镜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划。
从十字交点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划,上下的叫高低分划。
测量方向角时用方向分划,测量垂直角时就用高低分划。
测量时,要持平望远镜,用任一方向分划(或高低分划)对准目标的一端,读出到目标另一端间的密位数,即为该目标的方向角(或高低角)。
测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后再根据已知目标的宽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距离=目标宽度(或高度)×1000/密位数
水准仪刻度标示可能也是密位值,具体请参照水准仪说明。
能否回复一下水准仪刻度相当于整个圆周是多少?是密位吗?谢谢!
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水准仪的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的上的视距丝在视距尺(水准尺)上读数,根据光学和几何学原理,同时测定仪器到地面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不受地面起伏变化的影响的邮点,被广泛应用于碎部测量中。
但其测距精度低,约为:1/200-1/300。
一、视距测量原理
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欲测定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可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立视距尺,设望远镜视线水平,瞄准B点视距尺,此时视线与视距尺垂直。
求得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l"。
上,下丝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或尺间隔。
S=100l
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的,必须使视线倾斜才能读取视距间隔。
由于视线不垂直于视距尺,故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
要用S=Kl(cosa)^2
K:视距乘常数;a:视线竖直角
有必要说明下哟
斜距S=K×L×cos(a)
水平距离D=K×L×cos(a)×cos(a)
注明下:K是仪器(经纬仪、水准仪)生产时就把它生产定为100的值,L实为上丝与下丝的差距(上丝-下丝),a为垂直角,水平时为0度
对于你的问题是:水平距离=100×(上丝-下丝)×cos(2°)×cos(2°)
而你只读了上丝、中丝,没有下丝,这里可以建议你近似取(上丝-下丝=2×(上丝-中丝))
啊,很多人可能都忘了用经纬仪测高程和距离了。
一是精度低,二是需要计算,三是现在电子仪器的广泛使用,用不着用经纬仪测量高程和距离了。
方法是:先在测站进行视距测量,经纬仪照准测点标尺,读上下丝读数a、b,并读中丝垂直角A(要注意正负号,正镜读数加减90,倒镜读数加减270),视距S=K(a-b),K是视距常数,一般是100。
水平距离L=S×CosA×CosA,高差h=0.5×S×Sin2A+i-v, i为仪器高,v 为中丝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