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探究
摘要:地基基础建设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是建设工程整体安全可靠性的基源。

保证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有必要研究和认识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内在特征, 对其实施有效
的监督。

本文介绍了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潜在性和多发性,探讨了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地基;基础 ; 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whole project construction important constituent, its quality relates to the whole engineering quality, investment and progress.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reliability, i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verall safety reliability of the base source. ensure the quality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 intrinsic features, the effective supervis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 potential and multi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problems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foundation; founda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幅员广阔, 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中国东南偏西地区和
内陆湖泊区有深厚的淤泥质土。

许多地区有膨胀土, 有些古城和大城市还有成片的杂填土和古河道、地穴遗址。

西北、华北地区有深厚的湿陷性黄土。

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有多年冻土、季节性冻土。

此外主要在西南地区有大片的溶岩, 在全国其它地区也有所分布。

同时, 中国又是个多地震、高震级国家, 而地震对地基基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 提出了各种复杂和大量的技术难题。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建筑都必须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

基础是与地基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工程结构。

不合理的基础和地基施工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基础工程质最缺陷与事故。

因此,加强和改进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意义重大。

一、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潜在性
1、由于主体结构体系简化过程中对其实际受力机理的认识具有不完全性,设计考虑欠缺,受力分析不准确,结构计算有误,给主体
结构工程满负荷运行潜留了先天性的质量隐患, 使用中各种不利
因素、不利荷载的发生容易激化这种缺陷,产生失去常规的破坏。

2、随着后续工序的进行,最终都要对其进行维护结构和装饰工程的覆盖, 这些表面结构的本身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竣工交付使用后,主体结构部件即使出现局部质量问题,在初期也是难以
发现的, 至少要冲破其维护面层的承载能力或者变形到影响外表
结构的形状,才能表现出来,由于外表饰面的覆盖性,完工后质量问
题难以观测, 一旦发现已经造成相联的其它部件的破坏,影响正常使用功能,常常酿成无法修补的质量事故。

3、从主体结构本身复杂的工序连接来看,后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上覆盖前一道工序,工序质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这也是主体
结构工程必须加强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存放完整的隐蔽验收资料
的内在根源。

4、主体结构材料多样,材料本身质量检验的统计性,有可能造成缺陷材料未检查出来而已经用于隐蔽工程之中, 材料本身性能不
足所引起的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问题更是潜在发生的。

二、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性
1、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施工处理不当而导致房裂屋倒, 造成严重损失的实例时有发生, 因而造成工程建设中的恶性而巨额的浪
费确实惊人。

2、地基基础设计本身的缺陷是引起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阶段易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地基土的扰动,雨水浸泡, 地基土受冻等处理不当, 经常引起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

3、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多发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建设主体认识上的忽视, 造成各阶段质量投入不足所致。

忽视勘察活动中的人力、技术、设备投入, 分析不详尽准确, 形成地基勘察质量问题, 这是引起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犯本本主义错误, 只是一向直接依据勘察报告的结论, 忽
视现场勘察与调查, 埋下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隐患。

4、施工阶段, 有些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忽视基础工程的施工, 对地基基础工程各工序、各环节质量活动和质量行为重视不够, 尤其是对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的现场施工处理不重视, 缺乏科学依据, 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在人力、材料、设备投入上大做文章, 粗制滥造, 甚至有些业主负责人伙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一起作弊, 以
次充好, 加大了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

三、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基础施工中,较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

这些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上部结构质量和使用要求。

1、基础轴线位移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

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

(1)轴线位移原因。

由于大放脚收分寸掌握不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时,已产生偏差,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就容易发生轴线位移。

施工中,横墙基础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柱,部分施工员在实际放线时仅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墙轴线由山墙一端排尺控制。

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
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2)控制措施。

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龙门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堆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

龙门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打入与地面齐平,四周用砼封固),龙门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

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

横墙中心桩应打到与地面齐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心线,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

挖槽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槽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情况。

为防止因砌筑基础大放脚部分不均匀而造成的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然后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