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

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

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总则汽车行业信用体系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行业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对增强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营造行业发展信用环境,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进汽车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汽车行业信用体系,是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规范汽车行业经济秩序、提升产业链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经济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民政部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工作的要求,结合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行业信用建设对于促进行业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具有重要作用。

中汽协会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合法代表,在为企业和政府服务、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2007年9月,中汽协会为促进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切实维护广大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拟定了《中国汽车企业加强行业出口自律倡议书》。

组织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上汽集团等28家汽车企业集团共同签署了《中国汽车企业加强行业出口自律倡议书》,推动行业开展出口自律活动。

2008年中汽协会组织成立了由主要会员企业组成的“汽车行业国际贸易协调委员会”,积极推进行业出口企业诚信评价活动,深化行业自律工作。

2010年根据商务部、国资委《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中汽协会代表行业开展企业出口信用评价工作。

截至2013年,共评选出口信用单位5A级企业26家,4A级企业5家。

2013年,为推动全行业开展信用建设、提升行业整体信用管理水平,中汽协会全面开展了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一直以来,汽车企业积极开展管理体系和信用建设,大部分企业持续开展了ISO9000、ISO16949的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HSE安全环保与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积极注册商标、维护知识产权,在工商信用等级、银行信用等级、税务信用等级和海关信用等级方面获得了较高的信用等级评价。

主要汽车企业均认真遵守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社会上树立了较好的诚信形象。

但是,汽车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存在。

主要问题包括:覆盖全行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信用记录缺失和不完整,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部分小微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低,履约践诺、诚实守信尚未形成常态,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以次充好、强加服务等现象屡有发生。

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从大到强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品牌汽车要实现与外国品牌汽车的协调、平衡发展,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亟需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建立健全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将有利于增强企业诚信、促进企业互信、减少产业链上各企业、各环节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汽车产业。

同时,完善汽车行业信用体系,是深化国际合作与交往,树立中国汽车国际形象和声誉,降低对外交易成本,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条件。

二、汽车行业信用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在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推动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健全行业信用相关规定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行业的征信系统为基础,以推进全行业的商务诚信、从业诚信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为支撑,以提高全行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行业运行环境为目的。

在全行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全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规范。

(二)主要原则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是:协会推动,行业共建。

充分发挥中汽协会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

中汽协会负责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建立规定和标准,培育和监管信用服务市场。

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调行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和形成行业信用体系。

健全制度,规范发展。

建立健全行业信用规定、制度体系和信用标准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管理,规范信用服务体系,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针对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系统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重点突破,强化应用。

选择重点企业和典型分行业开展信用建设示范。

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健全汽车行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行业社会信用环境。

(三)主要目标汽车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汽车行业信用基础性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行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行业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行业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

行业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从业者和消费者满意度大幅提高。

全行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行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行业市场经济秩序良好运转。

三、汽车行业信用建设的重点任务全面开展汽车行业的信用建设,中汽协会将组织全行业企业重点完成以下任务:(一)汽车行业、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

中汽协会作为汽车行业的牵头单位,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

积极参加民政部开展的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建立和保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协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提升协会运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规范协会信息公开行为。

把诚信建设内容纳入协会章程,强化协会自身的诚信自律,推行协会的诚信承诺,进一步提高协会公信力。

发挥协会在行业信用建设中的牵头作用,加强对协会会员诚信宣传教育和培训。

同时组织全行业企业开展诚信承诺活动,加大诚信企业示范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力度,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信用自律。

鼓励企业建立客户档案、开展客户诚信评价,将客户诚信交易记录纳入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销售授信额度计量,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流程,防范信用风险。

强化企业在发债、借款、担保等债权债务信用交易及生产经营活动中诚信履约。

鼓励和支持企业设立信用管理师、建立职工诚信考核与评价制度。

(二)汽车生产领域信用建设。

以整车生产、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用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建立整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用品生产企业信用评价和公告制度,加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企业的信用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全国共享制度。

逐步建立汽车产品和服务质量信用评价和征信系统,加快完善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咨询服务平台,建立质量诚信报告、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

推进汽车产业整车和零部件国际化发展的信用建设,建立完善进出口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并加强监管。

(三)汽车及配件流通、后市场服务领域信用建设。

研究制定汽车及配件流通企业、后市场服务企业的信用信息评价和征集共享制度,完善汽车和配件流通企业、后市场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标准体系。

推进汽车及配件流通企业和后市场服务企业的行业信用建设,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完善供应商与零售商信用合作模式。

支持国家加大对市场混淆行为、虚假宣传、商业欺诈、商业诋毁、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对典型案件、重大案件予以曝光,增加行业企业失信成本,促进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

逐步建立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产品的流通追溯体系。

(四)汽车金融领域信用建设。

创新汽车金融信用产品,改善汽车金融服务,鼓励企业扩大汽车金融业务。

促进个人信用消费,维护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债务、内幕交易、制售假保单、骗保骗赔等金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五)汽车价格领域信用建设。

指导汽车生产和营销企业价格自律,规范和引导价格行为,实行经营者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着力推行“明码实价”体系。

督促经营者加强内部价格管理,根据经营者条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

完善诚信制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推动实施奖惩制度。

协助执法部门依法查处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价格失信行为,对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六)汽车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

建立健全汽车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评估制度,加强销售产品的质量监督。

配合查处电子商务领域制假售假、传销活动、虚假广告、以次充好、服务违约等欺诈行为,对失信主体建立行业禁入制度。

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与社会其他领域相关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推动电子商务与线下交易信用评价。

(七)汽车统计领域信用建设。

开展汽车整车、零部件及后市场企业诚信统计承诺活动,营造诚实报告光荣、失信造假可耻的良好风气。

完善统计诚信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汽车行业企业统计诚信评价制度和统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

配合执法机构查处统计领域的弄虚作假行为,建立统计失信行为通报和公开曝光制度,加大对统计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

配合国家将统计失信企业违法违规信息记录与企业融资、政府补贴、工商注册登记等直接挂钩,强化对统计失信行为的惩戒和制约。

(八)汽车中介服务业信用建设。

建立完善汽车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

重点加强检验检测类、评估类、认证类、代理类、经纪类、职业介绍类、咨询类等机构信用分类管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制度和工作机制。

(九)汽车会展及广告领域信用建设。

监督展会主办机构诚信办展,践行诚信服务公约,建立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单位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汽车广告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汽车广告业信用管理制度。

打击各类虚假广告,突出广告制作、传播环节各参与者责任,完善广告活动主体失信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淘汰机制。

(十)汽车行业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

建立健全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诚信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信用评价办法。

支持国家重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信息纳入失信记录,强化对盗版侵权等知识产权侵权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提升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十一)汽车行业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

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发布评价结果,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予以相应的鼓励、警示或惩戒。

完善企业环境行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银行、证券、保险、商务等部门的联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