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

单项选择题(备注:黄色部分为非重要部分,只作参考。

)1-1、有形产品的变换过程通常也称为( B )P2A.服务过程B.生产过程C.计划过程D.管理过程1-2、无形产品的变换过程有时称为( C ) P3A.管理过程B.计划过程C.服务过程D.生产过程2、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企业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 A )P6A.产出的物理性质B.与顾客的接触程度C.产出质量的度量D.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制造业与服务业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营运管理对象不同。

2.营运能力不同。

3.综合计划策略不同。

4.营运过程中细节差异(选址差异、作业排序差异)。

3、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D )P9-10A.产出要素管理B.资源要素管理C.环境要素管理D.信息要素管理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产出要素管理;资源要素管理;环境要素管理4、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最主要部分是( C )P13A.产品研发B.产品设计C.生产运营活动D.生产系统的选择5、决定企业新产品或新服务项目的引进、不同品种的组合,以及不同产品的生产进出策略是( A )P28 A.产品战略决策 B.产品组合决策 C.企业发展决策 D.企业创新决策6、企业从目前所从事的生产阶段进一步向生产的前一阶段发展,称为( A )A.向后集成B.向前集成C.向上集成D.横向集成企业从目前所从事的生产阶段向接近最终消费市场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向供应链的下游发展,称为(向前集成)。

7、生产能力是指一个设施的()B P70A.产出效率B.最大产出率C.产出质量D.原料投入率8、运营流程分析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工具是()A P78A.流程图B.因果图C.相关图D.5W1H分析法8-1、在流程图中,“▽”用来表示()B P78A.任务B.库存C.检查D.决策点8-2、流程分析与改进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ACD P77A.我们现在何处B.为什么在该处C.应在何处D.如何到达该处E.以后在何处8-3、流程分析改进的基本步骤有()ABCDE P77A.定义B.评价C.分析D.改进E.实施8-4、流程分析和改进的工具包括()ABC P82-84A.因果图B.相关图C.5W1H分析法D.损益平衡分析法E.分级加权法8-5、流程分析中的“四巧”技术的内容包括()ABCDE P85 A.重排 B.取消 C.结合 D.合并 E.简化9、供应链管理应采用系统观念,即强调供应链的()C P122A.系统化管理B.协调性管理C.集成化管理D.全面性管理10、企业对战略性物料供应商的管理模式是()A P131A.战略伙伴关系B.一般合作关系C.一般交易关系D.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11、重要物料的安全库存量是()C P131A.中等B.较高C.较低D.最小化12-1、一般物料的订购批量是() D P131A.中等B.较大C.较小D.经济批量12-2、采购量大,本身价值昂贵,其质量的好坏对企业产品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物料是()A P131 A.战略性物料 B.重要物料 C.瓶颈物料 D.一般物料12-3、本身的价值可能不太昂贵,但是获取上有一定难度的物料是()C P132 A.战略性物料 B.重要物料 C.瓶颈物料 D.一般物料12-4、本身价值昂贵,库存占用资金大,但是市场供应比较充足的物料是()B P132 A.战略性物料 B.重要物料 C.瓶颈物料 D.一般物料13-1、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是( C ) A.独立需求库存 B.相关需求库存 C.安全库存 D.调节库存13-2、用于调节需求或供应的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速度不均衡、各个生产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库存是()D P160A.独立需求库存B.相关需求库存C.安全库存D.调节库存13-3、那些随机的、企业自身不能控制而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需求产品的库存称为()A P173 A.独立需求库存 B.相关需求库存 C.安全库存 D.调节库存13-4、独立需求库存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大的() A P173A.不确定性B.确定性C.预测性D.风险性13-5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性分类,库存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

P16114-1、按运营系统的特性分类,服务业运营可分为()B P199A.通用型和专用型B.技术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C.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D.订货型和备货型14-2、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类,属于通用型服务的单位是()A P199A.银行B.医院C.律师事务所D.咨询公司14-3、如果按顾客的需求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银行属于()C P199 A.技术密集型 B.人员密集型 C.通用型 D.专用型14-4、如果按顾客的需求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会计事务所属于()D P199 A.技术密集型 B.人员密集型 C.通用型 D.专用型14-5、按运营系统的特性分类,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单位是()B P200A.学校B.银行C.百货商店D.饭店14-6、如果按照运营系统的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医院属于()A P199A.技术密集型B.人员密集型C.通用型D.专用型14-7、如果按照运营系统的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餐饮业属于()B P199A.技术密集型B.人员密集型C.通用型D.专用型14-8、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类,服务业运营可分为()A P199A.通用型和专用型B.技术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C.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D.订货型和备货型14-9通用型服务和专用型服务的区别主要在于(顾客参与程度)的不同。

15、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的大致性描述是()D P204A.主生产计划B.运营计划C.物料需求计划D.综合计划15、MPS指的是()C P205A.综合计划B.生产大纲C.主生产计划D.物料需求计划15-1、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这样的计划是()C P205 A.综合计划 B.生产大纲 C.主生产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15-2、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可分为()ACD P204A.综合计划B.库存计划C.主生产计划D.物料需求计划E.营销计划15-3、主生产计划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

P20515-4、主生产计划是把综合计划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

P20615-5、MPS所确定的生产总量必须等于(综合计划)确定的生产总量。

P21515-6、主生产计划制定中要考虑的第一个实际问题是主生产计划与(综合计划)的连接。

15-7、确定MRP所需的关键信息要素有三个:MPS、(物料清单)、(库存记录)。

P220-22116、项目是一种()B P234A.重复性工作B.一次性工作C.长期性工作D.有经验参考的工作16-1、制订项目进度计划方法中最复杂的一种是是() D P243A.关键日期表B.甘特图C.网络计划技术D.计划评审技术(PERT)16-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项目进度计划方法的是()C P242A.甘特图B.关键日期表C.ABC分类法D.网络计划技术17、最简单的一种项目进度计划表是()A P242A.关键日期表B.甘特图C.关键路线法D.计划评审技术17-1、项目进度计划方法中编制时间最短、费用最低的是()A P243A.关键日期表B.甘特图C.网络图D.相关图17-2、项目进度计划方法中最复杂的一种,也是花费时间和费用最多的是()D P243A.关键日期表B.甘特图C.关键路线法D.计划评审技术17-3、项目进度计划方法主要有()BCDE P242A.ABC法B.关键日期表C.甘特图D.关键路线法E.计划评审技术17-4、决定项目进度计划方法的因素主要有()ABCDE P243-244A.项目的规模大小B.项目的复杂程度C.项目的紧急性D.对项目细节掌握的程度E.有无相应的技术力量和设备18、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的功能能力是指产品()B P276 A.性能 B.可靠性 C.安全性 D.经济性18、对于生产者来说,质量一般意味着()D P277A.可靠性B.产品价值C.安全性D.同技术要求的一致性18-1、对于用户来说,他们经常将质量定义为() B P278A.信誉B.价值C.产值D.同技术要求的一致性18-2、为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所支付的费用是()B P281A.鉴定成本B.预防成本C.外部缺陷成本D.外部质量保证成本18-3、为评定产品是否具有规定的质量而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称作()C P281 A.预防成本 B.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C.鉴定成本 D.内部缺陷成本18-4、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称作()C P281 A.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B.外部缺陷成本 C.内部缺陷成本 D.预防成本18-5、交货后因产品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称作()B P281 A.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B.外部缺陷成本 C.内部缺陷成本 D.预防成本18-6、为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要求提供客观证据、演示和证明所发生的费用称作( D )P281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外部缺陷成本 D.外部质量保证成本18-7、当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预防成本通常是()A P281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18-8、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外部缺陷成本会()B P282A.增高B.降低C.不变D.呈现忽高忽低的状况1、有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主要有()ABCDE P276A.性能B.寿命C.可靠性D.安全性E.经济性2、无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包括()BCDE P276A.寿命B.安全性C.时间性D.文明性E.舒适性3、用户对质量的评价因素主要有()ABE P278A.硬件B.心理影响C.价格D.品种E.产品或服务支持4、运行质量成本包括()ABCD P281A.预防成本B.鉴定成本C.外部缺陷成本D.内部缺陷成本E.外部质量保证成本5、下列各项属于“QC七种工具”的有()ABCDE P285-290A.统计分析表B.因果分析图C.数据分层法D.数布图E.控制图6、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方法主要有()ABE P296-297A.QC小组B.全员把关C.团队工作方式D.工作分解结构E.质量教育7、ISO9000与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一致性有()ABCDE P306A.目的一致B.系统管理的思想一致C.预防为主的出发点一致D.基本要求一致E.用事实与数据说话的思想一致。

1、ISO9000对质量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