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四中2009学年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一学期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2010年2月1日8时至9时40分;2.答题前,务必先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班级、姓名、准考证号;3.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本卷满分100分,共4页。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笨拙.(zhuō)狙.击(jū)熨.帖(yù)蓊蓊..郁郁(wěng)B.仓颉.(jí)坍圮.(qǐ)跌宕.(dàng)少不更.事(gēng)C.倔.强(juè)朱拓.(tà)蓓.蕾(péi)放诞.无礼(dàn)D.间.或(jiàn)拮据.(jù)昊.天(hào)敛声屏.气(bǐ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窈陷隐遁迷望汗流夹背B.残骸岑寂寒喧沸返盈天C.蹙缩肆虐倩影百无聊赖D.慰籍惊蛰敕造哀声叹气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
②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首先,我希望长久地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
③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去闻才能明了。
A.乞求凝视设身处地B.祈求注视设身处地C.乞求注视身临其境D.祈求凝视身临其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使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B.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的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C.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写道:“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而美总是悲的。
”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
D.在学习《落日》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先阅读相关小说和电影,在了解整个情节后,再仔细研读课文。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做三小题。
)(1)层层的叶子中间,,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朱自清《荷塘夜色》)(2)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4)长桥卧波,?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6.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句基本一致。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关爱;关爱。
二(20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7—10题。
(14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7.下面每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判断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同“倘”,如果C.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递:传递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族灭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以.地事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使六国之人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C.暴秦之.欲无厌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杳不知其所之.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9.把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10.《六国论》和《阿房宫赋》,都运用了借古喻今的手法,规劝最高统治者以史为鉴。
请你结合文段,谈谈它们各自讽喻了什么?(4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12题。
(6分)浙江小矶春日宋范成大客里无人共一杯,故园桃李为谁开?春潮不管天涯恨,更卷西兴暮雨来。
注:①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11.这首绝句,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
请简要分析其思想情感。
(2分)12.简述这首绝句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4分)三(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19题。
(一)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3.“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一句中的“百无聊赖”和“尘芥堆”分别说明了祥林嫂怎样的境遇?(4分)14.“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请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15.本段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瑟瑟作响的雪花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二)高处的灿烂关瑞①初秋的风掠过原野,掠过树林,也掠过了路边那株向日葵。
它泛着太阳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势迎接那风,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样流淌的白云。
脚下的野菊正在绽放,一只蚂蚁在草的密林中孤独地跋涉,还有热烈振翅的蜜蜂或者蜻蜓,正试图靠近向日葵高昂的花瓣。
高远的阳光,透亮的雪峰,原野起伏如鸟雀飞过的痕迹。
天空在白云之上,那种湖泊般优雅的宁静,从一棵树浓密的枝叶间洒下来。
②这是一个下午,所有的行走在此停顿,疲惫并且沉重的躯体在此怀念或者回望,然后开始努力寻找内心的出口。
那样的过程,在幽暗的路上纷纷飘落。
一株向日葵,就像一个出口,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打开。
只需要一种颜色一种姿势,就足以释放所有深藏内心的柔弱的花朵。
③我曾经置身一大片向日葵中间,看着难掩喜悦之色的农人带着宽沿的草帽,高扬起尖利的弯刀,一刀一刀割下向日葵硕大的花盘。
那些花盘纷纷扬扬,在一块不大的空地上渐渐堆积成金色的山峰,也渐渐消隐了生命中最后一滴无以复加的灿烂。
农人收割的喜悦感染了我,但隐隐的疼痛穿越那些弯刀冷色的光芒,直抵我的皮肉甚至骨头。
在藉以为生的农人的眼里心里,它们的一生都以果实的形态开始,以果实的姿势存在,然后以果实的功用结束。
它们被种植,被宠养,最后被收割,整个过程无一不充满了对黯淡未来一目了然的悲情色彩。
④真正的向日葵,正绽放在现在的原野上。
它以花朵的名义,在干干净净的天空下自由地盛开着。
它的叶片舒朗而不张扬,它的花瓣孤独而不自卑。
在所有的花朵里,这株向日葵在高处的风中安静地灿烂着。
它是一个出口,释放着一生当中沉积久远的激情,也释放着那些暗藏内心的珍贵的生命片段。
在繁花之中或者荒野之上,在黑夜深处或者白昼边缘,我们行走,然后驻足。
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出口,需要一次真正的释放。
无数朵顾影自怜的野菊花,不足以点燃心头微醺的憧憬。
无数只没有痕迹的飞鸟,也不足以勾勒出目力所及心神向往的方向。
于是,我们不得不基于本能地寻找。
尽管我们依旧是那个提着灯笼在暗夜里哭泣的孩子,泪水里荡漾着漫天的星子,我们仍然要找到一朵饱满的深刻的花朵。
在我们一生必经的路上,那些沉淀的安静的灿烂无疑会是我们全部的阳光。
⑤我站在秋天。
我站在风带不走的向日葵的身边。
我不由自主抬起头,仰视它的光芒。
在它的光芒里,我看到了果实以外的、朴实健康的花朵。
我相信它是孤独的。
在原野上在路边,它无需迎合什么,也无需明证什么,世间的一切悲喜与它无关,只是在秋天到来的那个清晨或者午后,安静地高昂起它的质朴的花盘,交付于蓝天白云。
我更相信它是灿烂的。
它的灿烂在高处,在远处,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
它的灿烂,源于高处的自由飞翔的阳光的明净,源于远处的不为风尘蝶虫打扰的安详。
在它舒展的花瓣里,灿烂如铺满阳光的河流,静静地在远离假象和伪饰的旷野,闪烁着耀眼的跃动的光芒。
⑥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
16.文章第一段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初秋原野景物的?(2分)17.文章第四段写眼前“真正的向日葵”,请用该段的词语概括“真正的向日葵”的特点。
(3分)18.文章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结合文意理解“孤独的灿烂”的含义。
(4分)19.结合文本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向日葵作为象征物来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3分)四(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40分)德国著名的“阿伦斯巴赫”民意测验机构日前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礼貌、敬业、节俭这些优良品行已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重要内容;有87%的人以把孩子培养成“讲礼貌和举止优雅的人”作为教育孩子的重要目标;有80%的被调查者认为,孩子应该学会“认真和有条理地处理工作”;此外,让孩子养成有毅力、好学等品质也越来越受到德国家长的重视。
作为一名学生,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何感想?请结合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命题:高二语文备课组校对:寿淑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AB项: 仓颉(jié)坍圮(pǐ) C项:倔强(jué)蓓蕾(bèi) D项:拮据(jū)敛声屏气(bǐng)2.答案:CA项:汗流浃背 B项:寒暄 D项:唉声叹气3.答案:D①乞求,请求给予;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句中用“祈求”更能母亲对儿子的担忧。
②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
句中用“凝视”更能体现出看的投入。
③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句中应用“身临其境”才合情景。
4.答案:BA项误用了“使”字,导致主语残缺。
C项“质疑”就是“提出疑问”的意思,语义重复。
D项“阅读”不能与“电影”搭配。
5.答案:(1)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2)多情应笑我(3)多情自古伤离别(4)未云何龙6.答案:示例: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暖意;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杯热茶,给人无限的温暖;关爱是一个微笑,给人浓浓的爱意等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