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噪声与振动防治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噪声与振动防治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8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 5(1)我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 6 (2)我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的主要政策 6二、行业发展概况71、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概况72、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领域概况8(1)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工业总产值占比不断攀升9(2)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的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9 3、我国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的下游市场发展情况9(1)电力行业发展情况9①燃气燃煤电厂领域10②分布式能源领域11③核电领域12(2)输变电行业发展情况13(3)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情况13(4)高速铁路行业发展情况14(5)大型成套设备发展情况15(6)石化、冶金行业发展情况15(7)民用建筑行业发展情况16三、行业竞争状况161、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少数企业在噪声控制的部分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172、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仍然存在173、行业主要企业17(1)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18(2)深圳中雅机电实业有限公司18(3)济南旭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18(4)四川正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9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91、有利因素19(1)产业政策扶持19(2)环境执法日益严格20(3)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1(4)国家修订噪声污染排放等标准的政策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21(5)新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机遇,拓宽了行业发展空间22 2、不利因素22(1)社会环保意识有待继续提高22(2)企业整体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23(3)行业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24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251、技术壁垒262、人才壁垒273、品牌和信誉壁垒284、工程业绩壁垒29声环境质量控制暨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专业服务商,属于环保技术服务行业中的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

根据环境污染源不同,环保技术服务行业主要分类情况如下: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我国对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的监管包括行业管理和经营资质管理两个方面。

其中,环保部及各级地方环保行政部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是我国环保行业的主管部门;住建部、规划委等政府部门负责对从事噪声污染防治企业的经营领域和经营范围进行资质管理。

噪声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计由建设主管部门颁发专项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噪声污染防治工程专业承包由建设主管部门颁发专项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是环保产业的自律组织,其主要职责为:参与全国环保产业调查和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开展环保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环保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设备、市场信息,组织合作交流活动等。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下设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专门针对环境保护中的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问题展开相应的行业组织工作。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1)我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2)我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的主要政策1)《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 号)2010 年1 月11 日环保部印发,提出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明确责任和控制目标要求:①在规划或已有地面交通设施邻近区域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

②因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如通过技术经济论证,认为不宜对交通噪声实施主动控制的,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保证室内合理的声环境质量。

2)《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 号)2010 年12 月15 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国务院十一部委联合发布:①严格项目环境噪声“三同时”验收管理,未通过验收的噪声排放项目,一律不得投入运行。

②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全面落实《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架路、快速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道路两边应配套建设隔声屏障。

③强化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查处施工噪声超过排放标准的行为。

④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严格实施《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商业服务业噪声污染,有效治理冷却塔、电梯间、水泵房和空调器等配套服务设施造成的噪声污染⑤深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

贯彻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查处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超标扰民行为。

⑥到2015 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排放全面达标。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 年12 月15 日国务院印发,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修订的基础研究工作,并要加强城乡声环境质量管理;加大交通、施工、工业、社会生活等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力度;划定或调整声环境功能区,强化城市声环境达标管理,扩大达标功能区面积;做好重点噪声源控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强化噪声监管能力建设。

二、行业发展概况1、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概况2013 年,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产业规模和效益增长幅度较往年有一定下降,但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2007 年至2013 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工业总产值情况如下所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行业收入规模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领域概况从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的行业应用来看,主要分为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隔振器、声学材料及其他,其中,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工业总产值占比超过50%,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行业情况如下图所示:(1)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工业总产值占比不断攀升2007 年至2013 年,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工业总产值占比由4175%上升至5705%,考虑到未来燃气电厂等清洁能源领域的高速发展,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所占的比重将会继续提升。

(2)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的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2007 年至2013 年,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工业总产值的复合增长率约为33%,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为25%,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的复合增长率较行业平均的复合增长率高。

3、我国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的下游市场发展情况从我国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都有噪声控制的需求,但从噪声控制的规模、控制的难度等方面来看,我国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市场主要集中在电力、电网、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石化、冶金、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

(1)电力行业发展情况中国的电力行业近年呈持续增长趋势。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发电量约为5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我国电力消耗量约为57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发电及用电量的提升,将促进我国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根据国务院于2013年1月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力能源发展主要目标如下:由上表可知,传统能源电力稳步发展,新能源电力发展迅速。

根据《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在电力投资方面,“十二五”期间达到5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长68%,其中,电源投资达到275万亿元,电网投资达到255万亿元;“十三五”期间达到58万亿元,比“十二五”增长94%,其中,电源投资达到295万亿元,电网投资达到285万亿元。

噪声污染防治作为电厂项目环保达标的配套工程,相关技术服务及产品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①燃气燃煤电厂领域煤电作为我国主要电力来源,“十二五期间”的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在“十二五”期间也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62%。

相关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燃气发电装机规模为4,309 千瓦,中电联预测,2020年天然气发电规模将达到1 亿千瓦左右,其中分布式4,000 万千瓦、集中式6,000万千瓦。

除上述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导致的市场需求外,存量电厂升级改造也将带来噪声治理的市场需求。

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将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在符合条件的大中城市,适度建设大型热电机组,在中小城市和热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优先建设背压式机组,鼓励发展热电冷多联供。

继续推进“上大压小”,加强节能、节水、脱硫、脱硝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煤电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到“十二五”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2,000 万千瓦。

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来建设在城市郊区的电厂已经离居民生活区越来越近,居民对治理噪声污染的需求越来越高,环保监管部门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标准也将相应加强。

这将进一步推进存量电厂的改造升级所带来的噪声治理需求。

绿创声学主要面向的煤电及天然气发电领域的发展,将给绿创声学带来持续的业务机会。

②分布式能源领域现阶段我国分布式能源仍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为主,已建成投运的、影响力较大的项目主要有:北京奥运媒体村、中关村软件园、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环球国际金融中心、北京燃气集团大楼、上海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城、四川大陆希望集团、深蓝绿色能源中心、湖南长沙机场等。

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总容量约540万千瓦,不到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还处于起步阶段,且部分项目还因电力并网、效益或技术等问题处于停顿状态。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容量从目前的500万千瓦增至5,000万千瓦。

2013年1月,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到2015年,建成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1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

绿创声学执行的广州大学城2×78MW分布式能源项目是目前国内首座分布式能源站,向广州大学城区域同时提供冷、热、电三种能源。

该项目顺利通过环保验收,达到国家2类区域噪声排放标准,在该领域绿创声学拥有了市场的先发优势。

③核电领域根据2014年5月发布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力争在2015年运行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2017年底运行达到5,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