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题型分类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2、如图所示,请画出撬图钉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3、画出渔民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图1)。
4、请在图中画出抽水机手柄A点所受动力F1的力臂l1和B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题型二:根据力臂画力1、如图各杠杆均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已知的力画出力臂或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出力.2、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出力.题型三:画出最小力1、作出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加最小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3、练习:作出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加最小力的方向4、画出图所示撬大石头最小的动力F及它的力臂题型四:力臂和力的动态变化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一端因始终水平方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及力臂变化是(B)A.变大、变大B.变大、变小C.变小、变大D.变小、变小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 A )A.不变B.变大C.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3、一根直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个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与杠杆垂直的力F,如图所示,在力F使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应是( A )A.一直在增大 B.一直在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4、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m,长度为L,竖直悬挂在转轴O处。
在木棒最下端用一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将木棒拉动到竖直方向夹角为θ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
问:(1)在答题纸上画出θ=60°时拉力F的力臂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2)木棒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长度二分之一处,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拉力F将如何变化并推导拉力F与角度θ的关系式。
答案:(1)l =Lcosθ=Lcos60°= 1/2L 故力臂l为1/2L(2)由杠杆平衡得:FL1=GL2解法1:FLcosθ=G1/2Lsinθ∴ F=1/2mgtanθ当0<θ<90°时,tanθ随θ的增大而增大。
5、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右臂B点挂一重物.MN是以A为圆心的弧线导轨,縄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点,另一端E可以在弧线导轨上自由滑动,当绳的E端从导轨的一端N点向另一端M点滑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水平,绳AE对杠杆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D )A.一直变小B.先变大,后变小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6、如图所示,有轻质木板(质量可忽略不计)长为L,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左端可绕O点转动.当物块向左做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则下图所示的拉力F与物块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两边物体同时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L时,杠杆( B )仍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端 D.无法判断8、如图,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C )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9、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 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重物同时减少50N,则杠杆( B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题型五:杠杆平衡原理的实验探究1、通过图甲乙丙实验可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
练一练(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所用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的实验,可以判断?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②根据图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b.用图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答案: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所需的实验器材除了两端带有平衡螺母的杠杆、支架、细线、钩码外,还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张华同学发现杠杆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3)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张华同学同样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是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请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实验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次数1346218129(5)某同学按照右图进行实验,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2)右水平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3)水平便于测量力臂(4)2 6 (5) OA不是F1的力臂3、小明要测量一根1m左右、粗细和质地都均匀的细木棒的质量,通过估测发现木棒的质量会超出现有天平的量程.于是,他想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现有器材:天平、一块质量适当的金属块、一把量程为20cm的刻度尺和几根足量长的细绳.只利用现有器材请你帮他设计测量这根细木棒质量的方案,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木棒质量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
【答案】(1)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②用细绳和刻度尺测出木棒的长度L;③将用细绳系好的金属块系在木棒的一端,然后再将另一细绳一端做成绳环套在木棒上,用手提起该绳的另一端,并移动绳环的位置,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④用细绳和刻度尺测量出绳环到系金属块那端的木棒长度L′.(2)如图,以O为支点,∵杠杆平衡,∴G铁×L′=G×(L﹣L′)即:mg×L′=Mg×(L﹣L′)解得:木棒的质量:M=m4、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
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1)左力臂(2)F1l1=F2l2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存在偶然性,不具普遍性(3)杠杆自重影响题型六:杠杆的分类及应用1.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D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2.为了避免垃圾散发异味,室内垃圾桶的盖子平时是关闭的,使用时用脚踩踏板,开启桶盖。
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省力杠杆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一个为省力杠杆,一个为费力杠杆3.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常在扳手柄上再套一节管子,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拧下螺母,这是因为 ( C )A.套上的管子较重,可以省些力B.套上的管子较粗,使用比较方便C.套上管子后增大了动力臂,可以省力D.套上管子后增大了力4. 以下工具在正确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①钢丝钳;②镊子;③扳手;④扫帚;⑤钓鱼竿;⑥瓶盖起子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5.在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所示。
石块与独轮车的总重为600牛,重心在A点,则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向上的力F是牛;要想使F更小一些,你的建议是。
240 ;两手向车把末端移动6.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D )A.剪子 B.钳子 C.起子 D.镊子7.吴晓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如图所示,吴晓用力向上拉鱼竿,把鱼拉出水面。
此时,钓鱼竿可以看成一个( D )A.省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B.省力杠杆,减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C.费力杠杆,减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D.费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8. 如图所示是公路收费站的栏杆的示意图。
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逆时针拉起来,它是一根 ( B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无法确定9. 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来源:21cnj**m】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10. 手持10kg的物体,使前臂保持水平平衡,此时肱二头肌收缩施加的力一定( A )A.大于100N B.小于100N C.等于100N D.等于10kg11. 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图甲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如图乙),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如图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乙图中右水桶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右移动一点距离B.乙图中右水桶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右水桶往左移动一点距离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答案】A题型七:杠杆与浮力、压强的综合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甲的质量是乙质量的2倍,现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将甲、乙二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将()A.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C. 仍保持水平状态D. 无法确定2. 如图,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现将铁块和铝块同时浸没到水中,杠杆将()A.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C. 仍保持水平状态D. 无法确定3.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铜块(ρ铁<ρ铜),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铜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A.仍保持平衡B. 铁块一端下沉C. 铜块一端下沉D. 无法判断4. 如图所示,杠杆AOB处在水平位置平衡,OA:OB=1:2,浸入水中的铁球质量m=,加在B端的力F=,ρ铁=×103kg/m3,g=10N/kg.则空心体积是()A. 1×10﹣3 m3B. 2×10﹣3 m3C. 3×10﹣3 m3D. 4×10﹣3 m35.把正方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105Pa.AB是重力可忽略不计的杠杆,支点为0,且OA:0B=1:2.将正方体甲挂在杠杆的A端,在B端施40N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105Pa.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当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在杠杆B端应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是60NB. 当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在杠杆B端应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是20NC. 正方体甲的重力是240ND. 正方体甲的体积约是×10﹣6m36.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不等臂杠杆两端分别挂上实心铁球A,B时,恰好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和B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状态是()A.右端下沉B. 左端下沉C. 仍保持水平状态D. 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轻质等臂杠杆的A端挂实心铁块,B端挂实心铜块.两金属块都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平衡.若将两个水杯撤去,则(已知ρ铁<ρ铜)()A.无法判断B. 杠杆仍平衡C. A端上翘,B端下沉D. A端下沉,B端上翘8.轻质杠杆两端分别挂重为G1和G2的两个实心金属球A和B,已知ρA>ρB,杠杆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现在将它们同时浸没于酒精中,则杠杆还能平衡吗答案:ABCBA CD 不平衡,向左边倾斜题型八:杠杆本身重力对平衡的影响1、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