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

《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体会交往和友谊的深刻意义;梳理正确的友谊观和交友观。

能力目标: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掌握朋友相处的基本策略。

知识目标:理解友谊的特质,并掌握正确处理友谊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框,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框包括两目。

第一目是“友谊的特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并认同友谊的三个重要特质,即亲密的关系、平等双向、心灵的相遇。

第二目是“友谊的澄清”,围绕友谊的改变、竞争对友谊的影响、友谊与原则性等常常令学生困扰的问题展开,通过学生的探究与分享,表达了三层意思: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友谊的特质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友谊的不同场景,掌握维系友谊的有效方法
三、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进入陌生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出学生在交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渴望结交朋友,但是没有有效方法和途径;2.不愿意结交新朋友,只喜欢局限在小学时的熟人圈中活动;3.一向不喜欢结交朋友,特立独行、我行我素;4.在朋友提出邀请时,无论好坏,不懂拒绝,也不知道如何处理;5.多数学生认为竞争很有可能影响到友谊。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朋友带来的有益影响,并逐步理解友谊的特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场景从而掌握正确处理友谊问题的有效方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友谊的特质
运用你的经验:
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并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请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这些特质在友谊中非常重要。

环节二:友谊是真诚的互助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
开学不久,李鸣上美术课的时候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把自己的分了一半给他,他向我表示感谢。

尽管画画的时候少了一些颜料很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

后来,我俩成为要好的朋友。

一天,我和李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

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

李鸣是数学高手,我向他求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自己看参考书吧。

”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讨论: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受到损失?
活动二:阅读感悟
1.根据《木瓜》对你的启示,请谈谈朋友间应该如何互助?
2.分享你经历过的“朋友相助”的故事
小结: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

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环节三:友谊是心灵的相遇
阅读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由来
辨析:交朋友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帮助,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
点拨: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环节四:友谊的澄清
小组探究:请根据4个场景,进行讨论和分析:
场景1点拨: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当朋友做错事时,不予规劝反而推波助澜,定会伤害朋友及友谊。

场景2点拨:友谊不应该只局限在“小团体”,应该适当走出朋友圈,多和他人相处。

场景3点拨: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良性竞争会激励我们共同进步,而友谊也能得到深化。

场景4点拨: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若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是环境变了,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小结:友谊可以带来快乐,也会带来一些困扰。

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深深浅浅地跋涉着,逐渐累积我们对有益的感受和体悟!愿友谊之花常开!
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
(一)友谊的特质
(二)友谊是真诚的互助
(三)友谊是心灵的相遇
(四)友谊的澄清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