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单选多选题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单选多选题填空题

1、教育心理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2、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
名的专著。

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廖世承。

7、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的是学校教育中的学与教的规律。

8、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乌申斯基。

9、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观察法。

10、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1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879年。

12、反思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13、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测验法。

14、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实验法。

1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1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17、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
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18、学生这因素主要从哪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A群体差异E个体差异)
19、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20、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2、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专家是乌申斯基。

23、教育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24、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活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
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25、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

26、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
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27、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人本主义思潮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28、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879年。

29、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
式运算阶段)
30、提示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皮亚杰。

31、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32、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33、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

34、在解答有几种可能的问题情境中,有的学生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沉思型。

35、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性格。

36、勤奋感对自卑感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哪一阶段儿童所具有的人格特征。

(6-11岁)
37、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自我意识。

3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
直到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辐合型。

39、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
40、性格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
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41、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42、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的人格特征有(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冒险精神)
43、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内倾型)
44、心理发展顺序的不可逆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有一定次序,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也不能超越。

45、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46、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维度。

47、皮亚杰认为抽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48、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可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具体运算。

49、初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50、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具有的特征是(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51、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支地、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52、初中和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53、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54、学生主要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他很可能是场独立型认知和风格。

55、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56、个体动作发展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
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

5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58、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最佳时期。

5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
被称为冲动型。

60、少年期指11、12岁——14、15岁。

61、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6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