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外教一对一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碎片化时间“这个词最近很火热,那碎片化时间到底是什么呢?
碎片化时间指的是受众因为需求多元化以后,其工作生活所呈现出的零碎时间段。

在移动互联网中,“碎片化”时间指的是人们等电梯时、等公交车和地铁时、乘车时等一些分散性的时间。

上面的事情其实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碎片化,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主动把时间给碎片化了。

我自己深有体会的是昨天早上,醒来看了看时间,除去洗漱还有完整的一个小时给自己。

因为事先没有计划好这一个小时给来干嘛,于是我很自然的打开了微信,然后把没有看的消息看了一遍。

因为各种原因我是不刷朋友圈的,有一段时间还把朋友圈给关了,后来发现不太方便又开启了。

等我终于把红点点消掉之后,也基本只剩下洗漱的时间了。

其中也有一些重要的消息,但用这么宝贵的时间来获取这些消息显然是很不值得的,所以昨天早上我体会到了有时候根本就不是其他事情使自己的时间碎片化了,很多时候是自己主动把时间碎片化的。

或许你会时不时习惯性的掏出手机,不自觉的打开微博微信的app,打开刷下,尽管你在几分钟前刚刚打开过。

或许你工作学习不到半小时,忍不住解锁刷朋友圈去了。

或许你原本打算睡觉,结果刷微博刷到凌晨越刷越嗨...
又或者你是看书遇到不了解的,想上网查一下,结果在微信微博里刷了起来...
一打开手机确实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尽管原本打开手机的目的是学习。

为减少人为碎片化时间的频率,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方法方向:
1、关闭朋友圈(如果你还不知道方法,随手百度一下即可),取消关注一些公众号,贪多嚼不烂,留下几个自己觉得很重要的即可。

2、工作学习时手机开静音或震动,我个人习惯是会把微信调成勿扰模式。

3、卸载一些APP,很多APP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用,等到你真的要用的时候去手机商店下载也无妨。

02.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人为碎片化可以得到解决,那客观的碎片化就需要我们加以利用了。

碎片化也并非是一件坏事,以往需要占用更多完整时间才能完成的某项工作,现在完全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和安排中来妥善完成了,对于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这里给大家提三个建议。

1、找到每天基本固定的碎片化时间。

外教一对一 每天总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碎片化时间,比如上班上学的路上,吃完饭后的休息等等,好好的整理下你每天的时间。

你会发现有些时间是有规律、可计划的,你可以用来做很多有用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刷刷微信、微博、新闻等等。

除去相对固定的碎片化时间,还有很多不确定的碎片化时间,比如刚好人多需要排队,知道这些时间后就需要我们来想想他们的用途了。

2、列出不同时间段的用途。

列出不同的时间段可以用来做什么,碎片时间的选择越多,我们利用到它的可能也越大,并且支配自由度就越高,能自由组合时间碎片完成不同的工作。

否则当碎片化时间找不到合理的用途时,它浪费在无意义事情上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1分钟可以定个闹钟、伸个懒腰、看看远方等等,5分钟可以剪指甲、整理桌面、去个洗手间、给爸妈打个问候电话、处理几个微信消息等,10分钟可以记些单词、做几组健身动作、梳理一下短期计划和安排等等。

3、给不同场合下的时间找到恰当的用途
知道用途了也不能盲目地用,总不能在排队的时候做一套健身操吧。

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在地铁上的三分钟能干什么?办公室的三分钟能干什么?卧室里的三分钟能干什么?
把碎片化时间和场景相结合,这样想把时间浪费在刷手机上可都不容易了呢。

03.串联碎片化时间
碎片化时间只能做到这样了吗?其实不然。

不妨反问一下自己:有些事情真的一定要用完整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吗?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把它拆开来做吗?
比如画画,打结构和上色就可以分开来做。

写文章时,有时我们是灵感爆发,就想一口气写完,但有时我们是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来,只能换个时间再写。

前期的素材积累、灵感收集就可以用碎片化时间来解决。

记得写论文的时候老师就说过,每天写一个小点的小小点,论文就这样轻松完成了。

写文章也可以用碎片化时间构思大纲、收集素材、小段写作、修改,最后再来整体的调整。

你也发现了,有些工作的确需要大块的时间,但如果不是提前做够铺垫,这些大块的时间并不会有效率。

认真思考你认为需要大块时间完成的工作,能否分解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的工作,这样慢慢你就能够学会把每天的碎片化时间串联起来完成一件重要的工作。

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可以大大节约你的大块时间,或者提高你大块时间的利用效率。

在我把碎片化时间用起来后,不再被deadline牵着走,时间虽然还是不够用,但我已经更自由地支配时间,不再被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威胁。

赶紧把碎片化时间好好用起来吧。

外教一对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