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幼儿音乐教案
【篇一:小班音乐活动《毛毛虫和蝴蝶》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毛毛虫和蝴蝶》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
二八四一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a段音乐:幼儿自己想像毛毛虫慢慢爬或者扭动的动作。
b段音乐:随着音乐学蝴蝶飞舞的动作。
◆游戏玩法建议:
1、a段音乐开始时幼儿双手合十贴在自己的耳朵边扮演沉睡中的毛
毛虫,教师逐个点醒毛毛虫,被点醒的毛毛虫随着音乐慢慢的扭动
自己的身体。
2、b段音乐随着“叮”的一声,毛毛虫破茧而出蜕变成美丽的蝴蝶飞舞,去找花,去闻一闻花香,采采花蜜。
这时教师哨悄的撤走一张
小椅子,在音乐渐止时引导幼儿都回家,这时有一位幼儿没有了家。
3、请没有回家的幼儿当蝴蝶妈妈,再次游戏。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a段和b段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
2、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尝试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得表现毛毛虫和蝴蝶。
3、愿意遵守在音乐静止时迅速回家的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1、音乐毛毛虫和蝴蝶
2、每张椅子后面挂有一朵花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并倾听音乐。
(1)师:你知道蝴蝶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2)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毛毛虫和蝴蝶的音乐。
2、欣赏a段音乐,尝试用身体表现毛毛虫。
幼儿感受音乐慢慢的感觉,并且跟随音乐逐个表现毛毛虫的动作。
(1)师: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很慢)
(2)师:我们一起来掌学毛毛虫是怎么动的。
变化。
(l)师:毛毛虫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听接下来的
音乐的变化。
(2)师:这段音乐与前面慢慢的音乐比,听起来又有什么感觉?
(4)完整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叮”的咒语的时候蜕变成蝴蝶,快乐
的飞舞。
(5)随音乐游戏。
小蝴蝶飞舞着出去采蜜,在最后一小节音乐结束时,快速的回到座位,没有回到座位的幼儿将成为蝴蝶妈妈继续游戏。
教师参与游戏,和幼儿共同游戏,适时帮助“无助”的蝴蝶妈妈。
4、游戏2-3遍。
5、结束活动。
师:天黑了,宝宝们我们回家休息吧。
◆友情提示
此节活动幼儿要事先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了解毛毛虫慢慢蠕动的
动作。
【篇二:小班音乐活动《毛毛虫变蝴蝶》】
托班音乐活动《毛毛虫变蝴蝶》
执教人:刘健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a段和b段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
2、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尝试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得表现毛毛虫和蝴蝶。
3、愿意遵守在音乐静止时迅速回家的活动规则。
二、【活动准备】
1、音乐毛毛虫和蝴蝶
2、每张椅子后面挂有一朵花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并倾听音乐。
(1)师:你知道蝴蝶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2)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毛毛虫和蝴蝶的音乐。
2、欣赏a段音乐,尝试用身体表现毛毛虫。
幼儿感受音乐慢慢的感觉,并且跟随音乐逐个表现毛毛虫的动作。
(1)师: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很慢)
(2)师:我们一起来掌学毛毛虫是怎么动的。
变化。
(l)师:毛毛虫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听接下来的
音乐的变化。
(2)师:这段音乐与前面慢慢的音乐比,听起来又有什么感
觉?
(3)师幼共同表现蝴蝶飞舞的动作。
(4)完整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叮”的咒语的时候蜕变成蝴蝶,快乐
的飞舞。
(5)随音乐游戏。
小蝴蝶飞舞着出去采蜜,在最后一小节音乐结束时,快速的回到座位,没有回到座位的幼儿将成为蝴蝶妈妈继续游戏。
教师参与游戏,和幼儿共同游戏,适时帮助“无助”的蝴蝶妈妈。
4、游戏2-3遍。
5、结束活动。
师:天黑了,宝宝们我们回家休息吧。
【篇三:蝴蝶教案定稿版】
活动名称:蝴蝶小档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蝴蝶的形态、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蝴蝶属于完全变态
3、激发幼儿喜爱蝴蝶、热爱昆虫的情感,尝试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成长过程,获得快乐体验。
活动准备:
1.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
有代表性的蝴蝶图片、蝴蝶拼图
2.多媒体课件、用各种蝴蝶图片布置“蝴蝶展览区”、用各种方法、
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
活动重点
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而蝴蝶的成长过
程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通过讲故事、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游戏活动
的开展等形式,来解决重点、难点的学习。
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一位小客人,它就藏在拼图里,我们
同一组的小朋友一起合作动手把它拼出来贴起来好吗?拼完后说一
说你们拼出的蝴蝶是什么样的?(最先完成的一组坐好之后举手。
) 2、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拼出的蝴蝶是什么样的?和图片上的蝴
蝶比一比,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自由欣赏、观察蝴蝶。
出示蝴蝶图片,
请幼儿观察:
①说说看,蝴蝶的身体构造:指一指,蝴蝶的头部、胸部、腹部在
哪里?
②蝴蝶有几只脚?蝴蝶为什么会飞?
③请小朋友模仿蝴蝶挥动翅膀的样子。
④蝴蝶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⑤蝴蝶吃什么?它怎么吃东西?
⑥除了花密它还吃什么?(吸水)
⑦蝴蝶的触角在哪里?有几只?蝴蝶的眼睛在哪里?有几个?(一对)
⑧说说看,蝴蝶对人们的用处。
(传播花粉、观赏等)
(小结: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
都有一对翅膀、触角和身体。
颜色和花纹等不同。
)用ppt向幼儿介绍蝴蝶的
身体构造。
4、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呢?你们知道蝴蝶的宝宝是谁吗?毛
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允许幼儿讨论)
6、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并尝试用身体动
作来表现。
(1) 虫卵(2)毛毛虫(3)蛹(4)蝴蝶
(5)完整认识蝴蝶生长的4个阶段,了解蝴蝶的生长属于“完全变态”。
7.知识拓展:介绍其它与蝴蝶一样成长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
( 螳螂、蝗虫、蟋蟀、飞蛾、蝼蛄、甲虫、天牛等)
二、学习区:
自然区:蝴蝶与毛毛虫对应卡、各种蝴蝶图片
语文区: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益智区:蝴蝶的一生
你们想不想看看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欣赏课件)
(1)分步观察:
①卵:这是什么?它们长得怎么样?(卵,长得都不一样)
②毛毛虫:卵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毛毛虫会干些什么呢?(会
吃树叶)
③蛹:毛毛虫长大后会做什么事呢?怎样才能变成蝴蝶呢?(吐丝、结茧,在里面变成蝴蝶)
④成虫——蝴蝶
小结:请小朋友完整介绍一下:蝴蝶是从哪里来的?(卵——毛毛虫——蛹——蝴蝶)
(2)欣赏完整的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
美术区:手印蝴蝶、蝴蝶指偶、树叶吸管蝴蝶
三、综合活动
分享讨论主题本p25——p26
毛毛虫大变身,随音乐自由扮演美丽的蝴蝶
四、延伸活动
认识哪些动物是完全变态、哪些属于不完全变态(提供图片)
蝴蝶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小昆虫,由于其外观的美丽,幼
儿非常感兴趣。
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
特征设计本次活动,在对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
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提升、拓展,给孩子以科学、准确
的引导。
在设计整个活动中,还渗透了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
康(游戏)等领域的教育。
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使其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纲要》指出,幼儿园和家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
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
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纲要》还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
面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
足和成功。
”所以在活动材料提供上我力求体现层次性(有成品、半
成品以及无毒无害废旧原材料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能找到
适合自己表现的材料。
“儿童是以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所认识、体验和感受到的一切。
”“教师要给儿童提供宽松的环境条件,维护宽松、和谐的精神
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对幼儿多种感官的刺激,尝试运用动作、音乐、舞蹈、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为幼儿营造一
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集体、小组、个别的活动中提升经验,在自主和互动中发展能力,并为后续活动埋下“伏笔”。
(“梁祝”故事和音乐欣赏)
对重难点问题我设计采用的是“角色激趣”、“分析讲解”、“鼓励表扬”、“个别指导”等方法,能力使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开心、开口、开窍,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