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报、通告、公告
二、公告的写作
公告可用于发布法规、规章,其正文思路结构与公 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命令(令)相同 例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25 号)》(2008年5月31日)的正文十分简洁:
为了规范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活动,根据《证 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客户 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7号),我会制定了 《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现予公 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公报的成文格式
公报的成文格式较为特殊:一是标题中省略事 由,只出现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即“公报”) 两项;二是不标注主送机关。 这些都与公报的公开性特点有关。公报的“ 公”具有公布、公开的意思,是把重要决定或者 重大事项公之于众,因此不必也无法标出确定的 受文机关。
公报与公告在功能上的区别
主要体现于两个语词上:公报用于“公布” 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公告用于“宣布”重要 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报的发布是属于意料之中 的。 公告的发布则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或者说是 突发的、新生的,例如,时代在发展,我们要与 时俱进地制定并“宣布”一些适应新形势、新情 况的法规、规章。
法律解释草案
法律解释案是和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意 义的文件,是法律的补充和延伸,也是经 过慎重审议的,为批准之前的就叫做草案。
市电信局 市公安局 2014年3月10日
小结:
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 事项 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 周知的事项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宪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 方。 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民族自治 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是地方立法行为, 条例的法律地位相当于地方性法规,属于地区性 和局部性法规,其法律效力仅限于自治权管辖的 范围。
联合公报
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公报,用以发布国家之间、政党 之间、团体之间经过会议达成的某种协议。 如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 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 美建交公报》) 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 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 史文件。
公文写作与办理
授课教师 王 琭
上周复习
(1)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 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 当的决定事项。 (3)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 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 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2)告知规定型通告宜说明发文缘由、具体事
项等,如《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宁波海域海砂禁 采的通告》(甬政告〔2010〕12号,2010年4月29 日):
为保护海洋资源和海域生态环境,维护海上交通安全 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宁波市 海洋功能区划》及宁波市人民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精神, 特通告如下: 一、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海域一律严禁开采海砂。 二、对违反本通告规定,非法开采海砂的,将依法追 究法律责任。 三、本通告自发布之日执行。
4、作文题 XX市街道两边的公用电话亭设立以来,常 遭人为的严重破坏,请以市电信局、公安局的名 义,拟一个通告,制止这种破坏现象。 5、公文开头适宜采用的形式有()。(多选题) A.气氛渲染 B.场景描写 C.概述行文目的与根据 D.阐明基本观点
市电信局、公安局关于严厉制止XX市街道两旁公用电话常 遭人为破坏的通告 市街道两边的公用电话亭设立以来,常遭人为的严重 破坏,为了制止这种破坏公物的行为,市电信局、公安 局联合发出此通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破坏公共财产数额较大的,可以 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同时可以并处罚金。破坏数额式的特殊性与公报相同: 一是标题中省略事由,二是不标注主送机 关。此外,公告还可以张贴。
第八节 通 告
一、通告的用途 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 周知的事项。 通告与公告的功能相近,都具有公开性和某些 规定性或周知性,区别在于: 一是公布事项的重要程度不同 二是公布对象的范围大小不同
第六节 公 报
一、公报的用途 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建国后,公报一直没有正式被列为行政公文, 却始终是党内的一种重要公文。 公报虽然没有正式被列为行政公文,但在国家 行政管理中却不可或缺。 如: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发布,国家 统计局都采用公报这一文种。
公报的特点
·公报具有权威性、公开性和新闻性 (1)权威性 表现在公报的发文机关级别很高,以及所涉 及内容为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2)公开性 公报是公诸于众的文件,无需保密 (3)新闻性 公报的内容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和新近做出 的决定,属于人民群众应知而未知的事项,因此 要求发布迅速而及时
又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通告(第3号)》 (2010年3月17日):
为促进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 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 (广电总局、 信息产业部令第56号)第七条规定,现将《互联网 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不含IP电 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的业务分类)通告如 下,请遵照执行。
二、通告的写作
通告可分为发布文件型和告知规定型 两种,在写法上与公告相同。 (1)发布文件型通告应写明发布的文件 名称、实施时间等,如《国家粮食局通告》 (国粮通〔2004〕3号):
《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已经国家粮食局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 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公告也可用于“宣布重要事项”,其正文结 构同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 决定。例如,《海关总署、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商务部公告(2009 年第68号)》(2009年10月26日)
为配合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构成整车特征的 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联合令第125号)已于2009年9月 1日起停止执行,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 政部、商务部联合公告2006年第38号相应废止。 特此公告。
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 员会,就是第几届中央委员会。现任中央委员会 是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所以称为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 一般来说,每一届中央委员会总共召开五至六次 全体会议,分别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 会”、“三中全会”等。 “XX届X中全会”,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七节 公 告
一、公告的用途 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 事项。 ·公告往往具有法规、规章色彩 ·公告功能中的“向国内外宣布”几字值得注 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些部门规章或制度 也采用公告来发布。
《立法法》中相关规定
《立法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由大 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立法法》还规定:“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 通过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 布公告予以公布”(第四十六条)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经批准后,分别由自 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第六十九条)。
二、公报的写作
从实际使用看,公报大致可分为两类:会议公 报和事项公报。 会议公报专用于公布重要会议所作出的决定或 者事项。 事项公报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公布有关重大事 项,一般应围绕特定事项,言简意赅地公布核心 内容。
举例:公报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五年召开一次,我 们通常简称为“XX大”。比如我们所说的 “十八大”,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 国代表大会”的简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 会,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 央”或“中共中央”。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 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通告是一种常用的公文,其内容涉及面很 广,无所不包。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 市新建工业项目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 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告》(沪府发〔2008〕 52号,2008年12月11日) 再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架空缆线 进行入地整治的通告》(京政发〔2010〕23 号,2010年8月11日)
练 习
1、根据事由:“××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 用的文种是() A.公告 B.公报 C.通告 D.决定 2、(判断题)公文都应当有主送单位() 3、根据公文结尾的习惯用语判断文种,正确的选项有() A.“现予公告”------公告 B.“情况如上,请审阅”------命令 C.“请遵照执行”-------通告 D.“现提请审议”-------报告
规章制度 等级
分
类
由谁制定
法
律
《宪法》 国家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 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 直属机构
省市人民政府
行政性法规
法 规
地方性法规
规
章
部门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一般制度
除法律、法规和规章 之外的所有规范性文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书的总称