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章节题库(第19章 行政复议概述)【圣才出品】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章节题库(第19章 行政复议概述)【圣才出品】

第19章行政复议概述
一、概念题
1.行政复议(东财2006年研)
答: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是具有司法性因素的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的环节。

2.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华师2004年研)
相关试题:行政裁决(汕头大学2011年研)
答:①行政复议与行政裁决的含义: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范的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②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的区别:
a.针对的对象不同,行政复议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属于行政争议;行政裁决针对的是当事人之间的与行政管理活动有关的民事纠纷。

b.目的不同,行政裁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行政复议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行政复议机关
答:行政复议机关,是指享有行使行政复议权、承担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受理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机关。

同时,行政复议机关必须是具有独立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

4.行政复议第三人
答: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申请参加或者由复议机关通知参加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5.行政复议的移送管辖
答:行政复议的移送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已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经审查发现对该案件无管辖权时,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管辖。

6.行政复议的指定管辖
答:行政复议的指定管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在某一复议案件的管辖上发生相互推诿或争夺管辖权等争议时,由其共同上一级机关指定管辖。

二、简答题
1.简述行政复议的特征。

(中财2005年研)
答: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
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的特征表现为:
(1)行政复议所处理的争议是行政争议
这里的行政争议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因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而与相对人发生的争议,这种争议的核心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

行政复议是专门为解决行政争议而设置的一种制度,因此,其具体制度、程序等都是针对行政争议的特点与要求的;行政复议不解决民事争议,行政机关解决民事争议的行为不是行政复议,而是行政调解或行政裁决。

(2)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并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我国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附带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中的规定,不附带审查行政法规和规章。

行政相对人如认为行政法规、规章违法,应当通过其他法制监督途径解决。

(3)行政复议主要采用书面审查的方式,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听证的方式审理
书面审查的方式是行政复议机关通过审查双方提交的书面证据材料,认定案件的事实,判断法律适用的正确性,从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如果案情比较复杂,行政复议机关也可以召集双方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展开辩论,再由行政复议机关根据听证的结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2.简述行政复议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在行政复议立法目的的指导下和遵循行政复议的基本规律设定的,是对行政复议具有高屋建瓴指导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

行政复议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

合法性原则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主体合法;②依据合法;
③程序合法。

(2)公正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①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个层面审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查明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并作出准确的定性;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条款应当作出准确的判断;③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正当、合理地行使复议自由裁量权。

(3)公开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①行政复议过程公开;②行政信息公开。

(4)及时原则。

其主要要求是:①行政复议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的期限,确保每个行政复议行为都能在法定的期限内完成,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期限,行政复议机关则应当尽快完成行政复议行为;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敦促行政复议当事人遵守法定的期限。

(5)便民原则。

这个原则的主要要求是:①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应当尽可能考虑为申请人提供复议的便利条件;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定范围内为当事人提供进行复议活动的便利条件。

3.简述我国现行的书面复议制度的定义、内容及法律意义。

(电子科大2011年研)相关试题:
(1)一级复议制度、书面复议制度。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研)
(2)试述行政复议的书面复议制度。

(东财2005年研)
答:(1)书面复议制度的定义
书面复议制度,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以及有关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和证据进行非公开的、非对质性的审
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

(2)书面复议制度的内容
①行政复议机关主要是通过书面材料审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对书面材料中涉及的问题如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可要求复议当事人提供补充材料。

②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召集行政复议当事人了解案件情况,但不是必须让双方当事人互相对质,进行抗辩。

召集复议当事人可以单方进行,也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

③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有必要(如审理重大、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可以采用开庭形式审查,但是仅仅是一种例外。

(3)书面复议制度的法律意义
①提高行政复议的效率,及时解决行政争议,减少行政复议的成本。

②减轻行政复议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因“庭审”而产生的对抗情绪,有利于行政争议在行政程序中获得解决。

4.简述行政复议中止的情形。

答:依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行政复议中止:
(1)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复议的;
(2)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丧失参加行政复议的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
(3)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5)申请人、被申请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参加行政复议的;
(6)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7)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
(8)其他需要中止行政复议的情形。

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应当及时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行政复议机构中止、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应当告知有关当事人。

5.简述行政复议申请的转送制度。

答:行政复议申请的转送制度,是指申请人对以法律规定的被申请人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不直接向其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而直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接收申请的县级人民政府向有权行政复议机关转送的制度。

(1)适用转送制度的情形。

被申请人为派出机关、派出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两个以上行政机关或者已经被撤销行政机关的,可以适用行政复议申请转送制度。

(2)申请人选择向县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对于适用转送制度的情形,申请人具有选择权,可以选择有权行政复议机关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申请人选择向县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并不意味着县级人民政府即为有权行政复议机关。

(3)县级人民政府接收行政复议申请后的处理。

县级人民政府接收该行政复议申请后,进行审查,如该行政复议申请属于本机关管辖,即在5日内作出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该行政复议申请不属于本机关管辖,县级政府应当在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6.简述行政复议终止的情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