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 2、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 3、驯化不可能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 4、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 5、农民必须已经掌握使之倾向于耕种的技能。 6、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定居的。
2、推论的结果
植物最初驯化的中心在东南亚
6
西 亚新 月 形 地

根据考古学的证据, 西亚的两河流域肥沃 的新月型地区被认为 是动植物的驯化地
1、旱作农业: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 旱的山地和高原
2、水稻农业:中国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 与沿海地区
3、地中海农业:温带大陆西岸(地中海周围) 4、游牧业: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

19
(1)旱作农业: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以及副热带干 旱的山地高原,包括中国的“三北”、中南半岛的山地 丘陵,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 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 林南缘。
7
8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1、驯化动物、植物的原因
(1)气候变化
(2)人口增长、食 物供应紧张
2、驯化区域——西亚、中东(地形、气候的多样性、 季节移动)
3、穴居的必要性——储存谷物、加工工具、食具 制作、炊具等村舍活动
4、植物驯化与动物驯化同时进行
9
世界早期的农业中心 10
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与传播 11
21
(3)地中海农业:
分 布:地中海气侯区(夏干热、冬 多雨)主要集中于地中海周围地区以及 美国的西海岸(加州)、智利中部,南 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作 物:小麦、大麦、玉米、水稻。 经济作物:葡萄、油橄榄。 家 畜:山羊、绵羊、猪。 园 艺:果品业、花卉业。
22
(4)游 牧 业:
游牧业是干旱地区的放养食草动物 的自给自足农业类型。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由两种主要学说: 1、人口压力说(博塞洛普创立) 2、宴享说(海登创立)
3
人口压力说 (博塞洛普(E. Boszerup))
为增加新的食物来源和数量以维持自身 生存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人口增长——动物捕杀过度、食物短缺— —新食物——驯化植物的农业。
宴享说(海登(B. Hayden)提出)
为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 类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4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索尔的推论 1、推论的依据 2、推论的结果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5
(一)索尔的推论
1、推论的依据
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在《农业起源与传播》一书中推论: 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其推论的依据是:
农业类型
狭义农业:耕作业(种植业)
广义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2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农业起源时间:
大约在一万二、三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
第四纪最后一个冰期之后,冰川北退,草原面积扩大,人类 生存的空间也随之扩大。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 求,定居农业由此产生。
分布:副热带和温带及其干旱的草 原和荒漠。
畜 种:羊、牛、马、骆驼等。 此外尚有青藏高原的耗牛、和北极地区 的驯鹿。 形 式:逐水草而居,以帐篷为主。
23
三、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的类型
24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 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 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 商业农业。
目的 产品 劳动力 动力 技术
17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
北方旱作农业 南方水稻农业
2、欧洲中世纪的农业
短期休闲农业(敞田制) 混合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 相结合)
3、美国的殖民农业
敞田制农业(欧洲移民农业生产方式) 灌丛 休闲种植制(印第安人农业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 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 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和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 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猪——中东
牛——欧洲或俄罗斯草原
双峰驼——中亚 驴——北非
稻谷——中国
单峰驼——北非、中东地区
南北美洲——玉米、马铃薯、甜薯、美洲驼、羊
驼、火鸡
12
第2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农业发展阶段 二、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
社会的影响
13
一、农业发展阶段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二)传统农业——生计农业 (三)现代农业——商业农业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 农业的起源 §2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3 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4 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1
农业的含义
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
农业特征
1、经济生产与自然生产交织在一起
2、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3、强烈的地域性及生产区位的不可游离性
14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刀耕火种)
1.特点
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 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
2、多种作物杂处; 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
是人口的迁移;
15
2. 分布区域
①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印弟安人) ②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 ③新几内亚,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3. 存在的原因:
①节省劳动力的生产方式 ②是热带雨林特殊的生态环境,土壤中储存
的养分太少,不足以维持作物的连年种植
16
二、传统农业——生计农业
(公元前3000年-18世纪中叶)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1、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 2、是一种生计农业 3、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4、农民生活贫困
作 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谷子、高粱、玉米、 大麦、大豆、甘薯、马铃薯。
经济作物:棉花、烟草、花生、大麻、亚麻、甜菜、 杂食等。
家 畜:牛、马、驴、骡、猪、羊。 家 禽:鸡。 该类地区主要靠自然降水,为易受灾地区
20
(2)水稻农业:
分 布: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 平原与沿海地区。
粮食作物:水稻为主,其次为玉米。 经济作物:茶、甘蔗、蚕桑、黄麻。 家 畜:水牛、猪。 家 禽:鸡、鸭、鹅。 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创立的一种 生态农业模式。 该类地区大规模农业机械化使用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