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层模板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标准层层高3.0米,板厚最大为140mm,梁最大截面尺寸为200×910mm,一般柱截面尺寸为700×400mm。
2、模板采用七夹板配制模板,木枋采用50×100㎜。
3、模板支撑用Ф48×3.5㎜钢管,Ф12对拉螺杆。
二、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1、安装模板时,高度在2M及其以上时,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砼的重量和侧压力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4、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所有模板拼缝处均采用双面胶带,5、遇有恶劣天气,如降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的高处作业。
雨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架及地面上的积水。
6、施工人员上下班应走安全通道,严禁攀登模板、支撑杆件等上下,也不得在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7、预埋件、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模板的预留孔洞等处,应加盖或设防护栏杆,防止操作人员或物体坠落伤人。
8、不得将模板或支承件支搭在门框上,也不得脚手板支搭在模板或支承件上,应将模板及支承件与脚手架分开。
9、在高处支模时,脚手架或工作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三层,所堆放和施工操作人员的总荷载,不得超过脚手架或工作台的规定荷载值。
10、模板接缝应严密,对局部缝隙较大的采用胶带纸封贴;1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三、模板工程施工方法(一)柱模柱模拟采用七夹板配制模板,加50×100mm木枋竖楞和钢管抱箍加固,木枋竖楞的横向间距按250~350mm设置,钢管抱箍的竖向间距按500mm设置;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
木枋条定位必须准确以保证柱线角顺直。
为保证柱模的侧向刚度,在柱模上设置双向Φ12对拉螺杆,间距按400-500mm设置。
矩形柱支模示意见下图所示。
柱四面均为φ12注意事项:①柱模板的下端应有空位的基础和防止模板位移固定措施。
②模板及其支撑等的排列布置应按设计图进行,柱箍的规格,间距应按模板设计计算确定。
③安装预拼装大块模板,应同时安设临时支撑支稳,严禁将大片模板系于柱子钢筋上,待四周侧板全部就位后,应随时进行校正,并紧固四个角步,按规定设柱,安设支撑永久固定。
④安装预拼装整体柱模时,应边就位边校正边安设支撑。
支撑与地面的倾角不能小于60°。
⑤保证柱模板长度符合模数,不符合模数的放到节点部位处理。
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跑浆,柱模的浇筑口和清扫在配模时一并考虑留出。
若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在柱子砼达到拆模强度时,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与梁模板连接(二)墙模如何确保砼墙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整个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模板拟采用七夹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50×100mm木枋,横楞采用φ48×3.5mm钢管,模板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并采用钢管做斜撑。
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在模板中间加设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横向间距按450mm布设,纵向间距按500~600mm设置。
为保证墙模板截面尺寸,在模板内水平及竖向设间距450mm 的Φ12螺纹钢支撑。
内墙支模示意图(三)电梯井模电梯井模板亦采用七夹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50×100mm木枋,横楞采用φ48×3.5mm钢管,模板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钢管立杆下端加设可调支座,并采用钢管做斜撑。
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在模板中间加设对拉螺杆,大于等于300mm厚墙对拉螺杆的横向间距按450mm布设,纵向间距按500~600mm设置;小于300mm厚的墙对拉螺杆的纵横向间距按550mm布设。
电梯井坑由下至上直接搭设操作平台,为保证墙模板截面尺寸,在模板内水平及竖向设间距450mm 的Φ12螺纹钢支撑,操作平台由钢管搭设,上铺模板。
电梯井支模如下图所示。
电梯井支模示意图(四)梁、板模板本工程梁截面变化多,为便于配模,采用七夹板配置梁板模,以满足不同结构形状的配模要求。
模板支撑均采用φ48×3.5mm 钢管搭设室内满堂脚手架,钢管立杆下端加设可调支座,钢管立杆纵横向间距梁板底为楼面顶架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排列间距1300mm×1300mm,第一步距为1500mm,第二步根据梁高在梁底设纵横水平杆,第三步在板底设纵横向水平支模杆(梁板支模时应按设计要求将梁板起拱),对于净高大于600mm的梁,在梁中设置φ12对拉螺杆,对拉螺杆间距按500mm设,梁板支模见下图所示。
梁净高超过600的梁加一道对拉螺杆,底加钢管顶撑柱、梁、模板支撑大样图注意事项:①安装独立梁模板应设操作平层或搭设脚手架,严禁操作人员在独立梁底模或柱模支架上操作或上下通行。
②楼上下层模板的支柱,应安装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在已拆模板的楼面上支模时,必须验算该楼层结构的负荷能力。
③模板的支柱间距,横纵向应按模板设计计算书进行布置。
④在砼楼面上支模时,支柱下端就垫木板,并加设一对木楔用铁钉钉牢固。
⑤模板的支撑,双向水平拉撑从地面上来50cm设一道,再隔2米设一道。
(五)楼梯模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式模板。
楼梯支模示意图楼梯模板安装要求:1.现浇钢筋砼楼梯采用木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
2.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模板,再装楼梯斜板或梯底模板,然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
外帮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
用套板画现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挡木,在现场装钉侧板。
3.踏步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到楼地面层粉刷厚度,防止由于粉刷面层厚度不同而形成踏步高度不协调。
5、其他工程模板:①安装设备基础模板时,应作好对拉和支撑的工作,尤其是支撑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②安装悬挑结构模板应搭设脚手架或悬挑工作台,并设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在危险部位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作业处的下方不得有人通行和停留。
四、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时,砼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如砼没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提前拆模时,必须经过计算(多留砼试块,拆模前砼试块经试压)确认其强度能够拆模,才能拆除。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表面污物,清理干净后涂刷脱模剂。
1、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模板支撑设计书的规定进行,或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方法,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拆除。
2、现浇楼板模板拆除①现浇楼板(框架结构)的模板拆除顺序:柱箍→柱侧模→柱底模→砼板支承构件→平板模→梁侧模→梁底支撑系统→梁底模。
②拆除模板时,要站在安全的地方。
③拆除模板时,严禁用撬棍或铁锤乱砸,对拆下的大块胶合板要有人接应拿稳,应妥善传递放至地面,严禁抛掷。
④拆下的支架,模板应及时拨钉,按规格堆放整齐,工程完成(模板工程)应用吊兰降落(严禁模料从高处抛掷),到指定地点堆放,并安排车运到公司仓库存放。
⑤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撑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⑥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拆完后方可停歇,如中途停止,必须将动部分固定牢靠,以免发生事故。
⑦水平拉撑,应道先拆除上拉撑,最后拆除后一道水平拉撑。
3、现浇柱子模板拆除①拆除要从上到下,模板及支撑不得向地面抛掷。
②应轻轻撬动模板,严禁锤击,并应随拆随按指定地点堆放。
5、拆除完的模板严禁堆入在外脚手架上。
五.质量要求:1.模板及其支撑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新灌筑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模板的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3.模板安装后应他细检查各部位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灌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出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修正加固。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必须准确。
5.模板在浇灌前还应检查下列内容:①扣件规格与对拉螺栓的紧固情况;②斜撑、支柱的数量和支撑点;③对拉螺栓及支柱的间距;④各种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规格尺寸、数量、位置及固定情况。
六.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悬落。
2.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3.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
模板装拆时,上、下应该有人接应,模板及木方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4.模板上有预留洞口应安装后将洞口盖好。
5.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要戴好安全帽,站立在安全地点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
6.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防止钉子扎脚和保持施工场地文明。
7.模板支架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扫地杆。
8.剪刀撑的设置:竖直方向沿纵横两个方向布置,从周边向内每隔4排立杆设一道。
9.泵送砼立管单独搭架固定,不与模板支撑系统和外架连接。
10.模板工程完工后,项目部组织编制方案等相关人员和、监理等人员对模板支撑结构实施全面量化检查验收,并有验收记录,符合要求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五、模板支撑计算:(一)柱模计算:柱截面尺寸按700×400mm,层高3.0m,按楼层进行浇注。
浇筑速度均为2M/h,浇筑气温取25c。
荷载取值:A、新浇砼侧压力标准值(恒载):F=0.22r c t oß1ß2V1/2《建筑施工手册》公式(8-6)=0.22×24(200/(25+25))×1.0×1.0×21/2=29.86KN/m2F=rH=24×3.0=72KN/m2《建筑施工手册》公式(8-7)取F较小值,则F=29.86 KN/m2B、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活载):假设向模板内倾倒砼的器具容量为0.2—0.8m3,则水平荷载标准值为4KN/m2C、侧压为合计设计值:(根据《建筑施工手册》8-6-2第(3).3)条:荷载折减系数取0.9。
F=1.2×29.86×0.9+1.4×4×0.9=37.28KN/m21、模板设计:柱模板厚度为18mm,每块板宽200mm(整板宽600mm 设3道木方,按2跨连续梁计算),设柱箍间距500mm。
(1)强度验算:q=F·l1=37.28×103×500=18.64 kn/mM=1/8ql22=1/8×18.64×2002=93200N·mW=1/6bh2=1/6×500×182=27000б= M/W=3.45N/mm2<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验算挠度时,荷载仅采用新浇砼侧压力的标准荷载q =29.86×0.275=14.93KN/MW=5ql4/384EI=5×14.93×5004/(384×104×1/12×275×183)=1.87mm<[W]=500/250=2mm(满足要求)2、柱箍设计:柱箍选用2根Ф48×3.5钢管、Ф12对拉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