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病人,安置床位,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及适宜的温湿度。

2、测T.P.R.BP、体重,做好入院介绍,通知主管(值班)医生。

3、及时采集病史,评估病人,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4、一般病人每日测T.P.R.两次,每周测体重一次,每天记录大便次数,如有异常,通知医生,予以处理;新入院病人3天、手术日、术后3天、危重病人,体温超过38℃,每天测T.P.R.四次,如体温超过39℃,应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1小时再测T,并在体温单上表示出来。

5、协助病人生活护理,每星期给病人修剪指甲一次。

6、危重病人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定期更换引流袋(鼓),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8、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准备:通过与病人和家属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解释,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护理:(1)了解病情及全身各系统情况,协助病人行相关检查;(2)改善病人营养状况;(3)配合手术的知识宣教:①有吸烟嗜酒习惯的病人劝其戒掉烟酒;②训练深呼吸运动;③短期内不能起床病人,应训练床上排尿、排便;3、手术前常规准备:(1)药物过敏试验;(2)皮肤护理(3)备血;(4)胃肠道准备:①一般手术前需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②灌肠:一般手术前晚灌肠。

如为肠道手术,按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

(5)术晨:、①按医嘱执行术前各项准备;②女病人询问有无月经来潮;③排空小便,于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1、病人返回病房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妥善安置病人,选择合适体位。

2、接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及性质。

3、生命体征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4、营养与输液:重视术后营养与液体供给,以维持机体能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5、若无手术禁忌,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6、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腹部损伤的护理1、心理护理:病人突遭意外伤害,常有焦虑、恐惧等心理,尽快向病人解释、安慰及告之治疗方法,以取得合作。

2、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输液、输血等,补充血容量。

3、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必要时吸氧。

4、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

5、协助医生尽快做出诊断及治疗方案。

6、若行保守治疗,在观察期间应做到以下护理:⑴病人在观察期间应绝对卧床,若血压平衡,应取半卧位,避免随便搬动病人,以免病情加重。

⑵监测T.P.R.BP变化,要做前后对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⑶严密观察腹痛情况及腹部体征:注意腹痛部位,程度有无加剧,性质有无改变,及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有无改变,有无移动性浊音等。

⑷禁食、禁水,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合理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⑸在观察期间不宜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⑹在诊断未明时,禁止灌肠。

⑺合理应用抗生素,观察疗效。

7、一旦决定手术,应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

8、术后及时了解术中诊断,术中名称及麻醉方式。

按腹部各脏器术后护理常规。

腹部外伤护理流程手术前护理流程:1.准备床单位,备齐患者所需的物品。

2.立即通知医生,测量生命体征、查体。

3.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同时注意患者意识变化。

4.做好心理护理。

5.抽血急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血生化、备血等。

6.普鲁卡因皮试、备皮、置胃管及尿管。

7.完成入院评估,书写护理记录。

8.协助更换手术衣,肌注术前药,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手术后护理流程:1.与手术室护士一起交接患者及了解麻醉方式、术中情况,手术方式。

2.体位: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六小时后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

3.氧气吸入。

4.心电监护。

5.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

6.评估患者切口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

7.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确保腹带的有效使用。

8.遵医嘱给予补液、止血、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用药的效果。

9.督促并协助患者早期活动,了解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有无腹痛、腹胀情况,指导合理饮食。

10.评估患者恢复情况,观察有无各种并发症发生。

11.了解切口愈合情况,出院做好出院指导。

急腹症护理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需求,告之病情及治疗方案,以解除焦虑紧张心理;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腹痛的部位及范围、腹痛的程度、腹痛的性质;腹部体征的变化;有无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禁食、胃肠减压期间,肠蠕动恢复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各种辅助检查结果;液体出入量等。

4、病情允许时取半卧位。

5、禁食、禁水,建立静脉通路输液,防治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6、诊断不明时要做到四禁;禁食水、禁灌肠、禁用泻剂、禁用吗啡类镇痛药。

7、做好基础护理。

8、手术者按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急腹症的护理流程术前护理流程1.准备床单位,备齐患者所需的物品。

2.立即通知医生,测量生命体征,查体。

3.做好心理护理。

4.遵医嘱做血常规、凝血四项及血生化等。

5.普利卡因皮试及抗生素皮试。

6.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效果,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检查。

7.完成入院评估,书写好护理记录。

8.观察腹痛的部位、时间、程度及性质变化。

9.完成术前各项准备如备皮,备血、胃肠减压、置尿管等,更换手术以,肌注术前药,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术后护理流程1.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了解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手术方式。

2.体位: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六小时后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

3.氧气吸入4.测量生命体征的变化。

5.如果有腹腔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

6.评估患者切口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

7.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8.遵医嘱补液,抗感染,止血等治疗,观察用药的效果。

9.督促并协助患者早期活动,了解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有无腹痛、腹胀情况,指导合理饮食。

10.评估患者恢复情况,观察有无各种并发症发生。

11.了解切口愈合情况,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麻醉后护理常规1.病人返回病房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交接,了解麻醉种类,妥善安置病人,选择合适体位(腰麻:去枕平卧6小时;硬膜外麻醉:平卧位6小时,全麻:平卧位头偏向以侧。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观察呼吸道通畅度、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是否由鼻翼煽动等,全麻病人术后常规病人2小时保持清醒状态。

3.保持循环系统稳定:根据医嘱测量血压、脉搏直至平稳。

4.体温的监测:术后予以保暖。

5.防止意外损伤:如坠床、烫伤等,烦躁不安的病人加床栏或约束带。

6.排尿的观察:麻醉后必须观察膀胱充盈程度,术后6-10小时不排尿,叩诊膀胱是否充盈,过分胀满而经诱导排尿无效者,予以导尿。

7.疼痛的观察与处理:观察病人疼痛程度,解释疼痛的原因,解除心理负担,根据医嘱应用止痛剂,观察止痛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人安置自傲重病室或抢救室,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恐惧心理。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4、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嘱病人头偏向一侧,严禁坐起。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予以输液、止血、输血等。

6、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精神、面色、血压、脉搏、尿量等变化,注意呕血、便血的量、色和性状并记录。

7、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

8、对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协助医生插入三腔二囊管,并做好此管的护理。

9、遵医嘱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术后6小时取半卧位,不宜过早下床活动,卧床3天以上。

3、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

分流术后,注意有无性格行为异常。

4、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

5、卧床期间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协助翻身,鼓励咳嗽、咳痰。

6、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逐渐过度到半流,并注意进食后情况,分流术后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三、出院指导:1、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适当活动锻炼。

2、进营养丰富、易消化软食,避免食用油炸、粗糙及刺激性食物。

3、戒烟、禁酒。

4、门脉高压者,继续保肝治疗。

5、定期门诊复查。

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护理常规手术前1.按外科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

2.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消除患者的恐惧和d担忧,稳定其情绪。

3.观察腹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协助取舒适体位,遵医嘱使用镇痛剂和解痉剂,观察用药疗效。

4.腹痛明显者禁食,水,疼痛缓解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清淡食物,忌暴饮暴食。

手术后1.生命体征监测: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血压平稳后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

2.体位:全麻术后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4—6小时后待病人清醒,可取半卧位,减轻腹部切口张力。

3.引流管护理:1)妥善固定,防止脱落,起床活动时,引流管应低于胆囊位置2)保持引流通畅,防治受压,扭曲,堵塞,定时挤压3)保持无菌,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5)T管夹管,T管通常放置2W以上,若引流胆汁澄清,病人食欲增加,体温正常,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可作夹管试验,观察夹管后有无腹痛,寒战,高热或黄疸等。

若无不适主诉,行胆囊造影证实胆管下段通畅可拔管,造影后应开放T管1-2天引流造影剂,防止过敏反应。

拔管后应观察切口有无渗液,腹痛,发热等4.饮食指导:禁食期间,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肠蠕动恢复后,早期选用低脂,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观察有无腹泻5.早期活动:手术日协助病人床上被动活动,次日可协助病人床上翻身,第二日可在体力允许情况下下床活动,注意安全。

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肠蠕动恢复和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护理【术前准备】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说明检查目的、优越性,取得患者合作。

3、术前日下午用番泻叶冲洗后晚上用温盐水灌肠。

4、术前12小时禁食。

5、术日晨置胃管。

【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待患者清醒后拔出胃管,当晚恢复饮食。

3、严密观察病情,包括生命体征、腹痛、切口出血及有否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出现。

4、鼓励患者6小时后起床活动。

【健康指导】同胆囊摘除术。

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1.观察神志T、P、R、BP腹痛情况,注意尿量变化,必要时记24小时出入量。

2.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注意腹膜炎体征及出血征象,术后观察切口情况。

3.早期禁食,胃肠减压,严格按医嘱指导饮食。

4.血压平稳,取半卧位,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协助舒适体位。

5.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减轻疼痛,促进舒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