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和作用
1.1 新产品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创新活动,对
企业产品发展方向、巩固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
定性作用。
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中所指的新产品的研发包括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的持续改进。
第二条管理职责
2.1 技术中心负责新产品的市场调研分析、立项、设计、开发、验证、试制、移交投产等工作。
2.2 生产部、质检部、销售部(含外贸部)、供应部等部门应在新产品研发
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第三条新产品研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研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
技术和市场调研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
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同类名牌产品为对
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等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拟新发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拟新研发产品的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拟新研发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
能源、外购外协配套设施等)。
3.2.4 初步论证拟新研发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条新产品研发管理
4.1 研发项目的立项与实施研发
4.1.1 技术中心填报《 XXX项目建议书》(见附件1),上报公司批准后,确定立项。
技术中心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见附件2)给研发项目负责人。
4.1.2 研发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开发任务书》编制《设计开发方案》(详见附件 3)和《设计开发计划书》(详见附件 4),并组织项目小组进行新产品研发工作。
4.2 研发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4.2.1 研发项目负责人根据研发项目进度,在小试、中试阶段提出评审需
求,由技术中心组织人员进行评审,并出具《设计开发评审报告》(详见附件 5)。
4.2.2 研发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开发评审报告》组织项目组对项目进行
改进、继续开发,至试产,填报《试产总结报告》报技术中心和公司审核。
确定
投入大批量生产的,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4.2.3 技术文件资料的验收及存档。
技术中心负责将全部文件收齐归档,
资料管理人员存档时必须验证齐全。
4.3 知识产权登记与管理
在不泄露公司技术秘密的前提下,公司认为有必要申请国家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或产品,有研发项目组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文件,技术中心只是产权管理人员负责相关申请报批工作。
第五条新产品研发经费的核算与管理
公司对研发项目实行经费专项审批制,具体按《企业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第六条其他
本办法由公司董事会批准,技术中心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有相关规定自动废止。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七日
附件 1:
XXX项目建议书
提出部门建议人
项目名称型号
销售对象建议日期
基本要求(包括主要功能、性能、结构、外观包装、技术参数说明等);
市场预测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用户期望、竞争对手情况、产品质量现状、预期首批销量、交货期限、出
厂价格等)
可引用的原有技术:
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采购、工艺、成本等方面):
项目所需费用、参加人员:
主管领导审核:
签名 / 日期:
公司批示:
签名 / 日期:
附件 2:
设计开发任务书
项目名称起止日期型号规格预算费用设计内容(包括产品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主要结构等):
设计部门及项目负责人:
设计部门:
项目负责人:
备注:
任务下达人:年月日
附件 3:
设计开发方案
项目名称起止日期
型号规格预算费用设计内容(包括产品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主要结构等):
设计原理及路线概述( 可另加页叙述) :
备注:
编制人 / 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附件 4:
设计开发计划书
项目名称起止日期
型号规格预算费用
资源配置 ( 包括人员、生产及检测设备、设计经费预算分配及信息交流手段等)要求:
设计开发阶段的划分及主要内容设计开发人员负责人配合部门完成期限
备注:
编制 /日期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附件 5: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项目名称型号规格
设计开发阶段项目负责人
评审人员职务评审人员职位评审人员职位
评审内容:□内打“√”表示评审通过,“?”表示有建议或疑问,“X”表示不同意
1、合同、标准符合性
2、采购可行性
3、加工可行性
4、结构合理性
5、可维修性
6、可检验性
7、美观性
8、环境影响
9、安全性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评审结论:
对纠正、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结果:
备注: 1、评审会议记录应予以保留。
2、可另加页叙述。
编制 /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附件 6:
试产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试产数量
型号规格试产起止日期
试产过程简介( 由样品到小批试制转化主要的困难及克服办法、主要质量控制点、工艺合理性评价、设备加工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 :
产品检验、试验结果简介及结论(附各阶段的检测报告记录):
试产结论及建议:
签名 / 日期:
审核意见:
签名 / 日期:
审批意见:
签名 /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