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乡土小说却集中的表现占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悲苦人生,视野更为开阔,它第一次向人们开启了这样一扇窗口,使人们看清底层的呐喊和挣扎。
这里有赌徒的人生(许杰《赌徒吉顺》)、石匠的人生(许钦文《石宕》)、“祥林嫂”式的妇女的人生(许钦文《鼻涕阿二》)等等,很多都是第一次登上现代文学的历史舞台的。
可以看到,乡土文学的创作大多出于思乡的蛊惑,或是从有切身体验且感受最深的生活回顾中提取素材的,作者不急于提出问题,而在于咀嚼、回味与再现故乡生活,客观真实地展现现实图景。
“乡土文学”的作品中没有了前期小说那种概念化的弊病,描写的真实感大大增强,在坚持从生活出发如实反映生活这一点上,有力地推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
其次,乡土小说使现实主义手法更进一步。
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沿着叶圣陶的真诚地描写熟悉生活的道路前进,开始重视典型环境的建构和具体生活场景的描绘,使乡土小说具备了真实地再现现实的品性。
乡土小说的作家,大多从农村流落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们比起“贵族”立场或“平民”立场的作家来说,对农村农民更有发言权。
在面对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时,他们茫然失措,因而记忆深处的农村成了他们的首选。
“乡土文学”作家笔下往往反复出现自己熟悉的故乡,如蹇先艾笔下的闭塞的贵州,许钦文所写的沉闷又古老的江南小镇等,从这些图景中可以触摸到古老农村的黑暗与落后,甚至还能由此引发对中国文化“寻根”的意识。
乡土小说不仅形成了朴实深沉的写实文风,具有了更为成熟的有距离的审美观照,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它的写实不仅仅是表面的真实,而是深入揭发农村落后和农民灵魂麻木的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深得鲁迅余味的。
尽管“乡土文学”并没有写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但在典型环境和生活细节描写方面,特别是在如何通过地方风俗特异性的描写,体现地域文化方面,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从这一点来说,“乡土文学”建立了它独特的流派品格,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水准。
3.如何理解革命浪漫蒂克文学?
革命的浪漫蒂克: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时期,创作方面也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革命的浪漫蒂克"情调。
它在思想意识上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感伤情绪,在艺术方法上则带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
作品有华汉的《复兴》、蒋光慈的《短裤党》。
这种现象一出现,立即受到鲁迅的批评;没有多久,也引起较多的革命作家的注意。
像张天翼、丁玲、艾芜、沙汀等人,他们不再把作品作为政治概念的图解,而是从生活出发,以真实地反映现实,来激发人们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热情;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也有所克服;从而提高了革命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
4.试论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认识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其中既有国内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促动,也有西方女权思潮的间接影响;既有五四女性主义文学传统的跨时空继承,也有新时期女性文学自身衍进和逻辑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最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事实,以及女性试图反抗性别压抑、谋求精神解放的努力和探索。
作为中国女性写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环节,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以其文学探索的先锋性、思想内容的前卫性而具有特殊的文学史地位和对于女性解放的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5.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