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公开课教案(1)
金色花
板
泰戈尔
书
三 次
母亲 祷告
孩子(金色花——圣树) 散发香气
纯
设
嬉 戏
读书
投影书页
拿灯(去牛棚) 恢复原形
真
计 的
母
子
之
爱
公开课教案
教者 班级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杨国民
学科
语文
时间
2007.10.23
2.3 知识目标
题目
苏州园林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 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 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德育目标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通过反复诵读赏析文章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诗歌。
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赏析法、诵读法
一、课前组织 二、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 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 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 文诗新课讲解 三、新授
二、复习说明文的相关常识
教
学一篇说明文应首先从哪些方面入手? 说明的顺序有哪几种?
学
说明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有哪些? 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过
三、 新课讲解 1、 作者及苏州园林的相关介绍
程
2、 初步感知课文: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2)
说说每段写了什么内容?(3)合并段落,划分层次。
4、 自读课文,认真品味。思考: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
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
面下了功夫?
找出能具体表现图画美的句子并具体品味它的语言美
四、小结全文
苏州园林
叶圣陶
第一部分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
板
书
第二部分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1、作者介绍 2、检查预习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4、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请谈谈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2)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3)诗歌表现了什么? (4)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 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吗? (5)、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 你这坏孩子”是什 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6)、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 看法。
一 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
(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
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
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
特色。
设
计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
回味。
总——分——总
公开课教案
教者 班级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科
时间
初一一班
题目
金色花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1、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2、熟读背诵诗歌。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 写法。 诗歌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 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 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