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一、单选题:1、( A )应持证上岗。
A. 特种作业人员B.新入厂人员C.转岗人员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由( B )统一公布。
A.安全监督部门 B.环境保护部门 C.信息管理部门3、决定爆炸品具有爆炸性质的主要因素( A )。
A.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B.爆炸品密度 C.爆炸品结晶4、低温下使用压力容器易产生( C )。
A.延性破裂、 B.腐蚀破裂、 C.脆性破裂、 D.疲劳破裂5、易燃液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的( A )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A.接地 B.防火 C.监测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仓库应阴凉通风,库温不应超过( B )。
A.20度 B.30度 C.40度7、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大型仓库、中型仓库和小型仓库。
其中小型仓库或货场总面积小于( B )平方米。
A.500 B.550 C.10008、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大型仓库、中型仓库和小型仓库。
其中大型仓库或货场总面积大于( A )平方米。
A.9000 B.10000 C.150009、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大型仓库、中型仓库和小型仓库。
其中中型仓库或货场总面积在( B )平方米之间。
A.500-10000 B.550-9000 C.550-1500010、( C )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向的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的区域。
A.大 B.中 C.大、中1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为劳动者建立( A )。
A.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B.职业健康体检 C.职业保险 D.人事档案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要求复印本人的健康档案,并( A )A.加盖公章 B.负责人签字 C.工会代表签字13、用人单位对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 )。
A.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B.调换一段时间 C.解除劳动合同14、《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下列那种情形可以享受工伤保险?( B )A.张三翻越车间护栏盗取废铁 B.李四违章作业受伤 C.单位驾驶员公车私用车祸15、锅炉是( A )转换设备。
A.能量 B.质量 C.温度16、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 C )。
A .妨碍生产; B.静电电击; C.引起爆炸和火灾17、( C )安全阀主要用于介质为有毒易燃气体的容器。
A.开放式 B.半封闭式 C.全封闭式18、氧气瓶及强氧化剂气瓶瓶体及瓶阀处,必须杜绝沾有( A )。
A.油污 B.水珠 C.漆色19、煤气中中毒主要成份是( B )。
A.CO2 B.CO C.氮的氧化物20、有煤气发生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是( B )A.其他从业人员 B.特种作业人员 C.特种设备操作人员21、易燃易爆场所中不能使用( A )工具。
A.铁制 B.铜制 C.木制22、衡量可燃性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参数是( B )A.沸点 B.闪点 C.燃点23、在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是( B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一氧化氮24、CO中毒的原理是( A )A.CO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了氧的运载 B.窒息 C.破坏机体25、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 C ),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A.损害 B.损坏 C.突发性损坏26、风险是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 B )与后果的结合。
A.必然性 B.可能性 C.危险性2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C )的单元。
A.大量 B.小量 C.临界量28、在事故应急救援中,救援人员应迅速建立警戒区域,将警戒区和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 C ),并将相邻的危险化学品疏散到安全地点,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隔离 B.隔绝 C.撤离29、应急救援的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 A )完好。
A.设备性能 B.消防器材 C.相应器材30、《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 C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C.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1、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B )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C.粉尘、物理、生物因素32、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有( C ) 。
A.9类99种B.11类102种C.10类115种33、职业病危害项目实行(A )制度。
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A.申报B.审批C.许可34、建设项目的( A )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职业病防护设施B.卫浴设施C.办公设施3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 B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36、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37、劳动者在特殊生理状态从事特定职业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这种特殊的生理状态称( A )。
A.职业禁忌症B.职业病C.职业相关疾病3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 B );不得安排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A.环境潮湿作业B.高空作业C.夜班作业39、下列( C )属于炼铁的主要安全事故A.中毒、窒息和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高出坠落和高温C.中毒、窒息、机械伤害、高出坠落和起重伤害40、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 A )。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安全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41、腐蚀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的化学品,腐蚀品与皮肤接触在( A )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A.4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42、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小于( B )MMA.50 B、100 C.15043、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指企业的( B )A.总经理 B.具有决策权的群体成员或个人投资的投资人 C.董事长44、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成年工是指( C )的劳动者。
A.年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 B.年满14周岁来满16周岁C.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年满18周岁未满20周岁45、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于( A )类气体A.甲 B.乙 C.丙46、毒害性危险化学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 B )级标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47、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即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和( D )。
A.密度? B.硬度?? C.重量?? D.强度48、易燃液体储存库房温度需控制在( C )A.≤32度 B.≤35度 C.≤37度49、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 A )的空气中不能燃烧。
A.14% B.16% C.18%50、强腐蚀液体的排液阀门,宜设( C )A.单阀 B.球阀 C.双阀51、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 C )。
A.水、泡沫灭火器? B.干粉、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干粉灭火器52、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火灾时,灭火剂由近及远喷射火焰的( B )A.上部 B.根部 C.边部53、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条件必须满足( C )A.足够的可燃气体 B.足够的助燃气体 C.点火源和达到爆炸极限54、为防止风机、水泵等振动所采用的隔振、减振措施,同时可以起到降低或减少( B )危害的作用。
A.高温? B.噪声?? C.碰撞?? D.辐射55、公路运送易燃易爆物品的专用车,除应在驾驶室上方安装红色标志灯外,还需在车身上喷涂( B )的标记。
A.安全第一? B.禁止烟火?? C.礼让三先?? D.小心碰撞5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
下列事故中,不属于该20类工伤事故的是( C )。
A.物体打击 B.淹溺? C.尘肺病? D.瓦斯爆炸5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B )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58、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 A )。
A.单位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59、气瓶瓶阀冻结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冻( A )。
A.移到较暖处,用温水解冻 B.用明火烘烤 C.用电炉加热60、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 A )保管。
A.用人单位 B.职工个人 C.专业机构 D.企业主管部门61、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62、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63、( C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6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A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65、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A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66、国家规定每年( A )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 B.5 C.6 D.76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68、矽肺是由于吸入( C )粉尘引起的。
A.煤尘;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9、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D )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70、( B )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价7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 D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