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光纤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1、实现矿井深部巷道变形实时监测。通过对采煤工作面两巷顶 板进行连续实时监测,不仅能够得到顶板离层的准确信息,还可以 推断预测出各种顶板条件下的顶板周期来压规律,及早发现顶板 失稳的征兆等不安全隐患,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避免冒顶事故的 发生。 2、推进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及超前支护改革,以全注浆锚索超 前支护代替了传统的超前液压单体支护,有利于减轻工人劳动强 度,提高采煤效率。 3、建立了多工作面顶板数据管理体系,形成了工作面超前管控 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改变了巷道变形监测手段,简化了监测流程, 需用人员大量减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测技术 造成传感器使用寿命短;信号数据传输易受电磁干扰,量程范围大、本质安全,特别适合
导致跳数、误报等问题。
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潮湿、
各种基于有线总线式网络传输的离层监测系统相继 强电磁场、腐蚀性等极端条件下的
有线总 出现,在煤矿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有线网络检 测量,并能实时本地显示及远程实
光纤顶板动态数字化在线监测系
人工观 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精度低,需要专员定期巡检记录,
测技术 无法实时监测,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推进被逐渐淘 统,其特点概括为系统无分站、传
汰。
感器不带电。该系统涉及的矿用光
传统的电子类顶板离层传感器其原理简单,多数 纤传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供一种现场安装方便、
电子监 是单片机加ADC采集单元,容易受淋水及粉尘腐蚀, 现场可视、无源监测、测量精度高、
26
应用案例1:光纤传感技术与传统监测数据对比
山东能源新巨龙煤矿8301工作面,安装长度1100m。
顶板离层传感器安装60天,通过10 个观测点,与传统的离层观测尺数 据对比。10个监测点深基点位移变 化值在0-23.01,平均变化量为 10.08mm;巷道顶板锚索锚固范围 内(浅基点监测值)的离层值在 0.18~3.26mm之间,10个监测点 平均值为1.99mm。在同一监测区 域,采用机械式人工监测的顶板离 层仪观测数据一般深基点变化值在 0~22mm,平均10.9mm;浅基点 0~20mm,平均2.48mm。通过对 比表明该系统监测数据与传统的人 工观测数据基本一致。
矿井应设置矿压监测系统,监测采掘工作面及受采动 影响巷道顶板和围岩的位移、应力分布和松动范围。 对顶板危险事件、冲击地压等进行预测和报警。
2019年8月申报国家第四批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目录
开01发政背策引景导2:地方政府政策法规
2019年9月19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监局联合以“晋应 急发【2019】299号文”印发《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光纤钻孔应力传感器
光纤锚杆(索)压力传感器
光纤液压支架压力传感器
多参数智能锚索:锚索 内部应力、离层量,定 位离层点。
13
KJ1068光纤顶板动态监测传感器技术参数
类别 光纤离层传感器 锚杆(索)应力传感器 钻孔压力传感器 液压支架压力传感器
量程
0-500mm
分辨率
0.1mm
0-600KN 0.1%F.S
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生产 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 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掘进工作面每掘进一定距离设置顶底板动态仪和顶板离
层仪,对顶底板移近量和顶板离层情况进行定期观测。
当煤层埋藏深度超过800米时,厚煤层沿底托顶煤掘进 的巷道,以及遇顶板破碎、淋水、过断层、过老空区、 高应力区的巷道应当采用锚杆锚索和可缩支架复合支 护形式,加强支护并进行顶板位移(离层)监测。
5
顶板动态光纤监测系统架构
6
顶板动态光纤监测系统原理图
光纤光栅是一个反射型的窄带滤波器。 当温度、应变等发生变化时,反射波长发生改变。通过对波长的精确测量可以
获得被测信息。
7
光纤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与传统监测手段比较
现有传统顶板灾害监测手段
光纤传感技术顶板监测技术
机械式顶板离层仪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在煤矿
自检功能:系统中某一个传感器 出现故障,能够通过软件甄别出故 障传感器。
表格定制:满足用户可定制各种 表格:实时数据表、历史数据及统 计报表、报警一览表等。
查询功能:满足在系统图上直接 查询设备信息、运行历史数据等。
16
光纤监测系统软件显示界面
17
系统软件功能显示界面
18
四、 顶板事件治理措施
显示功能:满足多种类型图表、 系统图、曲线图、棒图等显示要求 。
分析功能:根据监测数据,对未 来趋势进行分析,提供参考信息;
报警功能:可自行设置顶板参数 预警值、报警级别 及地理位置名称 ;系统可设置声音报警功能;
打印功能:具备各种报表的打印 功能;
上传功能:满足实时数据网络上 传,轻松实现无人值守。
线式监测 技术
测分站和中继分站多、供电繁琐、施工安装和维护不 方便、灵活性和扩展性也不足,造成系统稳定性差等
时监控预警预报;该系统涉及矿用
缺点。
隔爆兼本安型光纤顶板动态监测主
机提供兼容矿井大部分电源从
无线传
无线类传感器克服有线总线式传感器大部分缺点, 但由于考虑传感器的功耗,数据多数采用定时传输、
127V~1140V,无需考虑接电难问题,
第117条
• 作业规程必须对顶板离层、锚杆锚索压力、采煤工作面压力观测仪器 仪表的安装观测进行明确规定;
第121条 掘进巷道施工应进行顶板离层、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监测,为掘进工作面 顶板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锚杆、锚索、锚喷、锚网喷等支护的巷道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煤及半煤岩 第122条 巷道离层仪安设间距不大于50m,岩巷不大于100m,巷道开口及交叉处应
矿用光纤顶板动态 监测系统与综合治理技术应用
山东道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0
1 光纤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2 监测系统硬件产品
CONTENTS 目 录
3 监测系统软件功能
4 顶板事件治理措施
5 项目成果及应用案例
一.光纤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2
开01发政背策引景导1:国家政策引导
2019年5月8日发改能源〔2019〕764号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感敏感元件波长的变化,从而进行位移的监测。
矿用光纤大量程可视化离层传感器是我公司最新研制新型传感器,量程
500mm,为国内首创。本安无源设计,并能满足现场就地显示与远程终端 同步显示。
12
矿用光纤应力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基于光纤光栅原理设计,通过悬臂梁结构,将顶板位移、围岩应 力、压力转化为光纤光栅波长的变化。并采用温度补偿技术,监测运行更加 稳定。
DBR
控制电路/波长监测
光输出 分束器
耦合器 耦合器 耦合器
信号处理
探测器
可以连接32芯光纤,200个不同的光纤光栅传 感器(温度、位移、压力、应力、水位、振动 等)。
10
KJ1068光纤顶板动态监测主机技术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 工作方式 显示方式 通讯端口 传感器接口 响应时间 传输距离 单通道容量 支持通道数 传感器工作环境 系统主机供电
0-40MPa 0.2%F.S
0-60MPa 0.1%F.S
测量精度
±1mm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
0.5%F.S
0-40℃ 45%-90% 80-106KPa
1%F.S
0.5%F.S
14
三、 光纤顶板监测系统软件功能
15
光纤监测系统软件功能概述
分析
显示
上传
光纤顶
打印
板监测
查询
系统
自检
报表
报警
第127条
采煤工作面必须每天进行支护质量及顶板监测,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一个月 内必须完成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开发背景3:煤矿安全所需
2017年,顶板事故占据全国煤矿事故之首,占比高达33.06%,死亡人数 占比24.05%;
迫切需要建设测量精度高、传输距离远、运行稳定、能够满足煤矿恶劣环境 的新型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输监测技 而且电池使用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受井下复杂环 系统单台主机涉及容量大,物理通
术
境影响,其传输距离有限,系统需要大量通讯基站及 道数不少32个,单机可接入160支
中继站,导致系统结构复杂、稳定性差。
离层传感器
8
二.光纤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硬件
9
KJ1068矿用光纤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主机
后反射镜 相位 增益
内径Ø 7.5mm,外径Ø 10mm ≥5.0 30 2.8-12
1000~1500 4.0 ~6.0
备注
21
注浆锚索支护效果对比图
铁 棚 支 护
注 浆 锚 索 支 护
22
五、 项目成果及应用案例
23
项目主要创新点
首次将激光/光纤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矿顶板动态监测,实时在线监测;是目 前国内唯一一家取得光纤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煤安认证的系统厂家。 光纤离层传感器量程是目前国内唯一达到500mm以上并实现可视化,是 目前国内唯一满足现场就地显示的无源光学传感器,并已申请发明专利; 多源数据融合建库标准,分布式数据采集、传输入库软件功能国内领先。 首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矿井地质灾害综合分析预警; 顶板动态监测大数据管理系统融合地理空间、模拟图、三维信息,实现可 视化云图展现,实现专家分析及风险评估功能。 顶板动态监测与治理措施相结合,不仅精确掌握顶板动态变化规律,并对 顶板事件进行有效治理,该工艺经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先进”。
增设顶板离层仪。
第124条 第126条
当煤层埋藏深度超过800米时,厚煤层沿底托顶煤掘进
受采动影响范围内的硐室,必须安设顶板离的巷层道,仪以及,遇顶加板破强碎、顶淋水板、过监断层测、过;老空区、 高应力区的巷道应当采用锚杆锚索和可缩支架复合支 护形式,加强支护并进行顶板位移(离层)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